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人多的地方自律,是最好的修養

在人多的地方自律,是最好的修養

原創

個人心中有一桿嚴於律己的稱,在小事上不含糊,做到懂分寸,嚴守操守,利於他人,才是一個真正有修為的人。

2018

四月

25日

宜:投稿

前幾天,阿K在動車站,遇到了許久沒有聯繫的朋友,非常興奮,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

她們看到餐車有空座,於是坐下來嘰哩呱啦繼續嗨聊。

他們從家務鎖事,聊到了職場壓力;從吐槽生活到吐槽工作。她們把積壓在心中的壓力傾倒而出,聊得很是舒暢。

然而,當她們準備下車時,阿K的背後輕輕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吵死了!」

如果不仔細聽,阿K是聽不見的,但這三個字分明像是三根刺,扎進耳膜。

是的,她只顧著和朋友嗨聊,卻忘記了餐車上坐滿了人。當別人都在安靜地用餐,或者安靜地坐著看風景的時候,她們倆居然旁若無人地大聲說了近半年小時。

這半個小時里,別人是怎麼煎熬過來的?是閑來無聊聽聽她們的八卦?是心裡強忍著怒火向她們投來嫌棄之色?還是像最後那位有素養的乘客忍無可忍,終於在下車前表達觀點立場?

想到這裡,阿K突然覺得無地自容。

她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知識份子,讀書無數,有文化有內涵,想不到,卻因為在公共場合大聲嚷嚷而形象盡損,因為自己的不注意,而影響大家愉快的行程。

在安靜的車內大聲喧嘩,聊天內容不但暴露了自己的隱私,影響了其他人,最重要的一點是,暴露了自己的修養。

修養和讀了多少書無關,和受了多少年教育無關,修養反映了一個人的自律性,反映了一個人在公共場合是以自我為中心還是以遵守秩序以他人為中心。

多考慮別人,少兼顧自己的利益,多一點自律,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文明素質。

有一次我坐飛機跟團外出旅行,飛機降落時,還沒降穩,同行的人就開始陸陸續續地起身拿行禮。

儘管喇叭播放著希望旅客們稍安勿燥,但是已經起身的旅客置若罔聞,大身喧嘩,孩子的哭聲,互相呼喊的聲音,一瞬間,亂作一團,而此刻,飛機在著地後快速地滑行著,一切還不穩定,機艙過道上,人們已經擠擠攘攘排好了隊,等待飛機停穩出艙。

這時我也準備起身,突然,邊上的一個乘客感嘆道,這麼多年,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每次在飛機降落前,提前擠在機艙過道上的大都是國人,再看許多外國人,基本安安穩穩地坐著,直到飛機停穩,艙門打開,他們才不慌不忙地起身拿行禮,排隊出艙。

這位乘客還說,僅僅沖這一點,國人的文明程度還需多加努力。

他的話,讓我一驚。

如果不是這位乘客的提醒,恐怕我也成為提前排隊中的一員,如果不是他提醒,怎麼能夠發現我們順理成章的動作,居然是一種陋習。

這種陋習,因為我們缺乏一種自律,而變成一種普遍現象,直接拉低了文明素質,影響了他人。

更主要的是,這種不自律已成為一種安全隱患:一旦飛機降落不穩等意外情況發生,提早排隊等待出艙的人將最先受傷!

只要一出門,發現這些現象還真很普遍。

上次去廈門旅行。因為參加的是散客團,每批散客住的酒店不一樣,所以在頭一天晚上,

導遊一再強調第二天早晨每批旅客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上車,否則,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全天的行程。

第二天一大早,大部分人都能按時上車,但是到了最後一個酒店時,客人遲遲不到。

全車人等了半個小時後,四個打扮光鮮的老阿姨慢吞吞地上車,車上有幾個等的不耐煩的乘客說了些不滿的話,有個阿姨反到較真起來訓斥:你們都是年輕人,應該體諒我們老年人的不易才是。

說實話,尊老愛幼是優良傳統,但是前提是值得尊重,當你犧牲大多數人的時間和利益去維護自己的小利益,這種尊重就顯得沒有底線。

要想被人尊重,首先要有足夠的自律,特別是在人多的地方,遵守規則,體諒他人,這是贏得尊重的前提。

有一句話叫做「寬以待人,嚴於律已」。

在現實中,我們往往懂得寬餚自己的缺點,卻喜歡用嚴格的標準來衡量他人,評價他人。

自己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卻指責別人打電話干擾了自己的清靜。

自己無視規則在候車室吸煙,卻怪別人泡速食麵味道難聞;

自己沒有趕上車,卻怪開車的人無情;

公交車上,面對老幼病殘,自己搶個好位置穩坐下來,卻責怪軍人同志沒有給別人讓座……

這些社會新聞,常常成為社會不和諧的音符。

曾國藩云:「君子責已,小人責人。」自律就是以律人的標準、以律人的心態去律已。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自律是一種風度,一份超越。

金末元初的大教育家許衡,一年夏天,他和許多人一起逃難到河陽。因為夏天天氣炎熱乾燥,所有人又飢又渴。

這時,正好路邊有一棵大梨樹,樹上掛滿了梨子,所有人就象看到救星一樣,不管不顧,紛紛上樹摘梨吃,唯獨許衡不為所動。

別人覺得他很奇怪,問他為何不摘梨,許衡說,梨樹不是我的,怎麼可以亂摘。

其他人說,現在這個時局很亂,人人都去逃難了,梨的主人也跑了,你還考慮這些?

這時許衡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梨樹雖沒有主人,但是,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自律的尺度,那麼,他的行為就不會越位,不會防礙別人,也不會成為社會的逆流。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一個人心中有一桿嚴於律己的稱,在小事上不含糊,做到懂分寸,嚴守操守,利於他人,才是一個真正有修為的人。

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島,人與人是相互聯繫的;每個人都不是社會的旁觀者,而是社會的參與者。

如果不能幫助別人,那麼,自律遵守社會規則就是最好的行善。

沒有自律,生活必將是一團亂麻。

自律不是一件苦差,恰恰相反,只有在自律的前提下,在尊重規則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

哲學家康德說過:

「自由即自律。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畢達哥拉斯說:

「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為自由的人。」

自律其實就在瑣細的生活中,做到自律,真的並不難。

只需多多考慮別人的利益,多為別人著想,將私利讓路於公共利益,只需舉手之勞,自律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了。

當煙癮犯了的時候,考慮是公共場合,忍一忍,或者到專門的吸煙室,不將二手煙影響他人;

當我們打電話聊天的時候,是不是考慮壓低一下音量,不為周圍的人製造噪音;

參加團隊活動,盡量守時,不拖後腿,不給別人添麻煩等等。

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是一個社會人最起碼的文明素養,也正因為這些小事,卻常常被我們忽視和遺忘。

所以,最好的修養不是在公共場合穿著多時尚,談吐多優雅,而是,把自我慢慢變小,把空間讓給更多的人,把便利讓給更多的人,把利益讓給更多的人。

如果每個人都做到小小的自律,生活之中,也必然少了一些矛盾和衝突,多了一些和諧和愉悅。

多一點自律,才多一點愉快和自由,不是嗎?

- END -

作者簡介:圍裙書香 在文字里做一條自由的魚,寫暖心的文字,愉悅自己,溫暖他人。文章首發寫手圈 (xieshouquan010),愛寫作的人都在這裡,轉載請聯繫寫手圈。

寫手圈

愛寫作的人都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手圈 的精彩文章:

扎心了!「媽媽,我可以吃的很少,你和爸爸離婚帶上我吧!
黃聖依VS霍思燕:不陪孩子的媽媽究竟差在哪裡

TAG:寫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