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25歲前,你應該知道的4條社會規則

25歲前,你應該知道的4條社會規則

I Am Me Once More

 Zee Avi

Zee Avi 

00:00/02:36

大家好,我是Taka

前段時間在知乎看到了這麼一個問題: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社會規則?

其實這個問題不存在,因為只要是社會規則,就有人說,那些回答里也基本上都是一些「人生經驗」,從怎麼發朋友圈,到怎麼拿快遞,大大小小都有。

我也借著這個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一些經驗。

慾望遞增

很多女生會抱怨男朋友為什麼剛開始的時候對自己這裡好那裡好,怎麼之後就變懶了。

也有很多男生會抱怨女生開始都很體貼,怎麼後來就蠻不講理了。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人的慾望永遠是遞增的,而對別人的付出永遠是遞減的

我好朋友的前男友剛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每天都開車接她上下班,她很開心,覺得特別幸福。

但是逐漸那個男生就開始遲到,或者有事就不接了。

她就很生氣,開始和男生吵架,越吵,男生就越不想接她,因為感覺再也不是自己自願做的事情,而是變成了一種義務。

「我好心好意為你付出,你還嫌這嫌那,蹬鼻子上臉了呀!」

很多人為別人付出後遇到這種情況心裡都是這麼想的。

但是對方心裡的想法卻是「你以前對我這麼好,現在卻這樣了!」

對,是的,接受別人的付出,長期以往就是會變得心安理得,誰都一樣。

不要指望對方幡然悔悟,理性上可以,但感性上,沒有的事兒。

除了在親密關係中以外,對其它人相處也一樣。

開始的時候要留個好印象,但不要讓別人對你抱有與你實際情況不符的期望

每次衝動想「對人好」的時候,想一想你會不會長期這麼做。

如果不能,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做,也不要讓別人對這件事有著長期的期望,別總是下決心「為了你就可以」。

相信我,果你從來沒有把一件麻煩的事情堅持下來的經歷,你也不能為別人堅持什麼。

另外,想想別人為你做的事情,也儘可能控制一下自己蹬鼻子上臉的慾望吧。

感恩的心。

付出要動腦

除了控制一下自己「對別人好」的衝動以外,做好事還需要動點腦子,不要理所應當以為做好事怎麼做都是好事。

有的時候你做的好事,自己覺得是好事,付出了很多,但在被你幫助的人那裡並不一定是好事。

前段時間網上傳的「斗米恩,升米仇」的事情,就說一個人發達了,給自己的同村人每人送一棟別墅,結果好事變壞事,

以前也出現過星光大道的一個獲獎者給自己家鄉修路,家鄉人卻不領情,說怎麼不給我們一人一台車呢?

其實,跟「米」的多少相比,更多地在於什麼時候給米,以及什麼樣的米

什麼時候給米?

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因為「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總在自己發達的時候想幫助別人,意圖非常好,但實施起來就容易發生上面說的這類事情。

因為這個事情的契機是因為「你發達」了,而不是因為「我有困難了」。

這時候幫助別人,其實大部分人並不會感激你,反而會覺得理所應當。

甚至你給得少了他們還會覺得你不夠意思。

「你都發達了,怎麼還不幫兄弟一把呢?枉費以前這麼久的感情了。」

這句話聽著很扯淡,但真是不少人的內心寫照。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取得了點什麼成績就想著「達則兼濟天下」。

而是等別人真的需要幫忙的時候再幫更合適一些

垃圾人定律

寺主之前有一篇很早的文章里提到過這個詞。

肯定也有很多同學知道這個。

垃圾人這個詞最早來源於David Pollay的一本書,叫《垃圾車定律》,整本書就是在說為什麼會有垃圾人,以及我們怎麼處理和他們的關係,防止自己被污染,同時防止自己的垃圾扔給別人。

在我們生活中垃圾人到處都是,他們滿滿負能量,像個爆竹一樣一點就著,一著就扔你一臉垃圾。

一個關於垃圾人的視頻里這樣說道:

「有人就像一輛垃圾車,他們充滿怨恨憤怒不滿,帶著垃圾到處走,垃圾滿了要倒掉的時候就正好倒在了你頭上,你不要把這種垃圾再去倒給你的家人和朋友。

極端一點的,我們在新聞上偶然也能夠看到,比如說因為一點口角就把火鍋往人頭上倒導致人毀容的服務生,還有因為剮蹭把別人不到1歲的嬰兒從推車裡抱出來摔死的人...

我以前的一個大學同學,在學校門口小攤買了份涼麵,吃到了蒼蠅,要小販退錢。小販平時都挺好的,但不知道那天是怎麼了,脾氣特別不好,就是不肯退。

他覺得明明是小販的問題,為什麼不退錢呢?

於是一氣之下就把人放在地上的裝面的大桶一腳踢翻了。

小販一看當然怒從心中起,抓起調料盆就往同學身上潑。

大家在路上看到的口角,基本上都是因為很小的事情鬧大的。

一旦一方開始扔垃圾,垃圾就越堆越多。

阿根廷的一部電影《荒蠻故事》中的第一個故事,就戲劇化地給大家展現了一個很典型的兩個垃圾人相遇發生的事情。

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千萬不要沾到垃圾。他們不是針對你扔的垃圾,千萬別放在心上,微笑,祝他們好運,繼續你的生活。

別給別人倒垃圾,不要變成垃圾車。

公平的代價

說到垃圾人定律。

肯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

啊?事情就這麼過去了?這不便宜他了?不公平啊!明明是他的錯!

為了擺平心裡的不公平感,你對垃圾人回嘴了,有時候碰到欺軟怕硬的人,對方可能就消停了,但很多時候,事情就會演變成狗咬狗一嘴毛。

本來很小的事情,就變成了大麻煩。

不僅僅是對垃圾人,很多事都是這樣,對於「公平」執念可能會讓你失去更多真正值得的東西。

剛剛畢業的學生特別容易陷入這種無謂的想法中。

有些人即使工作了很久的人也想不明白這個事情。

嘴上不說,但心裡總是會有「不公平」的潛意識

比如說團隊工作,肯定有人偷懶,有人幹得多,有人幹得少。

總想著我幹得多我吃虧了,誰誰誰幹得少,照樣享受團隊勞動成果,越是這麼想,心情和態度就都會變了。

不僅心情不好,工作也會受到影響,總是會抱著「好好乾了」就吃虧了的感覺去幹事兒。

慢慢就從好好工作,自我成長的目標,悄悄變成了「怎麼才能讓偷懶的人遭報應」,甚至你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但隨便想想就知道這個目標肯定對你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

公平是有代價的,不要被這種在小事上處處求「公平」潛意識耽誤了你自己重要事情。

不要錙銖必究,但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就夠了。

上面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都是雞湯,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都知道。

但是仔細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真的是這麼做的嗎?

可不就還是熱情付出三天就停止了,見到垃圾人還是會一肚子火,看到小事不公還會憤憤不平影響自己的大事兒?

都懂的道理卻還不會真的做,只是因為這些道理重複得太少,不懂道理的代價還沒有顯現或者還不夠對你造成足夠傷害。

所以碰到問題的時候,多想想這些「雞湯」,你的想法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好啦,就說這麼多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以後想起來再給大家分享更多。

大家有什麼經驗,歡迎在下面留言。

頭圖插畫作者:rovoz Zhong

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嗎?

有幫助就給Taka點個贊吧~

戳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神進化論 的精彩文章:

做好這 1 件事,讓你不動聲色的改變自己
歐美妝、霧面妝、少女妝,1盒散粉搞定多種妝容!| 一日一草

TAG:女神進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