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歌揮淚斬情絲,Android 7.0終成絕響

谷歌揮淚斬情絲,Android 7.0終成絕響

自從谷歌在去年的I/O大會上公布了Android Oreo之後,事實上就已經開始對整個Android系統的生態進入了全新的管控階段,通過可選的新特性Project Treble,以及強制要求明年所有APP必須針對8.0開發等等軟硬措施,也讓一眾手機廠商必須將系統版本升級到Oreo。

谷歌收緊安卓生態成定局

雖說谷歌在過去的近一年時間裡,使盡了十八般武藝來「求著」大家升級系統,但奈何版本的碎片化讓消費者和廠商對系統升級都是興趣缺缺。儘管如此,勤勞的「谷歌媽媽」還是繼續在催促大家升級系統,最近XDA論壇就披露,從今年3月份開始,谷歌就停止了對Android 7.0/7.1(Android Nougat)設備認證工作。

眾所周知,谷歌的認證主要由CTS(Compatibility Test Suite)認證和GMS(GoogleMobile Service)認證組成,分別對應著兼容性測試和谷歌服務包認證。CTS認證是Android手機得以上市的基礎,而GMS認證則是代表了該設備能夠正常使用Android和谷歌服務。

所以說谷歌停止對Android Nougat的認證,就意味著今後的新Android手機都將會是基於Android Oreo的內核。當然,這並非是谷歌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其曾在去年1月就結束了對Android 6.0的設備認證。

當然,最終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Android 7.0目前的份額達到了28.5%,成為居於榜首的Android版本。谷歌在看到強制要求之下,廠商們更新系統愈發勤快的事實之後,如法炮製一番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升級系統,廠商用戶都有小九九

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Android手機升級系統已經是越來越傻瓜式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WiFi環境中進行在線OTA升級,而線刷和卡刷也早已成為了幾乎「遠古」時代的操作。但技術的飛躍並卻沒有讓廣大用戶踴躍升級系統的現象出現,其主要也是因為用戶對於系統升級總是顯得很糾結。

最常聽見的表述就是,「我這手機用的好好的,也不卡,為什麼要更新?」

誠然,除了對於體驗沒有太高要求的用戶之外,還有一部分用戶對於未知又有一種「恐懼」,害怕新系統出現卡頓現象、異常耗電、莫名關機等問題,因此也就不願做廠商的小白鼠。

由於安迪—比爾定律的存在,性能其實總是不太夠用的,最終就造成了之前給大家的刻板印象——手機系統更新會讓手機越來越卡。實際上這是為了實現新功能、增加安全補丁、優化性能、提升可維護度等目的的總集,如果真的能夠一勞永逸,程序猿們也不想加班的呀。

沒錯,不僅是程序猿本身不想加班,事實上手機廠商對於系統更新其實也不太熱衷。只是由於市場競爭的壓力,人有我無肯定是不行的,而對於Android系統的更新,特別是跨版本更新,從來都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包括從底層的驅動再編譯、系統功能迭代到適配第三方APP,特別是兼容第三方應用,對於任何一個廠商來說都是費心費神費時的工作。

什麼樣的情況才會出現大家踴躍升級系統呢?從廠商角度看,肯花時間精力給系統做優化的廠商一般來說,都會在用戶群體中獲得比較好的口碑,這是建立商譽的低成本做法。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當出現停留在舊版本不能接原有的服務、當前版本出現重大問題等出於被動的原因。

谷歌爸爸一揮手,安卓市場抖三抖

回到谷歌停止對Android Nougat進行認證本身,由於每一款設備在正式問世的3個月甚至更久之前,就已經完成了CTS、GMS認證,所以在今後的幾個月內大家依然有機會看到基於Android 7.0的新機上市,但這或將會成為Android Nougat的最後絕唱了。

到了下半年,隨著谷歌一系列大招的落地,Android用戶就很容易發現手機廠商彷彿勤快了許多,除了最近一兩年發布的產品之外,一些保有量大的遠古機型也會得到Android Oreo的更新,屆時,其份額也將同步迎來爆髮式的增長。

廠商們在勞心勞力的為老機型提供升級的同時,由於部分用戶手上持有的老產品會出現實在支持不了Android Oreo的情況出現。這部分不敏感的人群會突然的發現,自己手機上的APP不是不能用了,就是功能受限(詳見谷歌發飆:所有手機更新安卓8.1 不然明年全死翹)。

因此我們或許會在谷歌的政策落地之後不久,見到一次由谷歌掀起的小規模換機潮出現,但是對於手機廠商而言,這無疑就是谷歌爸爸的「雪中送炭」,因此想必也會含著淚催促手下的程序猿加緊更新系統。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虎牙衝刺赴美上市,這款遊戲功不可沒
功能機增長反超智能機,需求依舊還在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