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若心空,人間好壞都一樣

你若心空,人間好壞都一樣

佛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夠持戒、守法,他的心就會安定,安而後才能定,所以持戒就是不讓我們走偏的一個佛理。想一想,一個人不該看的不能去看,不該拿的不能去拿,不該想的不去想,這個人會出事嗎?會犯法嗎?而我們人就是不該想的就是要想,不該做的就是做了,你就是違反了人間的法律。學佛人不該想的去想了,你會違反天律。在人間,不該做的陰陽兩極的事,你去做了,你就違法了陰律。所以經常受到良心責備,你才會覺得對不起別人。所以,守戒的人才會安定,有定性的人才會生出智慧,這就是佛法講的戒定慧。

學佛人一定要懂得,為自己的事情,為私心的事情,都帶著惡意在裡邊;為別人的事情,哪怕就是一點點,都是善良的。我們剛學佛的時候很難懂,等到我們修出定力了,我們才懂得,因為自己執著,我們才會修出我執,所以人不能執著。

以我執在人間,也就是「我一定要……」「我一定是對的」「我一定不會饒過他……」凡是以「我」,就是代表你的執著。「我一定要讓孩子今天考上大學」,最後孩子被你的壓力所染,變得憂鬱症。「我一定要怎麼樣」,那就是執著。放下執著,那才叫破除我執。我們做人不能有煩惱,有煩惱的人一定把自己看得太偉大、看得太高了。告訴你們,六道中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來到人間都是平等的。為什麼?我們都是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再偉大的人走的時候也是兩手空空啊!

希望大家再懂得:今世能夠遇到佛法,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人天福報!要懂得在末法時期,我們對至高無上的大圓滿升起了信心,這說明我們非常有信心、有福報,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如果我們能夠把握、珍惜因緣,今生真是得到解脫的機會了。

希望所有學佛的人都能夠好好把握因緣,讓自己在人生苦難當中找到一條法船,趕緊乘上去……」這張舊船票能登上菩薩的法船嗎?你們渾身都是缺點,都是貪瞋痴,你們能夠登上觀世音菩薩的法船嗎?我們從今天開始把貪瞋痴全部消掉,成為一個新人,成為一個觀世音菩薩喜歡的弟子,那我們這張新船票才能登上觀世音菩薩的法船啊!

大家知道,在古代很多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今世的道理。在唐代有一個著名的丞相,他名字叫裴行儉,曾任尚書要職(尚書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省長或者副省長之類的)。有一次,他打算用麝香、靈芝等名貴藥材做出藥丸,便派令史騎著皇帝賞賜的駿馬,帶上隨從去買葯。令史第一次騎上這麼名貴的馬,忍不住在路上揚鞭疾馳,不料到了藥鋪才發現,鑲嵌著寶石的馬鞍不小心被他蹭壞了,頓時冷汗淋漓。損壞御賜的馬鞍,這是何等的大罪!所以令史越想越害怕,讓隨從去買葯,自己偷偷地就溜走了。隨從買齊藥材,在回來的路上不慎又被神偷偷掉了麝香和昂貴的名貴中藥。隨從自知無法交差,也逃跑了。

裴行儉聽說此事,十分難過,責令手下:「務必把他們給我抓回來。」不久,兩個人被抓回裴府。他們一見裴行儉,立即下跪。誰知,裴行儉親手替他們解開繩索,惋惜地說:「你們兩個怎麼能因為馬鞍和藥材就逃命呢?馬鞍壞了可以修補,藥材偷了我們可以再買嘛。但你們兩個逃了,我還怎麼彌補?世上什麼東西都可以丟,唯有人再難找回來啊。」聽了這番話,兩個人很感動,發誓一輩子效忠裴行儉,不久戴罪立功,置辦更好的藥材。到了晚年,裴行儉對兩人說:「我用馬鞍和藥材就換來你們兩個數十年對我的忠心,所以你們給我的回報遠遠超過我的損失。」

凡是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想,廣積善德,那就是慈悲。佛與魔區別不在於法力的高低,而是在於佛有一顆慈悲的心。我們在人間「勿以善小而不為」,也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啊。我們做人要懂得,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心懷慈悲,必有善報。常懷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使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善良,越來越慈悲。

大家想一想,修心修得好的人,真正的布施就是要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全部都拿掉,布施出心中的慈悲。

對治煩惱要用無常心,師父教你們幾個方法。一個人煩惱來的時候,用什麼辦法呢?經常這麼想,比方說,一個自己很愛的人離你而去了,就想:「這個世界都是無常的。今天他離我而去,可能我們兩個好下去,有一天我也會離他而去。」再好的感情,因為這個世界是無常的,想通、想明白,所以對治煩惱用無常心。

對治憂慮用什麼心呢?「哎呀,這個事情真的……哎呀,我煩死了,我真的煩得不得了,我很難過,我很不舒服……」——要用慈悲心對治分別心;要用寬容心對治執著;要用般若心——一個人非常地執著,不賣帳,「我就要這樣做」。要想一想,你這種人有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會執著。記住了,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放的人,這個人他沒有智慧。分別心,看不起別人,一定要用寬容心。想一想,今天如果是你的兄弟,是你的姐妹,你又會作何感想?

師父看了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西方在英國的達人秀,一個80多歲的老媽媽上去參賽,滿臉皺紋。當時三個評委坐在那裡,一看她,表情馬上這樣:「你想表演什麼?!」你看看這個老媽媽,忍受著他們眼神的侮辱,然後說:「我要跳舞。」「嘿嘿,跳舞啊?你幾歲了?」「80歲。」然後他說:「好好好,開始表演吧。」這個老媽媽請出了一位比她年紀小20多歲,大概我看也有60歲左右的男的舞伴。剛剛跳了三四個動作,那一個評委按了一下鈴,叮鈴鈴……「下去吧!不要跳了。」這個老媽媽不聽他的鈴聲,繼續跳,結果跟那個男的跳得好得不得了,全場鼓掌,全場起立,因為她做的這些高難度的動作連雜技演員都做不出來。那個人最後跟她賠禮道歉。想一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今天我們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在你身邊的人,如果你哪一天修成了在天上,說不定他比你更早地已經在天上等著你呢。

若無是非掛心頭,人間都是好時候學會看穿人間的一切果都是空,你就不會罣礙。罣礙人間的任何事物,你就讓自己寶貴的生命變成了人間妄想的產物,所以,人不要去妄想。記住了,「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啊。

師父告訴大家,我們澳大利亞有一對夫婦,離婚官司打了十年,最近——就是上個禮拜,剛剛報紙登出來,你們知道,他們的律師費打掉多少嗎?100萬澳元,導致破產。這對布里斯班的夫妻兩人2006年分手,從2007年開始離婚訴訟,到上周才結束。婚姻維持了12年,打官司打了12年。女方付出了70萬,男方付出了23.5萬,最後全部宣布破產。

人為什麼要去爭啊?人的一切都是虛空、虛無的。我們小時候拚命得來的東西,今天還有嗎?我們人為了一句話,可以把自己氣得半死。瀋陽一位老伯伯在公共汽車上,因為一個年輕人不願意讓座位給他,結果老伯伯氣得不得了,就講了他幾句。這個年輕人嘴巴非常的伶俐,諷刺了他很長時間,老伯伯氣得走上去,扇了他的嘴巴,一氣當場死在了公交車上。想一想,為別人的一句話丟送了自己的性命,值不值得?想一想,我們人有時候為了一句話,別人傷害了你,自己記在心裡,回到家裡還要去傷害自己一百次。

人只有真正地明智人生,你才能覺悟人生,你才能定位人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好好地定位——我要學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做一個學佛的人,我要做成佛的人——你才會精進修行。所以,我們人活在世界上,想精進修行就要懺悔人生,你才會擁有人生。一生修心的人生,才能創造人間大乘人生。

希望你們要懂得,要尊重家裡所有的人。一個猶太人媽媽,在女兒出嫁的時候,曾經寫了一封信給女兒:女兒啊,如果你把你的先生當成皇帝,他會把你當成皇后一樣地看待;如果你把你的先生當成一個打工的人,他會把你當成一個奴隸一樣;你如果不把你先生當回事,整天地謾罵,他會在家裡打你。這,我們講就叫報應。今天我們尊重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學佛人,把他們當成我們的兄弟姐妹,當成這個世界的未來佛,讓我們共同搖起雙槳,撐起我們觀世音菩薩的法船!

人活在世界上,無論遭遇到什麼不幸和挫折,只有兩條路:一條叫絕望,還有一條叫希望。只要我們選擇了希望,我們一定有路可以走。有兄弟兩個人出去經商,遇到了強盜,錢財被洗劫一空,歸途遙遠,絕望了——想自殺,他們一輩子賺來的錢全部沒有了。他們到大國寺去找禪師化解,禪師問道:「我知道你們兩個現在一定很絕望。」他們說:「是!」禪師說:「我問你們,你們被搶走的所有的財物還能回來嗎?」他們兩個搖搖頭,禪師說:「那麼你們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絕望,一條是希望。如果你們選擇絕望,那惡人搶去了你們的財物,還搶去了你們的精神,那樣你的損失就更大;如果只是搶去了財物,只要心裡有希望,你們的錢被搶去,但是心中一樣可以重新鑄造一個未來的希望。

結果他們兩個人在廟裡做木匠,慢慢地積了很多的盤纏,選擇了希望,重新開始做生意。希望我們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不管做錯了什麼,不管我們過去做錯了多少,把一切過去的失望全部變成希望,因為我們還有美好的明天,展望未來,無限美好,擁有希望的人才看得到佛法的存在啊!

有一位船夫送一位哲學家過河。上船的時候哲學家問:「你懂哲學嗎?」船夫說:「不懂。」「你生命的一半沒有了。」哲學家沖著這個船夫說。船划到一半,哲學家又問:「船夫,你懂得歷史嗎?」船夫說:「不懂。」哲學家又說:「你生命的一半當中的一半又沒了。」正當他滔滔不絕說的時候,海上興起了狂風,這個船快要翻了,船夫就問這位哲學家:「請問,你會游泳嗎?」這個哲學家說:「不會!」船夫沖著他語重心長地說:「那你的整個生命就沒有了!」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學佛理論再多,用不到實踐當中就是浪費;學了佛理不能用在生活當中,你等於沒有學。真正的修心就是在我們生活當中的行住坐卧。我們一定要「人成即佛成」,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像菩薩一樣的人,做一個像佛一樣的人,每天做好事,不做壞事,每天度人,我們每天慈悲放生,那我們在人間就是菩薩,希望大家成為一個人間的菩薩。

每天晚上我們要在天上,一天比一天講得好,一天比一天進步得更快,明天會更美好,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人要往上走,那叫精進。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學佛也是這樣,我們要選擇自己最精進的路來走,我們不怕艱險,因為我們是人間真正的成佛之人啊。

一個知足的人永遠不會放棄快樂;而一個擁有貪慾的人,永遠不會知足。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愚者用肉體的需要控制著心靈,而智者用心靈去控制肉體對物慾的貪愛。

希望你們好好學習,若心有空,人間好壞都是一樣的。人命在呼吸間,我們不要偷安、懶散,不要有惰性,真正的苦,那就是我們精進的路。我們的信仰就是理智的延續,不是感情的作用。人在人間遇到磨難,那就是你精進上心的增上緣。

——以師父錄音為準,以上內容若有不如理不如法之處,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護法菩薩原諒!感恩合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入世出塵 的精彩文章:

在人間的選擇,不是你做和不做的問題

TAG:入世出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