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得多的人,可能反而活得更長?

想得多的人,可能反而活得更長?

▍KY作者 / 羅勒

▍公號:KnowYourself

▍公號簡介:幫每個人學會幸福生活

前兩天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聊天,她說,「他總說我想太多。說我太敏感,情緒波動大。說的好像敏感是一種缺點。雖然我有時候有點情緒化,但我覺得自己並不是無理取鬧,的確就是有很值得生氣的事情發生啊。

要說想的多,我經常會在忙完一天之後,躺在床上想很多,比如回想白天發生的一些事情,或者想想手頭上項目的進展。偶爾也會失眠,會跟他說一些心裡的擔憂。他就覺得我想很多,但其實我自己並沒有太多覺得被困擾。這種性格真的有問題嗎?」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覺得自己和我的這位朋友很相似:

情緒敏感,在旁人看來很「情緒化」,常常會被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惹得懊惱、緊張、生氣或難過等;

也會「想很多」,比如常常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還忍不住在床上細細回顧「這一天」;

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現實」的人,不太會對未來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甚至還有點「悲觀」,總覺得「最壞」的結果會發生;

很容易擔心(為自己,也會為別人),常常想要為可能遇到的困難或挑戰提前做好準備;

有比較高的「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很在意自己在公眾場合的表現,也很在意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

在感情里,對另一半的一舉一動都十分敏感,會很在意(甚至過度解讀)對方和自己說話時的語氣/肢體動作,在別人眼中甚至有點「作」

……

如果,你也有以上大多數的表現,那麼,你很可能和我的這位朋友類似,是一個在人格上「神經質」水平比較高的人,以下簡稱為「神經質」人格(neuroticism)(註:區別於精神分析語境中,病理性的「神經症人格」)。

GIF

我們常常會因為一個人的情緒化表現,就說Ta有點「神經質」,不過,事實上,作為人格特質的一個重要維度,「神經質」所反映的不僅僅是人們的「情緒特質」,它還體現了我們在價值態度、行為模式等方面的「總體趨勢」。

如果一個人在人格上的「神經質」水平較高,可能意味著Ta(Eysenck & Eysenck, 1985; Costa & McCrae, 1992; Kandler, 2012):

1.情緒的穩定性比較低

Ta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產生情緒波動,並且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平復自己的心情,比如,在一次聚會上,Ta會因為好朋友調侃了Ta今天的穿著打扮,就立刻氣急敗壞,在接下來的聚會上都覺得非常難過鬱悶。

2. 對負面信息十分敏感

Ta常常會注意身邊的「負面信息」,也會對世界和他人抱有比較悲觀的態度,比如,當工作團隊里大家都對新項目信心滿滿認為萬無一失的時候,Ta總是能夠找到一些潛在的風險或問題。

3.反覆地思考和擔憂

受到情緒波動和對負面信息敏感的影響,Ta通常也更容易陷入反覆思考和擔心之中,比如,告白之前,會仔仔細細地想像當天或者過去一段時間發生的每一個細節,試圖找到可能影響結果的信息。

大體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神經質水平都會逐漸下降,並在成年之後(35歲之後)趨於穩定。也就是說,隨著越來越成熟,我們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穩定;對負面信息的過分敏感、過度思慮,也會隨著閱歷的豐富而有所下降。

雖然總體趨勢如此,但有些人的神經質水平的確會比其他人更高。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一些人的神經質水平更高呢?

與大多數人的想像不同,研究發現,童年時期的家庭經歷對於一個人「神經質」人格的形成並沒有太大的影響(Bouchard, & Loehlin, 2001)。

正如我們在「你身上是否存在天生的精神胚胎」一文中所說那樣,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我們的人格特質有40-60%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

這一點在針對「神經質」人格的研究中也得到印證,研究人員在對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多項雙胞胎的長期跟蹤研究中發現,一個人神經質水平的高低,有41-58%的可能性是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的,而另外的大部分影響則來自於後天的「非共享環境(Bouchard, &Loehlin, 2001; Kandler, 2012)。

(註:non-shared environment,這是一個雙胞胎研究中常見的概念,指的是除家庭之外的成長環境,比如學校、工作、或同伴經歷等等)

總而言之,我們是不是一個情緒化、悲觀現實、憂思多慮的人,很大程度上在我們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了(原生家庭表示鬆了一口氣…)。

此外,我們成長過程中外界環境與經歷也會影響我們表現出的「神經質」(這也是為什麼有研究發現在成年初顯期,人們的神經質水平會普遍有小幅上升,此後又逐漸下降),比如,頻頻遭遇朋友/同事的排擠、感情上總是遇到渣男/女、生活動蕩不安等等,都可能迫使一個人變得更加警惕危險,關注負面信息、過度思考。

有研究者認為「當一個人的神經質水平越低時,Ta的人格越健康」(Magee, 2013)。的確,很多人都認為,神經質水平高可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有研究發現,神經質人格會負面影響一個人的親密關係。當關係中有一方的神經質水平較高時,他們關係的滿意度普遍更低,性生活的滿意度也更低(Fisher & McNulty, 2008)。

比如,對方可能只是正在專註於手上的事情,說話的時候並沒有看著Ta,神經質人格的人便有可能覺得對方這種表現是「不愛自己了」,然後耿耿於懷

另外,對於神經質人格的人而言,性生活也不太會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研究者們認為,這可能和性行為發生時的失控和脆弱的狀態,會讓神經質人格的人感到緊張和恐慌有關

另外,還有學者認為,神經質人格的人太容易受情緒影響,以至於經常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處理自己的情緒,更容易因為小事而過度分神,而這會阻礙他們在工作上取得更高的成就(Perkins,Arone, Smallwood, & Mobbs, 2015)。

不過,正如1994年心理學家們將「神經質」從《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移除背後的考慮一樣,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認為,「神經質」作為一種人格特質本身並不是絕對負面的

相反,神經質人格的人還有許多你意想不到的優勢。

1.他們可能活得更長

Gale等人(2012)對50萬(37-73歲)的英國人口健康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雖然神經質水平更高的人,傾向於在主觀上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更差,但他們卻比一般人有更低的可能性「早死」(premature death)。

這並不是因為這群人更注重養生,事實恰恰相反,研究發現他們更少吃蔬菜水果,也更少運動,不僅如此,他們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暴飲暴食、抽煙喝酒來應對自己頻繁的情緒波動

研究者們認為,他們之所以活得更長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更警覺(對負面信息的敏感),他們總能在身體出現一些輕微的異樣時及時就醫(他們自己往往認為已經很嚴重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主觀上認為自己身體更差)。一項長達10年的跟蹤研究也發現,神經質水平更高的人在同樣的時間內,的確更加頻繁地使用醫療服務(as cited in, Delistraty, 2017)。

這也意味著,在一些威脅生命/導致早死的重大疾病上,他們更不容易貽誤病情。

GIF

2.更富有創造力

雖然思慮過多看上去不是一件「好」事,但有學者認為,對細節不斷的思考、敏感等都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如果一個人對細節很敏感,並能夠沉浸在一個問題中不斷地思考,而不是滿足於傳統/現有的結論,那麼Ta也更有可能得到充滿創造力的新發現(Perkins, et al., 2015)。

一項關於德國畫家與雕塑家的研究發現,他們的神經質水平普遍高於普通人。另外Gelade(1997)的研究也發現,那些在廣告/商業創意行業混的風生水起的人,往往神經質水平也比一般人更高。

不僅如此,Leung等人(2014)的研究發現,情緒波動並不會成為神經質人格的人「阻礙」,相反,當被激發焦慮情緒時,神經質水平高的人會更加富有創造力(在創造力任務「設計一個全新的飛機客艙」中的創造力得分更高)。

3.可能「比一般人優秀還比一般人努力」

研究發現,神經質人格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低自尊」(Bienvenu, et al.,2004),他們總是過度關注一些負面的信息,尤其是那些與自身相關的,因此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往往是永不停歇的「奮鬥者」(Baer, 2014)。

他們的努力往往是出於對危機的敏感和對風險的預防等內在動機,這也就意味著,即便在沒有明確的外在獎賞時,他們也仍然會十分努力,並且這份努力可能(比那些靠外在獎賞激勵的人的努力)更加持久。總之,他們很可能是一群明明足夠好,但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拚命努力的人。

另外,反覆的思考與擔憂也會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也為可能出現的困難與挑戰做好足夠的準備,從而有助於他們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作為一個神經質水平高的人,在這個充滿刺激與挑戰的世界上,你需要一些「生存指南」。

如果看完今天的文章,你覺得自己是一個「神經質人格」的人,你首先需要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個「缺陷」,不要一味地為自己的情緒化而感到擔憂

事實上研究發現,神經質人格與焦慮/抑鬱之間,一個很重要的中間變數,就是「對負面情緒的不良應對」(maladaptive coping)。比如,一個人常常容易有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同時Ta總是試圖壓抑這些情緒,或者對負面情緒的產生感到過度的擔憂,那麼他們越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之中(Whitbourne, 2018)。

就像我們不止一次提到過的那樣,覺察自身和接納自己是十分重要的,神經質人格的孩子們,需要允許自己感到沮喪和焦慮,跟自己說,這就是我此刻的情緒,沒關係,它會過去。

其次,正如前文所說,你可能會更多地關注到風險、威脅等一系列負面的信息,並且常常會反覆的思考,但這些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讓你陷入過度的焦慮和絕望,也可能讓你總是能夠為困難和挑戰做好及時的準備。

Julie Norem(2001)指出,當一個人總是習慣在事情發生前想像出所有可能的最壞的情境並為之做好準備的同時,Ta還需要一種「策略性樂觀」的認知戰術,即學會對於預想的最壞情境抱持一種「樂觀」的心態,提醒自己它未必真的會發生,不要為之過度煩惱。

這種認知戰術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以通過在日常經驗中積累一些「happy-ending」的例子並記錄下來,比如,「我對時間和人員的安排比較合理,上次的項目提前一周就完成了」。這可以讓你在需要「策略性樂觀」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有理由相信「好結果」也可能會發生。

最後對於情緒化,你可以試著給自己準備一些應對情緒的「工具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跑步可以讓你憤怒的情緒得到紓解,洗熱水澡可以讓你難過的心情有所好轉等等。通過對自己的了解積累下來的工具箱,有助於使你獲得對情緒的掌控感,不至於陷入對負面情緒的過度擔心之中。

逐漸地,你也就能學會更從容地面對這種跌宕起伏的「情緒」人生。

給這樣情緒化、悲觀、憂思多慮的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吧。以上。

References:

Baer, D. (2014). Here』s how being neuroticcan make you more successful. Business Insider.

Bouchard, T.J. & Loehlin, J.C. (2001).Genes, evolution, and personality. Behavior Genetics, 31(3), 243-273.

Delistraty, C. (2017). Being neurotic mayhelp you live longer. NYMag.

Eysenck, H.J. & Eysenck, M.W. (1985).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lenum: New York.

Fisher, T.D. & McNulty, J.K. (2008).Neuroticism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play by the sexualrelationship.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1), 112-122.

Gale, C.R., et al., (2012). When is higherneuroticism protective against premature death? Findings from UK Biobank.

Kandler, C. (2012). Nature and nurture in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neuroticism and extraversion. Current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290-296.

Leung, A.K., et al. (2014). The role ofinstrumental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Emotions-Creativity link: how worriesrender individuals with high neuroticism more creative. Emotion, 14(5),846-856.

Norem, J.K. (2001). Defensive pessimism,optimism, and pessimism, in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mplications for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Perkins, A.M., Arnone, D., Smallwood, J.,& Mobbs, D. (2015). Thinking too much: Self-generated thought as the engineof neuroticism.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9(9), 492-498.

Whitbourne, S.K. (2018). Neuroticism』snewest twist shows what』s behind your anxiety. Psychology Tod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大學 的精彩文章:

它讓人被割掉舌頭,毀去面容,比毒品還厲害,中國卻有6000萬人每天都在吃
2018省考准考證列印時間馬上看!

TAG:in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