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周一案 第250期 實驗室安全需牢記

每周一案 第250期 實驗室安全需牢記

2017年4月某日下午,哈爾濱某高校化工學院一實驗室三名大四學生在做常壓流化床包衣實驗時,發生氫氣爆炸,3名學生受傷。

事發後,學校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當地消防部門負責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疏散,校醫院救護車立即將受傷學生送到當地醫院全力搶救。

據在附近上課的同學說,3點半左右聽到一生巨響,他跑去看,發現實驗室爆炸了,冒出很多黑煙,當時沒人敢進去。後來保安衝進去救出三個人,有人還滿臉是血,被救護車送走了。該實驗室在該校區第一基礎實驗樓,屬於化工實驗樓,學生來自化工專業,貌似是在做相關實驗。事發現場玻璃碎了,還有刺鼻氣味冒出。後經消防部門調查,該事故是由氫氣爆炸所引起的。

【案例分析】

實驗室中的危險指數是不確定的,一不留神的時候危險就可能降臨你身邊。上述案例中,實驗室爆炸是由氫氣爆炸所引起的。氫是最活潑的元素,氫氣極易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因而是最易燃易爆的氣體。我們需要掌握其特點,才能有效避免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氫氣的易燃易爆性表現在它燃燒和爆炸的範圍很寬。氫氣在空氣中的著火極限為4%~75%,爆炸極限為9.5%~65%。這就是說空氣中只要有4%的氫氣就可以燃燒,而有了9.5%的氫氣就會爆炸。燃燒和爆炸是同樣的反應,但因速度不同而產生的結果截然兩樣。燃燒只是一般性的逐步的緩慢的反應,而爆炸則是瞬時的劇烈的反應,是瞬時發生氣體膨脹,所以會帶來很大的危害性。因而我們最好使其與氧氣隔絕,如果萬一有泄漏,也要使反應成為燃燒,而不致產生爆炸。

氫氣的爆炸只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一是氫氣與氧氣同時存在於有限的空間內,二是氫氣的含量在爆炸範圍內,三是有火源引入。爆炸的過程大致為火源引入,使火源附近的可燃氣體燃燒,發出熱量,體積膨脹,壓縮其鄰近層,使該層溫度升高,繼續燃燒,如此迅速傳播,使全部氫氣瞬間同時發生反應,氣體體積急劇膨脹產生高壓而使設備損壞或人員受傷。

【保衛處提醒】

1、嚴格遵守實驗室規則和操作規程。實驗室要有專人負責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對進入實驗室的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

2、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需要有兩人以上進行操作,嚴禁單人進行實驗。

在進行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實驗時,需要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範,佩戴安全防護用具。

3、對各種實驗設備和儀器,應經常檢查、調試,防止儀錶失靈而發生事故。實驗結束後應將剩餘的藥品、試劑收好,工作檯面、地面擦拭乾凈,防止殘留液、殘渣引起事故。

4、一旦發現爆炸等突發事件,應立即撥打保衛處值班電話或「119」、「110」報警電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社群工具效益何在?從200個文章實驗,解析4大社群經營要點
一個養老金實驗計劃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