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了嚕!豆腐腦要漲價?中美大豆貿易戰前瞻:豆子或飆漲

天了嚕!豆腐腦要漲價?中美大豆貿易戰前瞻:豆子或飆漲

李楠 中糧期貨首席農產品分析師

核心摘要

我國主要是食用大豆為自產非轉基因大豆,但是,由於南方大豆品種和進口轉基因大豆外表相似,因此在南方很難杜絕轉基因大豆的問題,如果中美貿易戰打響,將有可能造成局部地區豆製品價格上揚。

此外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榨油,以及製作醬油,豆粕也是重要的豬飼料。如果中國全面貿易戰爆發,可以預計的,上述產品的價格都將會有所波動。同時,如果豆粕價格大幅度上漲,也會帶動豬肉價格上揚。據我們測算,如果中美貿易戰開打,在價格穩定之後,豆粕價格可能會長上14%,達到3500元附近。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陰雲遲遲未能消散,雖然美國派出財政部長來華溝通貿易爭端,但不幸的是中美貿易戰仍然有可能升級。

有消息稱,美國甚至有可能會在近期就公布升級版的1000億美元貿易制裁清單,而中國的反制措施很有可能會涉及到對美國進口的大豆進行制裁。

制裁美國大豆能起到反制的作用嗎?老百姓消費豆腐豆漿會有什麼影響?豆油價格是否會上漲?豆粕期貨價格是否會上漲?有什麼樣的投資機會?帶著這樣的問題,新浪期貨頻道專訪了著名農產品期貨專家、中糧期貨首席農產品分析師、中糧期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楠先生,為大家解讀。

中國進口了多少美國大豆?

貿易戰了我們還有豆腐吃嗎?

新浪期貨:李老師您好,我們知道,中國對大豆的需求特別旺盛。那麼中國現在每年大概需要進口多少噸大豆?進口比例是多少?

李楠:我國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榨油,而整體一年的壓榨量大約是9500萬噸,其中有大約200多萬噸到300萬噸是由國內大豆公司提供的,其餘的9000餘萬噸都是進口大豆。在自然年度,我國一般一年的進口量在9300-9400萬噸,如果是市場年,則有9500-9700萬噸。

新浪期貨:真沒想到我們進口了這多大豆啊?那麼我們國家每年資產多少噸大豆呢?.那咱們國家一年能產一千多萬噸大豆,只有這麼點兒榨油了?

李楠:是這樣的。我國大豆產量名義數據有一千多萬噸,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大的一個量。例如在2016年,根據我們測算,我國大豆產量只有700萬噸左右。2017年,因為玉米種植面積收縮,所以大豆產量恢復了大約300萬噸,快接近1000萬噸。

那麼2018年的話,基於我們現在正在參加調研的消息看,由於去年國內大豆產了1000萬噸,但是因為價格原因農民賣不出去,買的人也相對較少,所以今年國產大豆產量可能還要往下降。

我們國產的大豆,尤其是北方的大豆都是非轉基因大豆,產量相對較低。

新浪期貨:是的,我們也從一些渠道了解到:去年玉米的補貼比較多,再加上輪作的原因,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比去年下降了很多,今年大豆的產量可能不及去年。

那麼按照您說的, 1000萬噸國產大豆中的300萬噸榨油了,那麼剩下的700萬噸是平時吃了嗎?

李楠:對,國產大豆因為品質好,此外都是非轉基因大豆因此主要用於食用,同時農民手裡還有一部大豆分沒賣完的。他們放在手裡,慢慢權衡著賣。

新浪期貨:那既然我國大豆產量不足,如果中美貿易戰了,美國大豆的進口加了關稅,那會不會老百姓會不會有吃不上豆子的可能性?

李楠:以食用角度來說,不會的。因為國產大豆從量上能夠滿足國內的食用需求,只是可能會提高一些成本。

新浪期貨:那麼老百姓喝豆漿,吃豆腐還是沒問題的,對不對?只不過價格可能會高一點。

李楠:對的。現在南方一些地區所產的大豆和進口大豆的物理特徵相差不大,都比較小比較圓,例如安徽,浙江,沿長江那一帶。而東北大豆呈橢圓且更大。區別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所以實際上是有與進口大豆類似特徵的豆子參加到食用領域的,比如做豆腐,做醬油。

新浪期貨:這個問題在南方可能會比較突出一點,北方不是那麼顯著,對不對?

李楠:對。

美國大豆的優勢?

中國為什麼要從美國進口這麼多大豆?

新浪期貨:那就目前來說,國產大豆跟進口大豆在種植技術上、種子上有什麼差距?產量上我們會不會就比美國低很多?

李楠:我國單產會相對低,因為我們國內種植的大豆都是非轉基因的,而美國主要種植轉基因大豆,我國與美國大豆單產平均相差40%左右。但無論在美國、巴西還是阿根廷,非轉基因大豆的封頂就跟我國家現在大豆的單產差不多。

所以單以傳統技術來說,這個產量只能達到這種水平,只能用轉基因技術來去提升。

新浪期貨:那美國這些豆子會賣到哪去?中美貿易戰的話,中國去哪兒買豆子呢?

李楠:比較理想的方式是中國買南美的大豆,南美買美國的。

這個是做一種輪轉,但是現在這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太現實,因為主要的新增供給方還是阿根廷,阿根廷本身輸出大豆的能力相對較弱,阿根廷比索貶值的速度和國內通脹的速度比較快,處於一個比較不穩定的狀態,所以大豆對於農民的思維來說,大豆反而是一個硬通貨,農民們更願意持大豆在手裡,而不是阿根廷比索。

所以如果中國不進口美國大豆,更多是要從巴西補足國內的需求。

巴西的產量約為1.18億噸,美國大約產量為1.19億噸,兩者基本差不多。我們曾經從巴西種植協會還有一些農業協會了解到:他們可以增產到1.5億噸的一個水平。

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這1.5噸大豆更多是在巴西的主產區的東北方向。這一帶的物流測試相對而言比較差。(產區位於內陸,需要翻山運至海邊裝船運送到中國。)

往外運的話,需要賣高價的大豆,因為運費比較貴。南美主要問題都是運費,就是從內陸的運費比較貴。我們初測巴西,第一因為巴西大豆出口量大約是7300萬噸。

其中大約4300萬噸是賣到中國,如果他全部出口到中國,那麼存在一個問題:巴西國內大豆壓榨廠壓榨量大約在4600萬噸左右,那麼他只能讓出壓榨市場的量,來滿足出口市場的一個需求。但是我們通過巴西基本的壓榨產能分布來看,他大約有四成的壓榨產能是分布在沿海或者說是物流相對可達到的一個區域。

換句話說,就是物流成本比較低,能夠去替代壓榨的比例,大約有四成,那也就是說是接近2000萬噸的量。這些大豆轉向中國,再從美國進口這些量的大豆用於國內榨油,那麼美國原本出口到中國的三千五六百萬噸豆子中,有2000萬噸是由南美替代進口了。再加上我們另外一個預估,還有大約1000萬噸左右巴自然的出口增加,再加上巴拉圭、加拿大的一些大豆,可以滿足一部分需求。

綜合算下來,如果需求還是按照9000多萬計算,我們可能還要從美國進口1000萬噸。

新浪期貨:看起來好像不從美國進口大豆,理論上是貿易戰的反制措施,但損失的只是中國人?美國大豆好像也能賣出去,但中國要吃高價的豆子了。

李楠:比如剛才提到的中國從南美進口,南美從美國進口,其他國家也從美國進口,這麼輪轉起來的話,你就可以說他完全能解決掉這個問題了。但是它本身而言是不現實的,國際貿易流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

那麼美國的出口也肯定會受到影響的。這是一個消費的必然。而且如果達到理想的貿易流平衡狀態,價格漲速也就不大了。但是想要達到這種動態平衡的過程,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單從貿易戰的角度來說,可能會推升進口大豆的一個成本,這是一個相對的必然。

大豆豆粕價格會漲到多少?

有什麼投資品種值得關注?

新浪期貨:這樣的話,國內大豆價格大概會上漲多少?哪些農產品的價格會上漲,比如棕櫚油、豆粕會不會都跟著漲價?

李楠:它更多的還是影響國內的豆粕,因為國產大豆本身和進口大豆的價格不是很一致。因此他受影響的角度,我們很難直接從量和關稅25%的數值上,去衡量國產大豆能漲多少價。

那麼從進口大豆角度來說,如果以1050美分左右算下來的話,進口成本大約在3500左右的一個進口成本,那麼如果加征25%,從美國算的話,那以大豆成本大約是4300左右,從進口大豆成本角度,相差800塊錢。

但因為存在貿易流向的轉向,存在從其他國家以低於美國的價格進口的部分,那麼800塊錢是他的一個封頂,但是絕對不會達到這個價格。

從豆粕這個角度來說,他現在的進口成本大概算到國內的話是3150到3200左右的一個價格,如果加成25%算過來就變成了3800到3900之間的價格了。那麼我們現在初步預估,國內如果單以加增美國大豆進口25%關稅來算的話,對於國內豆粕來講,基本上應該在3500左右的價格設置一個均衡點。豆粕期貨可能會飆漲13%。

這個的邏輯是這樣的,一部分因為一定會在短期內影響到美國大豆出口,那麼美國這周期大豆價格會下跌,南北的基差會有一定的上漲,那麼最後它相對而言去到一個均衡價格。

新浪期貨:中美的貿易戰好像是越演越烈,我們了解到可能很快美國就會公布1000億的貿易制裁名單了,我們有沒有可能進一步針對美國的棉花或者其他的農產品價格的關稅來打貿易戰呢?

李楠:有可能,但是這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貿易量最大的就是大豆,其他的量都太少,包括棉花。可能對其產業本身會有一些影響,比如貿易戰里要加入棉花,我們還有替代出口方,比如澳大利亞其他的一些地區。

但總體上它的量太小了,他不像大豆130多個億。而且對現階段來說,我們國內棉花還是臨儲拍賣,即使現在貿易上有變化,因為臨時儲備的緩衝,對價格影響不會太大。以後臨儲沒有了,大概也就不到500萬的一個量了。對整體的衝擊也不會像大豆那樣明顯。

本文編輯:趙子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金融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買養老險每年延遲納稅1.2萬,這筆買賣劃不划算?

TAG:新浪金融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