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信息泄露事故後 FB 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幾乎未造成影響

信息泄露事故後 FB 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幾乎未造成影響

今天,Facebook 發布了用戶隱私信息泄露事故後的第一份財報——2018 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報表數據顯示,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或是用戶量,與去年同期相比,Facebook 相關增長速度或幅度並未出現明顯放緩。

該財報收納了從 2018 年 1 月 1 日到 3 月 31 日的數據,財報發布後,Facebook 的股價應聲上漲。截至美股收盤,漲幅達 6.81%,公司市值也隨之上漲到 4630 億美元,略高於阿里巴巴,位列美股科技行業第四。

超出華爾街意料的第一季度財報

在財報文章的開頭,Facebook 的創始人兼 CEO 扎克伯格寫道:「儘管第一季度面臨著重要的挑戰,但 Facebook 還是迎來了一個強勁的開端」。從財報來看,3 月 18 日爆發的數據泄露事故至少從數據上的確未影響到 Facebook 的發展,營收和用戶的增長十分強勢。

財報報告顯示,Facebook 第一季度營收為 119.6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 80.32 億美元增長 49%,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 42%;凈利潤為 49.8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 30.64 億美元增長 63%。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為 1.69 美元。

在會員增長方面,Facebook 第一季度的月活躍用戶已達到 22 億,較去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 13%;日活躍用戶達到 14.5 億,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 13%。

Facebook 一季度營收和會員等各方面的增長甚至高於華爾街的預測。湯森路透 I/B/E/S 數據分析師此前對 Facebook 公司一季度營收及每股收益預期分別為 114.1 億美元和 1.35 美元。

信息泄露事故的負面影響

從第一季度的財報數據來看,Facebook 信息泄露事故的負面影響並未顯現,但這並不意味著該事件未對 Facebook 的發展產生影響。今年 3 月 21 日,數據泄露事故爆發後的三天,Facebook 的股價連跌 7%,單周跌幅高達 12%,直到扎克伯格結束國會作證,股價才有所回升。

信息泄露事故的影響之所以未在財報數據中顯現,一方面是因為事故爆發處於第一財季的末期,對營收和用戶增長大盤影響不大。

另一方面則是廣告商的支持。據 Business Insider 報道,Baird 的分析師 Colin Sebastian 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廣告商對 Facebook 的負面消息反應相對比較溫和。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 Facebook 的廣告服務仍然增長了 48%,與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增速基本一致。

相較而言,Facebook 的二季度財報更能說明問題。一方面,信息泄露事故的長尾效應主要集中在四月,人們對 Facebook 的抗議情緒在四月初達到最高值;另一方面,5 月 25 日起,歐盟將啟動「史上最嚴」的數據保護法案——歐洲「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 將正式生效。該法於 2016 年通過,是目前全球範圍內針對互聯網公司收集、使用用戶數據規定最為詳盡的法律之一。

信息泄露事故是否會對 Facebook 產生持續劇烈的影響,Facebook 個性化廣告投放的商業模式是否經得起歐盟法規的考驗,相較一季度的財報,Facebook 的二季度財報更值得期待。


財報中,Facebook 的「遠慮」

除了用戶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外,長期來看,Facebook 在成熟市場的會員活躍度和在非成熟市場的發展方式同樣是其要面對的挑戰。從上圖不難看出,2016 年到 2018 年,Facebook 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的月活用戶增長趨於平緩,如何提高這些地區用戶的活躍度可能是 Facebook 需要著力解決的難題。

另外,大幅增長的亞太及其他地區同樣面臨著困境。Facebook 未來是否能拿下中國暫且不表,Facebook 在一些地區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社會爭議。

比如,在斯里蘭卡,作為 Facebook 已經取代傳統媒體成為主要的新聞來源,導致 Facebook 上仇恨言論泛濫。關於穆斯林陰謀消滅斯里蘭卡占多數的僧伽羅人的謠言蔓延,在 2 月份導致了現實生活中的暴力事件,一名穆斯林餐廳工作人員遭到毆打。類似事件正在使各地政府重新審視 Facebook 作為一家社交媒體的作用。

總的來說,Facebook 的當務之急和長遠之計都應該像扎克伯格自己在財報中所說,「我們將更加廣泛地審視自身責任,並進行投資以確保我們的服務被合理使用。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創造出新的工具來幫助人們建立聯繫,加強我們的社區,世界的聯繫。」

責任編輯:克里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產品經理」傅盛的機器人亮相,獵豹的人工智慧轉型立起了「旗子」
《旅行青蛙》離場,二十多年前的情懷電子雞你還養不養?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