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壓孩子,真的會聽話?

打壓孩子,真的會聽話?

打壓孩子,真的會聽話?

親 子

上一期最後提到:如果太把孩子當朋友,不打壓,太尊重他,與他太平等,孩子就會爬到我們頭上,以後就不好管的問題。

在每次與來訪者討論到類似問題時,有些家長一開始會處在應該嚴加管教?還是平等相待?有商有量?打壓?非不得已動粗的煩惱上。

所以,我一般會先與他們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讓孩子聽話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讓他聽我的呀!」 「乖乖聽話,我省心啊」等等。

聽話目的是:讓孩子順從,省心。

那麼,以下這句話,將會被很多長輩或家長拉入黑名單:

一個完全順從與省心的孩子,是反人性的!有時過度乖巧,太省心,將來可能還會讓你更不省心。

在多年的諮詢中,我們會經常看到,有些來訪者的煩惱之一:沒有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導致沒有自我或不知道想要什麼,可能有多種原因,但深入了解我們會發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或成長經歷有關。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著身體與心理的成長,他們會慢慢發展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做法,並在錯誤中不斷總結經驗修正自己……。

這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與大人的想法相左右,所以,矛盾很容易激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過度打壓與剝奪孩子的主動權,孩子就會在無意識中覺得:

如果我堅持自我就會失去他人(父母或受到懲罰),所以在需要以大人或外界為依賴才能生存的兒童(依賴大人吃喝拉撒,睡、安全等),他們一般會放棄自我。

因為對孩子來講,安全是最基本、最需要,它們比獨立和「自我實現」重要得多。

如果從小對孩子過度與長期打壓,那麼將來孩子很難發展出自我,甚至是沒有自我。

2?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曾聽過一位媽媽這樣說:我是一個9歲小男孩的媽媽,我不知道我哪裡錯了,我做了所有家長應該做的事,為他付出了很多,但他就是不聽我的話,讓他學鋼琴他不學,甚至說他恨我!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在教育中,我們容易進入一個看似正常,但實則不正常的環節: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或興趣班。當然,並不是說,不能上,而是上太多,甚至是不適合。

最後有些孩子興趣班變成「家長興趣班」。

在教育中,難的不是「批量」生產或報各種班。

難的是根據孩子時間、精力、體力做自己應該做與感興趣並如何引導孩子能堅持下去的事情。

所以,與其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如先努力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有動手能力,保持好奇心,積極主動,有合作精神,懂禮節等品質,這些將對孩子終身受益。

3?越是打壓,說明我們越「無力」。

孩子沒按照我們的想法或安排去做,越不聽話。

說也說了,做了做了,哄也哄了,實在沒辦法就:你最好聽我的,不然晚上別想看電視!你最好給我乖乖的,不然就等著被揍……。

有時,越是憤怒越說明我們的無力!

因為沒有辦法,才需要拿出家長的權威。越是沒有耐心,才需要強力執行。

打壓式教育背後往往跟「懲罰」有關!懲罰與孩子的「反抗」或憤怒也有關。

心理學家許又新老師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如果孩子的怒是合理的,比如,孩子的正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正當權益受到侵犯等。

家長應該給孩子以肯定評價,並幫助孩子克服阻礙達到目標,或給予適當補償。

如果孩子的憤怒或要求是不合理的,最簡單的辦法是裝著沒看見不予理睬,讓他的憤怒變無效,自然就會消退。

當然,還可以用轉移目標的辦法,但要求家長能做一些努力,讓轉移目標變成有效。

如果打壓式教育演變成過度懲罰,更容易造成孩子恐懼的衝突,給神經症埋下禍根。孩子發怒的能力,是自我肯定評價所必需的。

如何家長濫施懲罰,有可能使孩子逐漸喪失發怒的能力,長大後較可能成為一個退縮、怯懦、依賴性強、自卑而心情鬱悶的人」。

養育孩子是件不斷「爭權奪利」的過程,因為孩子的不聽話,會讓家長體驗到失控感。

但在孩子成長中,需要在與父母互動過程中學會與「權威」人士(父母)做對抗,學會商量,平等、合作、彼此尊重等等多種技能,然後才能逐漸學會做自己。

最後,來正面回答開頭問題:如果太把孩子當朋友,不打壓,太尊重他,與他太平等,孩子就會爬到我們的頭上,以後就不好管的問題。

其實可以反問自己:把我們自己退回到童年或青春期,如果我們的父母,不打壓,平等、尊重、與我們做朋友,我們真的會爬到他們頭上嗎?

相信大多數的答案是:不會!

不過如何與孩子建立規則是需要的。比如,良好的生活習慣、安全底線、待人禮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學會為錯誤承擔責任等等。

讓孩子在家庭中有存在感,被恰當對待,在愛中被愛!

圖片源於:網路

李月鳳

資深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漳州陽光心理創始人

從事心理諮詢行業十多年

地址:漳州市薌城區勝利西路105號 香江大廈1號樓1606

諮詢範圍:婚姻問題、戀愛情感問題、親子問題、職場壓力、人際關係、焦慮情緒、抑鬱情緒、強迫思維、社交恐懼等。

陽光心理,幸福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漳州陽光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漳州陽光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