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寶寶出現攻擊行為,該如何應對?

當寶寶出現攻擊行為,該如何應對?

當寶寶出現攻擊行為

1

創造不利於攻擊行為的環境

生活在一個有良好家庭氣氛,有充裕娛樂時間以及有多重多樣玩具環境中的寶寶,攻擊行為會明顯減少。父母應多抽出時間陪伴寶寶,進行親子活動,不讓寶寶看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不讓寶寶玩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 不在寶寶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語言。

2

使用暫時隔離法

對寶寶的攻擊行為「冷處理」

將產生攻擊行為的寶寶帶到一個獨立、較安靜的空間,脫離集體,暫時不理他,用這種方法來「懲罰」,使其意識到他的攻擊行為是錯誤的。讓他思過、反省,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不會向寶寶提供呵斥、打罵的攻擊原型。這種方法針對2~5歲寶寶使用效果最佳。另外,隔離冷處理法可以和良好行為的強化結合在一起,效果會更好。

3

引導寶寶進行移情換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攻擊者在看到受害者明顯痛苦時,往往會停止攻擊。然而,攻擊性很強的人不然,他們會繼續攻擊受害者。因為他們缺乏移情技能,不會同情受害者。

當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父母可引導寶寶進行換位思考:「如果其他寶寶對你進行攻擊行為,你會不會感覺到痛苦和不開心?」這樣可以本質上消除幼兒的攻擊行為。

4

教寶寶懂得宣洩情感

疏導釋放多餘的精力

父母和教師都應該教育兒童要學會用合理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並提供給他們宣洩情緒的機會和途徑。作為父母,可以陪寶寶做一些親子遊戲,帶寶寶進行體育鍛煉,採用談話法、訪談法,多與兒童溝通,引導兒童用語言表達的方式宣洩情緒,與此同時也能及時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及需求。

在幼兒園,老師可以舉辦形式多樣的競賽性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等。在每次活動前,教師可讓好奇心強又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的幼513F先操作、多發言。

戶外活動時,喜歡沖跑的寶寶可以當教練,帶領其他寶寶運動;分組活動時,多提供機會讓這類寶寶當組長,這樣既有約束力,又能使其發揮作用。

5

以榜樣示範和強化的方法引導幼兒的正確行為

「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影響寶寶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寶寶犯錯,父母不問緣由地批評一頓甚至大打出手,無疑是樹立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作為父母和老師,要做到自樹樹人,這樣我們才能以一個積極正面的形象,良好的言行去影響和教育下一代。

另外,對幼兒的攻擊行為採取正負強化法,可以有效減少幼兒的攻擊行為。例如:在幼兒對別人友好時,父母可以給予表揚、鼓勵,使該行為長期保持,這屬於正強化。

而表現不文明行為時,應對其進行懲罰,使他感到不愉快,這是負強化。

來源:懂兒方知如何愛

GIF

動動手指

請為我們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3歲寶寶愛看的英文電影
第一胎就是很好奇,B超數據和孕期反應都驗證了,男寶寶一枚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