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潮在起跑線上,打造一個 Hype Kid 要花多少錢?

潮在起跑線上,打造一個 Hype Kid 要花多少錢?

原標題:潮在起跑線上,打造一個 Hype Kid 要花多少錢?



回想一下,十二歲之前的你每天的日常是怎樣?你是否還記得當時每天穿的是什麼衣服和鞋子?或許我們中的大多數都無法寫出一部帶有 Hype 氣息的回憶錄。



Sean Wotherspoon 和兒子 Nash 一起演繹 Air Max 1/97

當喜愛街頭文化與時尚潮流的一代已為人父母,這份熱愛與願望也自然而然地轉移至下一代。但如今,不僅是像 North West、Asahd Kahle 以及 Beckham 家族等自帶光環的星二代們能夠引起話題,憑藉出眾的外形搭配或出色的時尚才華,小小身軀也能向世界發聲。



Yoshi 和 Leo 都是我們熟悉的「Z 世代」代表人物



今年 6 歲的 Coco 則成為新一代 Hype Kids 的標杆之一


潮牌童裝從「忠於街頭」到「高低混搭」


緊緊跟隨成人界別的潮流和風格審美。



時間撥回本世紀初,在潮流品牌中,日本品牌或許是最先感知到童裝市場的一支隊伍。除 BAPE KIDS 之外,如X-Large、Neighborhood 與 HYSTERIC GLAMOUR 等也在童裝領域中搶佔了先機,甚至在童裝支線下按照性別與風格再細分出下一級的支線系列。


分別提供男女童裝的 X-LARGE KIDS 與 x-girl stages



走可愛路線的 HYSTERIC Mini 與秉承搖滾風格的 JOEY HYSTERIC



STüSSY KIDS



UNDERCOVER x Uniqlo for Kids


而為了確保舒適,服裝的層次設計與剪裁必然需要作出一定的削弱。在這種情況下,這批父母在選擇潮牌童裝時,最看重的元素更傾向於品牌最亮眼、最能體現「辨識度」的 Logo 標識,以及核心的人氣單品



Neighborhood One Third,以「將產品縮小三倍」作概念

直至 2015 年,在 Selfridges 童裝類別中最暢銷的品牌仍是 BAPE,而到了今年,Gucci 童裝支線在 Selfridges 的交易量已上漲超過兩倍,「fake Gucci」Tee 在 Selfridges 上架五日就售罄。




今季首爾時裝周上捕捉到的 Hype Kids


越來越多的潮牌童裝開始製作看起來更成人化的服裝,而不是可愛的兒童服裝。而越來越多的父母也希望為孩子們買到更為時尚的服裝,這樣孩子們就能更容易地模仿父母的風格。」現任 hypekids 高級編輯的Emily Jensen 這樣說道。




除此之外,在成人界別的服裝風格中愈發受歡迎的「無性別」風潮亦影響到 Hype Kids 的單品選擇和襯搭。裙裝不再是女生專屬,而街頭味濃重的潮流品牌也能由女生來演繹。


在兒女身上延續自己的潮流熱愛


不想在給孩子穿衣這件事上犧牲自己的美學選擇。


Kim Kardashian 與 Beyonce 的母女裝策略




將 Ivan 領入時尚圈的是她的母親——時裝設計師 Natasha Zinko,她在中央聖馬丁學院畢業後在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在 Ivan 出生後我就試圖去將他打扮得很酷,但他拒絕了。直到他 8 歲那年,他開始變得感興趣,甚至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著裝風格進行實驗,到現在他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母子二人合力打造的高端童裝品牌 DUO


被問及怎麼看待像她一樣的擁有 Hype Kids 的父母時,Natasha 這樣說道,「這只是他們在遵循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選哪些衣服給兒女可能只是一個無意識的自然選擇。換句話說,我也不認為應該讓你的孩子穿著你不會穿的衣服。


「讓我感到幸運的是,我們能有更多的時間待在一起,我們有更多共同話題。Instagram 上的確有很多無禮的評論,但 Ivan 會有理有據地去表達自己和回應這些」,Natasha 告訴我們。



同樣在 Hype Kids 界別博得眾多眼球的日美混血三姐妹K-Sisters,三人的年齡分別是 Kaylee 10 歲、Kaya 8 歲、Kalli 6 歲。因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穿搭而走紅,如今已成為不少品牌的御用模特。稍有區別的是,她們的母親 Sae 並非是一個典型 Hypebeast 或時裝人。



年齡最小的 Kali 博得最多的關注



我會想,如果我小時候也是一個 Hype Kid 就好了(笑)」,Sae 這樣對我們說,「很多本身就是 Hypebeast 的父母會想把兒女打造成一個 Mini-Me。儘管我不是一個 Hypebeast,但至少我的三個女兒是,而且她們自己也很喜歡。」



來自韓國的攝影師 Kim 從 2014 年開始嘗試為這些 Hype Kids 造型並拍照,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人風格,如今每天都有大批的 Sneakerhead 父母希望 Kim 為他們的孩子留影,這些孩子的年齡在 200 天到 6 歲之間不等。


「街頭文化開始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但與此同時,大部分的童裝造型都太過於『柔和』了,我想表達的是,在兒童界別也同樣能容納並表達這種時尚和文化。」在 Kim 看來,無論將孩子打扮成 Hype Kids,還是只是與球鞋合影,與孩子分享自己喜愛的品牌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面向童裝市場的全方位發力


「世代相傳」亦是品牌的終極願景之一。



前段時間,Complex 雜誌的插畫師 David Park 為那些已為人父母的 Sneakerhead 們推出了一本字母書《ABC"s for the Little G"s》,來教給自己的孩子:A for Airmax,G for Gucci,Y for Yeezy……這樣的一本字母書可以算作是 Sneakerhead 們的一個玩笑,但它也的確在強調:兒童支線開始變得更酷了。



Clarks Orginals「Mini-Me」Collection



Baby Dior

早在 1967 年,Christian Dior 就已經推出 Baby Dior 童裝支線。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包括 Marc Jacobs,Stella McCartney,Lanvin,Gucci,Fendi 在內的一大批高端設計師品牌也紛紛開始投入到童裝市場中。



BALMAIN Kids


按照品牌高級成衣來打造迷你版,滿足了不少父母希望將兒女打扮成具有「公主與王子」般貴族氣息的願望。毛利高、迭代需求快(孩童的體格成長速度快)且消費群體穩固,童裝支線已經成為這批先行者們的重要籌碼。



隨著近年全行業對Streetwear 的重視與追捧,「高低混搭」的風潮日益深入人心,從 Balenciaga 與 YEEZY 等高街代表,到 KITH 與 Stone Island 等核心街頭品牌都開設出童裝支線,而作為先行部隊的高奢品牌,在童裝設計上也開始融入更多街頭元素。



Balenciaga 童裝支線



Stone Island Junior


Stella McCartney Kids



Gucci 2018 Spring/Summer



Givenchy 於去年年底宣布開設童裝支線



adidas Originals x Mini Rodini


對於出生在上世紀的一代而言,「情懷與念舊」是將我們與潮流文化緊緊相扣的重要因素。父母希望兒女「潮在起跑線上」,而對於品牌而言,建立在這二者上的消費力與忠誠度也是品牌長期發展的關鍵。


Kids Foot Locker 春夏造型特輯



藉助 Pitti Bimbo 等時裝周與品牌活動,Hype Kids 整個群體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比起最初的「被打扮」以及一系列認為他們是「附屬品」的定義,這些 12 歲以下的兒童正在將話筒扭轉。




「半邊手繪」也成為 Giana 的創作標識


這位來自達拉斯的小小設計師,在去年憑藉一幅手繪的 Kermit the Frog 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走紅。而在過去的一年中,她在西雅圖舉辦了一場個人展,推出過聯名童裝系列,登上了各大媒體的版面,成為新一代 Hype Kids 中極具藝術創造力的一位。



同樣的小小藝術家還有近期與 adidas 合作的 Stella Reynolds,今年 12 歲的她上周在洛杉磯舉辦了名為 adidas「Showcase X」展覽中參展。身為職業滑手 Andrew Reynolds 的女兒,Stella 從小就開始練習滑板,而這一次卻展示了滑板以外的藝術才能。



Stella Reynolds


在社交媒體的幫助下,他們能夠更直接地向世界發聲。或許不少人會覺得這當中的不少 Hype Kids 也只是在炒作話題或是積攢名氣,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正憑藉著這份聲量而作出貢獻。



Millie Bobby Brown 身體力行地支持各項兒童公益事業


去年 7 月 HYPEBEAST 推出 hypekids,而在 11 月 HBX 亦推出童裝品台 HBX Kids,為這些下一代的耀眼新星創造出了一個能夠讓他們自己探索的全新潮流空間。



對於潮流時尚的熱愛已經從個人擴展至家庭,已為人父母的潮流愛好者希望將美學選擇與生活方式延續;對品牌而言,建立起能夠「代代相傳」的情懷也是穩固客群的核心舉措。而不斷加入的第三方平台,在拉近雙方距離的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著名 DJ Mick Batyske 和他的兒子 Myl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rvinsV馬文潮牌 的精彩文章:

聖馬丁的實驗先鋒品牌Winnie Witt在她的設計作品裡,它們不再是沒有生命的,而你也能夠聽到它們的每一個細微呼吸
CALVIN KLEIN 2018 Fall | Raf Simons用一種包羅萬象的風格來致敬美國

TAG:MarvinsV馬文潮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