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2018年下半年就向市場推出首款5G智能手機?不用等到2019年?

華為2018年下半年就向市場推出首款5G智能手機?不用等到2019年?

在業界看來,4G的LTE技術將會向著兩個方向演進,一個方向是向著更低的功耗、更廣闊的覆蓋和更多的連接;另一個方向是向著更高的速率、帶寬和更大的流量。並且,二者會殊途同歸,服務於5G的應用場景。

國際無線標準化組織3GPP據此為5G定義了三大應用場景,這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mMTC和URLLC。eMBB: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從4G的100Mbps為單位,5G可高達10Gps,比4G快達100倍;mMTC:大規模物聯網業務,5G網路將能容納更多設備連接、同時維持低功耗的續航能力;URLLC: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

各通信廠商在參與研發和推進5G技術的進程中,華為所做的貢獻在行業中有目共睹。甚至被業界一度視為中國引領5G技術發展的標兵。一方面,是華為最先推進物聯網標準的發展。2014年5月,華為提出了窄帶技術NBM2M;2015年5月融合NB OFDMA形成了NB-CIOT;同年7月份,NB-LTE跟NB-CIOT進一步融合形成NB-IOT;2016年6月,NB-IOT在3GPPR13中正式凍結。NB-IOT因為超強覆蓋、超低功耗、超低成本和超大連接的特性,特別適合物與物之間的溝通需求,該標準也被看作是5G商用的前奏和基礎技術。另一方面,華為主推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被3GPP確定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頻)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也就是說,在5G eMBB場景上,華為的Polar成為了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編碼方案,而數據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方案則歸屬高通的LDPC碼。雖然華為這次的「勝利」並不代表就拿下了5G時代,而只是在5G其中一個應用場景的一個編碼方案被採用,後續還有URLLC場景和mMTC場景的信道編碼方案的爭奪,但是此次Polar碼的採納為華為後續的發言權打下了根基,意義非凡。

前不久,內地有媒體稱,華為在深圳舉辦的分析師大會上公布了自己的5G路線圖。其中就包括,預計華為在2019年下半年向市場推出首款5G智能手機,該智能手機可能命名為Mate 30或者其他,且搭載由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990處理器,該款處理器還集成了同樣由華為自研的5G基帶晶元巴龍。

然而,2018年4月26日,來自台媒的消息稱,5G移動設備時代有望最快在2018年底之前開啟。因為,華為近日表示,首款5G智能手機將在2018年下半年問世。而高通此前預期5G技術準備就緒的消費類設備將於2019年才能問世。

台媒進一步稱:除了高通正加緊研發自己的5G晶元技術外,被美國當作高通在5G技術上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亦即華為,在2018年2月也公布了自己的首款達到5G標準的商用晶元,代號為巴龍Balong 5G01。巴龍5G01能夠支持2.3Gbps的下載速度,這顯然要快於當前的4G。

在此情況下,華為正計劃最快在2018年第3-4季度里就向市場推出首款基於巴龍5G01晶元的智能型手機。而且,華為不打算將自己的5G晶元授權給友商。換言之,包括蘋果、OPPO、小米等手機供應商,可能要等到高通在2019年推出首款5G基帶晶元之後,才可能取得高通的5G晶元技術,從而分別向市場推出各自的首款5G智能手機。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除了研發5G基帶晶元外,同樣在5G電信設備行業有著全方位的布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為科技狂 的精彩文章:

AI技術人才有多吃香?你看華為給演算法工程師開的年薪就知答案了!
繼華為入美國市場受挫後 澳大利亞當局也要棄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TAG:我為科技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