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抗日根據地為何越打越大?政工元帥的「翻邊戰術」功不可沒

抗日根據地為何越打越大?政工元帥的「翻邊戰術」功不可沒

作者:尋覓五年

十大元帥中,可能羅榮桓元帥是人們最不熟知的。一方面是因為他較早逝世了,另一方面其從事的工作以政治工作為主。這是一項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沒有軍人刺刀見紅那麼讓人熱血沸騰。但作為一個戰火中成長起來的軍人,政治工作是革命的分工,並不是因為他不懂軍事,平型關戰役後,林彪穿著鬼子的軍大衣被「友軍」誤傷,從此115師主要由羅帥主持工作,並且在山東半島這塊陌生的土地上開創了敵後抗日新局面。

幾乎覆蓋山東全省的山東抗日根據地

在帶領部隊敵後作戰的過程中,如何有效遏制、反擊敵人的掃蕩,擴大根據地是一個現實又緊迫的課題,在認真消化吸收毛主席游擊戰理論精華後,他總結了一套「翻邊戰術」,當敵人進入根據地的兵力強大而我們無法阻止時,為了讓其回兵,我軍就攻打敵軍的側後方向,這就是翻邊戰術。

羅帥一家在山東

1942年,日軍集中了大批兵力,採取"鐵壁合圍"、"拉網合圍"的戰術,對郯馬抗日根據地進行慘無人道的大"掃蕩",企圖切斷濱海、魯南、華中根據地的聯繫。

八路軍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和代師長陳光決定,運用"敵進我進"的"翻邊戰術",對郯城進行一次遠距離奔襲,以牽制敵人對沭河沿岸的"蠶食",並策應冀魯邊和清河區的反"掃蕩"鬥爭。此戰術把戰鬥推進到敵人的心臟,從而使我們更有效地對付敵人的蠶食和掃蕩,同時擴大了根據地.

郯城是日軍在魯南苦心經營的兵站基地,日軍侵佔後,築起高11米、寬9米的城垣,開挖了深7米、寬6米的外濠,修建了大批明碉和暗堡,牆高壕深,碉堡林立,是一座堡壘化了的城池。我軍在沒有火炮和充足彈藥的情況下,攻城的難度相當大。

在山東的羅帥

1943年1月18日夜,八路軍一一五師教二旅在旅長曾國華、政委符竹庭的率領下,一夜急行軍40多公里,神不知鬼不覺地挺進到郯城東面的馬陵山區,就地隱蔽休息。旅敵工科長邵子真帶領12名戰士入城偵察。

19日夜,攻城部隊直撲郯城。深夜時分,六團以神速動作直撲城南門。一陣激烈的槍聲、爆炸聲後,南門被炸開了,誰知裡面還有一道城牆門,用沙包堵著,無法實施爆破。我架梯部隊也很難接近城牆,傷亡很大,只得暫停攻擊.

在北門助攻的四團,見主攻部隊受阻,請求改由北門主攻,但六團團長賀東生不肯示弱,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要拿下南門!"於是我軍調整了部署,決定20日晚在南門與東南大炮樓中間突破,首先架橋通過外壕,然後再攀梯強攻。

20日午夜,助攻的四團七連、九連首先向北門發起攻擊,槍聲、爆炸聲、吶喊聲響徹夜空。擔任主攻的六團八連,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把梯橋架到了壕溝對岸,三排戰士於長貴等人抬著雲梯撲向城牆。躲在城垛後面的敵人一陣慌亂,紛紛將滾木、手雷等一齊向下傾瀉,辛辣撲鼻的瓦斯彈嗆得戰士們頭昏眼花,八連連長迅速率領戰士沖向梯腳,死死地把雲梯按住,我軍火力一陣猛射,打掉了城垛口的敵人。張桂林隨即將兩顆手榴彈仍上城頭,趁著爆炸的濃煙,縱身爬上城牆。其他戰士也陸續翻上城頭,與敵人展開了肉搏。後續部隊趁勢登上了城頭,開始與敵人展開逐屋逐院的爭奪戰。

與此同時,四團也突破了城北牆。

郯城戰役中日軍向八路軍投降

郯城戰役歷時兩天兩夜,斃傷日偽軍400餘人,俘日軍7人、偽軍及偽政權人員600餘人;繳獲迫擊炮2門、機槍3挺、擲彈筒3門、步槍800餘支、汽車4輛及其他一大批軍用物資。戰役打破了敵人封鎖和"蠶食"我濱海抗日根據地的美夢,充分顯示了"翻邊戰術"的巨大威力,並被作為一條寶貴的經驗推廣到邊沿游擊區和敵占區的鬥爭中去。

戰場繳獲

在小編看來,翻邊戰術被廣大官兵認可,妙在以下兩個個方面

第一,摸清敵人意圖,爭鋒相對。我國國土廣袤,日軍兵力有限,因此歷來掃蕩都是為了殺傷我武裝力量,藉機破壞根據地建設,把戰場拉到敵占區,既「圍魏救趙」逼敵人退出根據地,又也保住了我有生力量。

第二,抓住敵人短板,四兩撥千斤。一是讓敵人在自己老窩和根據地來回運動,能夠肥的拖瘦,擇機把首的弄死;二是敵人主動進攻,意味著防禦力量弱,在敵人兵力大大佔有的情況下,卻能在防區形成我對敵人的兵力優勢;三是不停積小勝為大勝,鼓舞了當地群眾的抗日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中國電磁炮研發成功,有個國家「上門認親」,說是它教的技術?
戰斧導彈為何次次都當開路先鋒?滅國級武器堪比核爆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