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北上廣比,洛陽自古就是個移民城市

和北上廣比,洛陽自古就是個移民城市

洛陽歷史上的數次興衰,都跟人口遷徙有關

洛陽是幾朝古都?有說九朝,有說十朝,有說十三朝。

我們姑且不去爭論。年代久遠的斟鄩(二里頭)和商城故城我們不說,我們今天只說影響比較大的幾個朝代:東周、東漢、北魏、隋唐,再順帶提一提清代,因為現在它的故城還在。

這幾個朝代呢,留下了四個遺址。不過明清的故城在隋唐故城的裡面,所以其實是三個。

第一個遺址,就是東周的那個王城,就是如今洛陽王城公園一帶。這個遺址很久遠,我們跑王城公園,一點都找不到古迹的痕迹,但是它政治意義深遠。周公認為洛陽是天下的中心,就說明洛陽地理位置很重要。洛陽依山傍水,西邊還有函谷關。平王東遷,營造了洛陽城,它為洛陽帶來了大批西部移民。這個故城也比較好玩,因為後來這個遺址上發現了規模很大的天子駕六車馬坑。

我們看第二個故城。在如今的白馬寺東邊不遠處。農田邊上,立了一個石碑,寫著:洛陽漢魏故城。這個故城發展比較早,成周城也在這個位置。

當初劉邦想建都洛陽,被一個寒微戍卒婁敬勸阻,說,長安是「四塞之地」,就是說四面都有屏障,長安比洛陽更安全。還說關中老百姓多,可以徵兵,有八百里秦川,這個戰略縱深不得了。

而洛陽處在中原,地形再穩固,四面容易受敵,和長安比,還是差點。我們對比一下長安和洛陽的地形圖,誰更勝一籌,還是很明顯。當然,這只是當時的洛陽和西安比。

洛陽地形

長安地形

但是到了東漢,經濟政治形勢變了,關中破敗了,王莽最先跑過來,沒坐穩,黃河改道,發洪水死了好多人,新莽政權完蛋了,就輪到劉秀,和劉秀打天下的很多都是河南人,其中劉秀老家的雲台二十八星宿,不少都是南陽人,覺得離家近點好,所以東漢定都洛陽,一定都,很多富戶來洛陽定居。這和我們現在北漂一樣,機會多啊。那個時候,應該叫洛漂或者東漂。關中人也跑到洛陽發展。

但是東漢末年,打打殺殺,洛陽城又毀了。

三國曹植《送應氏》里寫洛陽城: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千里無人煙。很慘。

東漢過後洛陽重新興起,要等到北魏孝文帝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在東漢故城的基礎上,重新建了洛陽城。孝文帝建設洛陽城的決心有多大?自己改姓,不叫拓跋宏了,給自己起了個中原名字,元宏。他的親生兒子不想來洛陽,覺得老家平成(大同)住著美,有一群北方四鎮的高富帥陪玩,就偷偷跑回去,孝文帝以為兒子要篡位,為此還把兒子殺了。

所以,洛陽在北魏那裡,不可能不輝煌。拓跋氏一百多萬人,都來到了洛陽。

北魏有箇舊臣楊衒之,在北魏分裂後,重過洛陽,寫了一本《洛陽伽藍記》,懷念北魏洛陽城。那時候城內外有,僅僅寺廟就有一千多所。

當時胡太后還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佛塔,叫永寧寺塔。塔高一百多米,塔上的鈴鐺風一吹,十多里外都能聽到。

(永寧寺復原圖)

(永寧寺精美殘件)

洛陽城的第三個都城遺址地跨洛河兩岸,面積很大一片。隋煬帝登伊闕,定都洛陽,武則天遷都洛陽,把關中十餘萬戶遷到洛陽,很多老外順著絲綢之路和海路,來洛陽發展,這是隋唐盛世,日本人還跑過來當學徒,學習城市規劃,回去後修建了京都和奈良。不說別的,就武則天十萬戶的關中移民,就大大增加了洛陽的人口。

唐代之後,洛陽就淪落為一個府城。面積很小,怎麼小?看看如今的洛邑古城就知道。

它只是隋唐洛陽城東北邊兒上的一小片兒地方。之所以提一下,是現在開發旅遊,那裡蓋了很多唐代風格建築。看起來也很漂亮。但其實清代故城是洛陽最衰敗的一個故城。

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

洛陽近代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次大型攻城戰,幾乎又成了廢墟。1949年建國,洛陽城區人口只剩下6萬多。但是洛陽地方好啊,國家搞第一個五年計劃,給洛陽建了很多大廠和研究所。

一拖鳥瞰

現在的洛陽一拖,廠區那麼大,現在是全國第一,放在六幾年的時候,那更是全國第一。

開廠需要工人和人才,全國的人才就來在國家號召下,從五湖四海跑過來了。

1964年,人口普查,洛陽城市人口從建國的6萬,一下子增長到了32萬多。這都是移民。不是自然增長。

所以,洛陽從古到今,都是個老牌的移民城市。它和現在北上廣不一樣。現在打工的,去上海,幹了十年,也不一定能留在那裡,這些叫流動人口。但是洛陽不一樣,那些來洛陽的,來了,就不走了。

計劃經濟時代,洛陽比鄭州牛,好多河南大學生分配工作,都爭著來洛陽的國營企業,留鄭州當國家幹部(公務員)反倒不是第一個選擇。那時國營企業從小孩兒上學到你家裡有事,啥都管,福利很好。比當國家幹部,拿工資強。

當年這些分配到的大學生,來洛陽,住下來,結婚生子,一輩子貢獻給了洛陽。你看,洛陽現在700萬人口。不少都是移民的後代。

可惜,現在的大學生,畢業都不想回洛陽了,不是說洛陽不好了,而是經濟中心轉移了,轉移到北上廣了,轉移到省會鄭州了,國家經過這幾十年發展,資源比較集中在沿海和行政中心了。

現在找工作,也不是一五計劃那個年代,一個蘿蔔一個坑,板上釘個釘,想走也走不了。現在是雙向選擇,如果我不想待在這裡了,我可以寫個紙條,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龍門夜景)

息相吹:談歷史,說人物。分析不限科普,角度值得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息相吹 的精彩文章:

面對佛像,我們應該無限世俗

TAG:息相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