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知道的燭台演化歷史!

你不知道的燭台演化歷史!

燭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在各朝各代,燭台也由各種文化影響形成了不同的造型,造燭台的材料甚至是燭台身上的花紋、圖案都是當時中國文化精髓的體現。【極速鑒寶】平台的藏友偶然間收了一件高約20公分的燭台,請老師對其斷代 、估價!

藏友藏品整體圖

藏友藏品細節圖

【極速鑒寶】平台瓷器鑒定專家張慶玉老師給出以下鑒定意見:藏友您好,這是一對燭台,高20公分。從成型工藝來講,分上下兩部分,上為燈碗,中間還有一個柱,可以把燈捻搭在上面,下為座,裡邊為空的;從制式來講,還是帶有古樸的工藝;從品種來講,這是一個青花的品種,它畫的是一個山水,遠山近水,它畫的這些船,還是能進入一個意境。它是一對,相對完整,感覺還挺好,青花繪畫不錯,為清代晚期產品。從青花的顏色,繪畫的風格,以及底部的修足這些痕迹來講,是清代晚期大致在光緒時期,光緒時期民間收藏和它的使用還是有一些的,但是能湊成一對的還是很不容易的,這對應該在7000元以上,這是我的看法,請你做個參考!

從張老師的鑒定意見中可以知道,這是一對清代晚期的瓷燭台,燭台是古人生活中的實用物品。那從何時燭台開始出現呢?又經歷了怎樣的演化呢?

在古文獻中,「燭」是對照明用器的最早稱呼。西周時,「燭」是一種由易燃材料製成的火把:沒有點燃的火把通稱「火焦」,用於把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稱之為「燭」。 《禮記·內則》記「夜行以燭,無燭則止」。

據歷史所載,在兩漢以前人們主要使用油燈照明,燈具主要為青銅製品,蠟燭在東漢晚期出現。

西漢雁魚銅燈 山西省博物院藏品

而到了三國時期,因蠟燭的使用,燭台也應運而生,有青瓷卧羊形燭台。西晉時流行卧獅形燭台。

青瓷羊形燭台 三國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

越窯青釉獅形瓷燭台 西晉 揚州博物館藏品

到了東晉南北朝時,燭台式樣就更加豐富,有羊形、獅形、單管,雙管、四管、五管、荷花形等。

隋唐時期,工藝進步,不但生產了大量以實用為主的燭台,同時迅速發展了兼有照明和裝飾雙重功能的燭台,中空筒管式燭台就是隋唐時期的流行燭式。唐代的瓷燭台,有青瓷和白瓷,兼有少量黑瓷。燭台則以新品種唐三彩為代表。

唐 邢窯白釉燭台 國家博物館藏

唐三彩燭台 洛陽博物館藏

藍釉唐三彩燭台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宋元時期,陶瓷燭台佔據了主導地位,造型較隋唐多樣,較矮。宋代開始用單體的碗 盤和缽用作燈盞現象增多,宋代還出現了一種省油燈。

五代四川邛窯省油燈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瓷省油燈

省油燈,燈壁是一個中空的夾層、壁側面有一個小圓孔,用來向夾層中注水,在燃燈時保持降溫,從而起到省油的作用。

明清燭台的種類較唐宋時期更為豐富,具有照明和觀賞雙重功能。明清時期,由於「城市化」,與其相適應的照明用的燭台(燈盞)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明永樂青花燭台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青花燭台 湖北省博物館藏

燭台雖然是古人生活中的實用物品,但從製作工藝、成型、品種等來說,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一步步的更新演化,一件小小的燭台上可能記錄著時代的發展、朝代的更替、文化的融合。

聲明:圖文由【極速鑒寶】APP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鑒寶服務平台」查看。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速鑒寶故事匯 的精彩文章:

將軍罐的鑒定,為何將軍罐的市場越來越火?

TAG:極速鑒寶故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