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的把兄弟,有他在,關羽就不能丟荊州,諸葛亮也不會失街亭

諸葛亮的把兄弟,有他在,關羽就不能丟荊州,諸葛亮也不會失街亭

「馬家五常,白眉最良」,提到這句話,想必很多朋友都很陌生,但是如果是位資深三國迷,肯定知道這句話說得人,正是馬謖的哥哥馬良。

馬良,字季常,187年出生於襄陽宜城的荊襄士族人家,兄弟五人都才華橫溢,頗有名氣。而馬良在兄弟五人中,又是最出色的一位,所以當時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樣的讚譽。

劉備和馬良

208年,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之戰擊敗曹操,隨後又南取荊州四郡,跟孫權借得南郡後,自領荊州牧之職,徵辟馬良為從事。

211年,劉備取西川受阻,副軍事龐統臨陣戰歿。諸葛亮帶兵前去支援,臨行之前,留下馬良輔佐關羽,留守荊州。馬良是當地士族,在荊襄之地有一定威望,留下這個劉備信任的人在此地,也能安撫荊州當地的人心。

馬良跟諸葛亮的關係也非同一般,在馬良給諸葛亮寄去的信件中,就可以看出。在書信中馬良尊稱諸葛亮為「吾兄」,還讓「其大展宏圖,乘勝前進。

諸葛亮

諸葛亮出山前性格驕傲,不與凡夫俗子相交,而且那個時代,士人身有傲骨,如果馬良跟諸葛亮交淺言深,亂攀交情,肯定會被諸葛亮鄙夷。所以以此推測,馬良跟諸葛亮如果不是親族兄弟關係,便是二人在私下義結金蘭。為《三國志》作注的南朝劉宋的史學家裴松之,也是持這一觀點。

留下剛愎自用的關羽總督荊州,諸葛亮也並不放心,於是將好兄弟馬良留在此處。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而馬良這種出生荊襄,善於理政的當地人士,恰好能幫助關羽處理好跟當地士族的關係。

關羽

而且馬良跟孫吳有來往,符合劉備、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據曹操」的戰略計劃,但也許是關羽不能容人,也許是劉備取得西川後急需用人,馬良沒有留在荊襄,而是被調往益州。馬良走後,不懂得統戰工作的關羽,跟曹操孫權兩面開戰,而且荊襄士族為了保全自己的產業,在呂蒙襲荊州時,紛紛倒戈,最後劉備痛失荊州,關羽也敗走麥城。

關羽

劉備稱帝後,馬良被任命為侍中,在近前議事。222年,劉備伐吳,派遣馬良招撫武陵郡一代的五溪蠻各部落,以金帛為誘,請五溪蠻助戰,五溪蠻頭領沙摩柯欣然接受,成為劉備伐吳的偏師,這件事兒,還是馬良才能辦到。馬良回去後,留在劉備的身邊出謀劃策,不久劉備兵敗夷陵,馬良也死於亂軍之中,時年35年。劉備對馬良的罹難後悔不已,封其子馬秉為騎都尉。

馬良

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不願意讓這位賢才過早離去,於是安排了他受劉備之託,回蜀中給諸葛亮送地理陣圖的事情,讓其在夷陵之戰逃過一劫。之後馬良在諸葛亮南征孟獲前去世,才引出馬家老四馬謖掛孝投軍的故事。

王平馬謖

而諸葛亮之所以在後來培養並重用馬謖,很多人都認為是因馬良的緣故。如果馬良在世,肯定會勸諫諸葛亮不要對夸夸其談的馬謖予以重用,更不會有街亭之敗,致使首次北伐竟然功敗垂成。

斬馬謖

資料來源:《三國演義》、《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關於馬良正史部分傳記見於《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衣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大唐英魂,滿門忠烈,老將軍跟13個兒子壯烈殉國,唐高宗賜葬風水寶地
諸葛亮稱他是大才,蜀漢後期五虎將之一,飛軍統帥,救姜維而犧牲

TAG:錦衣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