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美國巨頭敗退中國,從此跌落神壇!

又一美國巨頭敗退中國,從此跌落神壇!

來源|21財經搜索、今日電商爆料

作者|賀博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沒有人能永遠站在時代的頂峰。

提到寶潔,你肯定再熟悉不過了。洗澡有舒膚佳,洗髮有潘婷、飄柔、海飛絲、沙宣,刷牙有佳潔士,洗衣服則用汰漬、碧浪……

曾經的寶潔,靠著品牌眾多的優勢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快消領域的王者。

寶潔旗下的眾多品牌

然而,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這家擁有181年歷史的快消巨頭正在跌落神壇。

近日,寶潔公司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9個月時間內,寶潔凈利潤同比下降40%。

更加糟糕的是, 自2012年以來,寶潔的收入就維持在800億美元左右,幾乎增長停滯,2017年財年寶潔的銷售額僅為651億美元。

為了挽救業績上的頹勢,寶潔給自己想的辦法就是「減減減」。2017年8月,寶潔宣布將繼續縮減品牌總數,從目前超200個減少到65個左右。

可以說,如今的寶潔不在賣品牌,就在賣品牌的路上!

1

1837年,寶潔在美國辛辛那提成立,從最初的製作蠟燭的小作坊到現在的全球消費品巨擘,寶潔已經有了181年的歷史。

寶潔進入中國市場,還得從1988年說起。

當年,寶潔帶著一瓶300毫升定價達19元的海飛絲出現在中國消費者的面前。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不到100塊錢。

緊接著,寶潔旗下的飄柔、玉蘭油、潘婷、舒膚佳、碧浪、汰漬等品牌也採取了同樣的價格策略陸續進入中國市場。

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寶潔的出現讓國人大開眼界。原來生活用品可以玩出這麼多的花樣,最重要的是,這些還都是以前接觸不到的洋品牌。正是這種獵奇心理,即使當時寶潔的產品真心不便宜,但仍然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

這種狀況直到上世紀末才有所改變。

彼時,境內外日化企業開始從低端產品快速切入,為了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寶潔不得不放下身段,將旗下眾多品牌也都被精心打造出了親民形象,以向更為大眾的市場挺進。

「低價格,大批量」,起初這招很管用。

2009年,寶潔在中國的總體市場佔有率約為47%,洗護髮產品曾一度達到過50.5%。然而,隨著國人物質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聯網時代的開啟,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變得挑剔,他們開始追求更能滿足自己的個性化產品。

對比之下,寶潔大批量的產品,在他們眼中,變成了陳舊平庸的代名詞。

寶潔全球CEO大衛·泰勒2016年出席紐約消費者分析集團年度會議時就直言:「在中國這個我們的第二大市場,沒有一個核心品類在增加用戶數,甚至大部分還在下跌。」

02

2

在這個變化和不確定性成為常態的時代里,商業競爭就是這麼的殘酷。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更沒有一種商業模式可以長存,曾讓你引以為傲的,也很可能轉眼間就成了你的弱點。

眼下,寶潔就正遭遇著這樣的困境。

你看,曾讓寶潔所向披靡的「大品牌」策略,轉眼間卻變成了寶潔的劣勢。而那些曾經被它高價買回來的品牌,如今正不得不用大減價的方式一個個賣出…...更可怕的是,儘管寶潔拿出了如此「壯士斷腕」般的決心,但這仍然沒能徹底扭轉寶潔的頹勢。

為什麼?

馬雲曾說,「規模化和標準化是企業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但是未來,企業就要講究智慧化、個性化、定製化、服務體驗。因為中國最大的變革就是按需定製,從原先的B2C到C2B,個性化定製將會是未來的主流。」

按需定製,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收集顧客的喜好與設計,為顧客定製符合他們喜好的產品。

顯然,對於習慣了以大規模、低成本通過多渠道滿足大部分消費者需求的寶潔,如今急需的是思維上的大風暴,而不僅僅是「賣賣賣」和裁員。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對於寶潔來說,勢必需要一場極具勇氣與智慧的變革,才能捍衛住自己已橫跨三個世紀的榮譽。03

3

成也中國市場,敗也中國市場。

當時,這個佔據全世界市場1/5的超級消費市場,對寶潔來說,可謂順風順水。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大力發展期,大量的外資湧入中國,而寶潔正是搭上這趟超級巨輪的其中之一。

通過拿下沃爾瑪等超市巨頭、在電視上進行大量的廣告傳播,寶潔的品牌迅速席捲的整個中國,成為了中國消費者眼中的不二之選。

然而,讓寶潔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遠遠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消費渠道更是巨變。對於美國本土市場來說,線下渠道依然佔據著絕對的統治力。然而,如今的中國卻和美國市場截然不同,線上成為了主流。

這種渠道的巨變,一時間讓寶潔不能適應。大量的線下布局,不再是優勢,如今的中國,就連沃爾瑪本身都遭受大衝擊;電視的大量推廣,收穫的效果也大不如從前,互聯網的推廣渠道,慢慢成為了主流。

如果說渠道的巨變,是讓寶潔停滯不前的因素;那麼寶潔衰退的至關因素,就是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

在此之前,寶潔在中國市場的對手,幾乎沒有。然而如今,在高端市場上,前有雲南白藥等國產品牌。而親民市場,則有舒克等國產品牌。

國產品牌的崛起,從來都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凡國產品牌涉及的領域,市場無不會被慢慢吞噬。就好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樣,從國外品牌佔據的手機市場,短短几年就變成了國產的天下。

夏利的倒塌,寶潔的衰退,越來越多的美國巨頭品牌,正在敗退中國市場。不僅僅是美國巨頭,近年來,日本、韓國等其它國家的巨頭企業敗退中國的消息也是接連不斷。

這些國外企業的衰敗,正是中國市場十年巨變的縮影。從是個企業就可以來中國圈錢的市場,變成了競爭無比劇烈的市場。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外企業敗走中國。因為,大量的國產企業已經席捲而來。

來源|21財經搜索、今日電商爆料;作者|賀博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最前線 的精彩文章:

虎牙直播招股書揭示遊戲直播真相:盈利能力、用戶規模和開播數缺一不可
賈躍亭「回來」了!

TAG:創業最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