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志林《虞山頌》

高志林《虞山頌》

天下山水值得歷代文人傾情的真是不少,但以自然幽美與人文積澱的豐厚標準來衡量,相得益彰的就不多了。

虞山,由兩大山脈構成。四明山余脈居東南,會稽山支脈坐西南,由南向北夾著一條長長的流水,遠古時謂大舜江

虞山有著一種「神靈之氣」,同時也確實有過苦難和辛酸。她在歷史的轉折關頭常常表現出一種冷靜、從容和意想不到的輝煌。在一處名曰龍山的公園裡,迎目只見一片望不透的綠色。心閑,就會想起附山而在的一位聖人。名為虞舜的那位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曾在此留下了行跡。凡閱歷史讀本者,無不知悉這位「虞舜為避唐堯之子丹朱之亂」來此隱居而成大業的此樁輝煌大事。從那以後,這地方才有了上虞之名,山有虞山之稱。

虞舜為何要避亂於此呢?實際上,虞舜在接唐堯之位後,便意識到三皇四帝的高山文化原是一部悲壯的神話,用神話支撐起來的民族精神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無畏地開拓進取,要麼永遠是童年。他深知從刀耕火種到「二牛扛桿」歷史只是前進了一小步。因此,他要尋求的不是這「一小步」,而是一條既有悲壯、又要遠離「童年」的興邦大略。這樣的大略在封閉的高山之域,是永遠尋求不到的,於是,他借「亂」避至有山有水東海之濱的這塊神靈之地,運籌著前無古人的「文韜武略」,終於在老子之前,發現了「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這麼一條「人生命運大博擊」的規律,開創了一條繼「堯天」之後的「舜日」。「堯天舜日」的成語便由是相傳天下。

在虞舜隱居的龍山向南7公里許,有座名叫鳳鳴的仙山。山腰間有一石洞常年流泉,謂「伯陽洞」,是東漢道家人物魏伯陽煉丹之穴。這個魏神仙,在中國道家與道教史上是具有劃時代的一個人物。他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最後擇此山落了腳。洞是暗藏在「陰陽雙魚」走向的山脊之下,陽剛不足,陰氣有餘。漢魏以來,就是這麼一個僅3米高深的小洞,便成了神仙丹道派時代的一個大戲台。以探索人體科學奧秘的一部千古丹經道書《周易參同契》,就是在此洞穴里問世的。至今,洞右壁的小竇內,當年魏氏手書的「敲開石壁曾飛飲,煉得金丹不賣錢」的短句依稀可辨。漢魏晉宋,魏伯陽煉丹修身的精神久彰,鳳鳴山也像是成了倚天之神。何以如此言?原來事隔千餘年後的世界科學家們,一致確認《周易參同契》是全球最早的一部「化學科學」之書。接著,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專門立項對它進行研究,並完成了《英譯〈周易參同契〉》稿本;日本國更是把它選進教科書中,作為科學的範文來讀……

渡大舜江西行,去「竹林七賢」核心人物嵇康隱居的廣陵村。這地方群峰羅列,煙雲變幻。遙望中未見積翠疊疊的竹林,但林木森森,清泉叮咚,猶如琴曲繚繞其間,為行山者添了不少韻趣。蘇東坡狀石鐘山之筆大可用在此處。舉足攀登之時,兼能邀音律悅耳,《廣陵散》古韻依稀飄浮在後人的想像中。

虞山廣陵是稽康的祖籍。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晉書?阮籍傳》)的陰雲籠罩著魏天晉地時,嵇康深知因自己「反對禮法名教」,「非湯武而薄周孔」,與司馬氏集團的黑暗殘暴統治公然採取激烈的不合作態度,又兼之自己是曹魏皇室姻親(曹操之子曹林之女婿),殺身之禍必然殃及其身,故毅然棄中散大夫之職,遠離京城,逃隱虞山深處的祖宗血地,「去巾幘,脫衣服,露醜惡」,自命曠達縱橫,與人間的煙火保持某種距離。但總因「尚奇任俠,剛腸嫉惡」之性難改,雖有做隱士、學神仙之念,然心底里仍埋藏著一團難以散去的「烈火」,不只一次地提出「必不堪者七,甚不堪者二」等公然對抗朝廷法制的言論。其結果必然導致「掙脫的失敗」,終於引致了公元263年的殺身之禍,年僅四十。

虞山真不愧是座千古「大隱」的棲止之山。就眼前這座屹立於大舜江畔的東山,不就是婦孺皆知的東晉隱士謝安長隱23年後「東山再起」的一座神奇之山嗎?公元360年,謝安因拒受尚書郎等職被政敵追殺,以倒穿木屐逃隱至此,「佯狂暗機」,運籌帷幄,終於在苻堅南侵之時,受命於艱危,出東山匡扶晉室,以出奇制勝獲得淝水之戰的大捷,成為一朝重臣。由此,中國的文字中多了一條「東山再起」的成語。

謝安墓半沉於東山的泥土裡,不要說輝煌的地面設施沒有,就是連一塊石碑也是粗劣不堪。登臨者往往是注目外表而忽略地下,所以此墓至今仍是荒土一堆,少人問津。如果有一顆注重歷史的心,目力便會直透地下,於是便會展開博大的胸懷去擁抱地下的真實,用追溯將歷史復活,以心靈幽會先賢往哲。人生的體悟能夠抵達歷史的深處,生命無疑便會延長,「淝水大捷」的歷史必然會在眼前。

東山隔江,是一大片名叫章鎮的沃里,昔日謝靈運的「始寧墅」,現惟余遺址。雖近溪崖壁上仍存「石壁精舍」的殘穴,然總歸沒有什麼看頭兒,但心中卻浮上想像之影,彷彿也曾閑步在這條張溪流水的石崖小道上的古人。峨冠博帶而來,猶如領受一縷吟誦之韻。

據說,謝靈運苦心經營的始寧墅,憑詩境佔上風:「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漫步其間,會想到他留在紙面上的這聯詩;又妙在「文房四寶」:南北二山,似筆架;一條鋪磚的南北中軸馳道貫穿二園三苑,是筆;馳道中央兩旁挖掘了大小巫湖,如硯;湖畔築四幢長形精舍,為墨;方形的墅式莊園,象紙。這個構思,用的好像是修辭上的隱喻格,亦可想到虞山舜地久盛的文風。舊志「王右軍導以文教,謝康樂繼之」可證。

我反覆琢磨著,這麼一塊不足1500平方公里的虞山舜地,為何能出那麼多驚天動地的風雲人物?我除上面記述的外,還有漢王充、孟嘗、曹娥,晉謝道韞,南朝宋謝眺,明葉經、陳紹、謝瑜、徐學詩、倪元璐,清梁國治、章學誠等等。

據說,一個地區風雲人物出多了,氣數就盡,風水便轉。沒想到,在近現代中,虞山舜地偏偏又出了像杜亞泉、經亨頤、羅振玉、王佐、夏尊、馬一浮、竺可楨、徐懋庸、胡愈之、吳覺農等一大批名人,就論今日,不是還有一位文化界頗具才幹的謝晉嗎?因此,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說不清楚的歷史基因問題。以蹤跡分析,虞山的風雲人物,其一個共同的特點,除能忍飢耐勞之外,最重要的還要經受得住意志、道德、理想的折磨和鍛煉,能臨危不懼,應變從容。因此,我之所以要頌揚虞山,其實質不在彼而在此。

作者簡介

高志林

現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簽約作家,2001年12月曾被人民日報社聘為《中國國情報告》專題系列報道采編組成員。1998年起擔任浙江省地方志學會理事,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主編80萬字的《上虞軍事志》,被南京軍區、浙江省軍區通報表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虞宣傳 的精彩文章:

TAG:上虞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