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收藏何以有陷阱:學養深厚的畫家,往往升值空間大

書畫收藏何以有陷阱:學養深厚的畫家,往往升值空間大

清代金農畫作

書畫收藏的高下雅俗,實際上涉及收藏家和企業形象的高下雅俗,更象徵著藏家的身份和家族背景,因而歷來就有收藏名家字畫的一種風氣。一些有身份的收藏家,他們的後人在一般的情況下都不會輕易地賣掉家傳的收藏,即使到了窮困潦倒的時候,也只是出售一些不太重要的藏品以求維持生計,這是因為藏品是他們祖輩身份的象徵。

書畫收藏除了講究名家以外,還注重作品的品位——大氣、正氣、清氣、雅氣。大氣的作品令人精神振奮,延年益壽;正氣的作品,令人有敬畏之心,積極向上;清氣的作品,令人心曠神怡,超然物外;雅氣的作品,讓人有種從畫意到詩意的聯想。在傳統的書畫收藏家的理念中,收藏的作品宜小不宜大,它的目的是使空間顯得寬敞;相反,過大的作品,令人感到生活空間的壓抑。小的作品,只要做到法度之內筆墨雄健,同樣可以以小見大。

白石畫蝦

具體來說,收藏有三種意義,一是為了審美上的需求,二是為了藝術上的學習,三是為了利益投資。賞玩和學習都是因人而異的,而當下最受關注的投資行為可以說是一門學問。

書畫投資一定要注意對名家的確證和綜合考量。真正的一代名家,不論在創作上還是在理論上,都對前人優秀的筆墨法度有所認識和把握,並有所突破和貢獻,表現在理論上,所謂「實踐出真知」,真正的理論家也一定要在自己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能為人所折服,而不是故弄玄虛。他們在繪畫史上是不多見的,如董其昌就是一個為史公認的代表人物。

縱觀中國繪畫史,從清代乾隆時的金農之後,經嘉慶、道光、咸豐,一直到同治末年趙之謙的出現,四朝一百多年間,幾乎沒有一個卓有成就的藝術家為後世所矚目。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見領秀 的精彩文章:

走進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琥珀博物館
不識泰山的「正解」

TAG:藝見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