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時,楚國為什麼不乘人之危,報囚王奪都之恨?

長平之戰時,楚國為什麼不乘人之危,報囚王奪都之恨?

秦趙長平之戰可以說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爭,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站出來幫助趙國。不但軍事上沒有幫助趙國,就連趙國向齊國魏國借糧,也都沒有答應。齊國不幫助也算是報仇,五國伐齊的主力軍就是燕趙。韓魏是被秦國打怕了,嚇破膽了,燕國太弱小就不說了。

再說楚國我覺得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統治集團的昏庸,這個我覺得是主要的,其實當時不論是為了報仇還是收復失地,楚國當時來說都應該出兵幫助趙國。楚國從當時五國伐齊就是坐岸觀火,現在秦趙長平還是一樣坐岸觀火,楚國內部集團想的就是,誰贏了就跟著誰,畢竟當時來說秦趙兩國獨大,沒有任何人敢惹他們兩個,楚國就是想秦趙都打殘了,從中得利。

第二秦國已經考慮到魏楚出兵這一層了,所以前期長平之戰,只有王齕帶領的十萬人加上進攻韓國野王之戰的二十多萬人。白起並不是統帥,只是後期秦王暗地換上白起的,秦王為什麼不讓戰神白起去呢?就是考慮到魏楚這兩個炸彈。魏楚都是被白起打怕了,只要有白起在鎮守他們兩個就不敢動,秦楚鄢郢之戰水淹楚國幾十萬軍民就是白起,後來佔領楚國郢都,楚王被迫出逃,更是讓楚軍聞風喪膽,聽見白起就怕了。魏國也是一樣,大破韓魏聯軍二十幾萬。所以楚國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第三楚國已經是二流國家了,經過白起的征伐,楚國的大部分重要城池已經被秦國佔領完了,無力再抗擊秦國了。秦國把佔領的楚國之地設立了南陽郡,郢都也在裡面,楚國只能一路向東發展了,都是一些還沒有開化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當時只要楚國出兵從南方攻擊秦國,秦國不說大敗,至少幾十年也難以恢復過來。長平之戰前期雙方都只有十幾萬人,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後期,秦趙兩國都已經把本國所有的都壓上去了,楚國出兵,秦國必定要分兵,這樣一來,長平的秦軍肯定會減少,趙國就有可能取勝,或者秦軍退兵。歷史沒有如果。只能想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秦趙雙方爭奪的上黨高地有多重要?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