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詩鑒賞《主耶穌我愛你》

聖詩鑒賞《主耶穌我愛你》

詩歌背景

這首詩的作者費司通(William Ralph Featherston, 1842-1878)是加拿大人。 在他得救信主時,為了表示他對主的感恩和愛忱,寫下了這首詩歌,當時他僅十六歲。他將原稿寄給姑母,經她鼓勵後發表。 嗣後,聖詩的編輯曾去信向作者的姑母求證,她告知當年的手稿已為家族珍藏,當作傳家寶。

一位聖公會的會督曾作以下的見證:『有一位年輕著名的女伶,有一次她在一大城市中經過一門戶半開的房屋時,看到門旁榻上躺著一個臉色蒼白患病的少女,她心懷憐恤,就上前慰問她;想不到她反而被那病人勸慰。 那少女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她對病痛的忍耐和對 神的順服,使她靈里得到滿足。 在交談下,女伶發現她自己所擁有的是暫時的,虛浮的,因此內心常感空虛和苦悶;而這個少女雖為疾病所纏,卻從主得到喜樂和平安。 那少女力勸女伶接受耶穌為她的救主,結果她竟然接納了,而且生命也有了改變。 她意識到靈命與生活有關,而戲劇生涯使她不配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因此決定改行。 她父親是戲院經理,而她又是眾人羨慕的熠熠紅星,她的離去會影向整個票房和營業。 父親對她的請求竭力反對。 她深愛她父親,也不願棄之不顧,可是她更愛主。 最後她答應父親作當晚的演出,那晚戲院滿座,開幕後,她悄悄地走到台前,當掌聲停止,燈光照在她美麗的臉上,她開始唱:「主耶穌我愛禰……」觀眾震驚而受感動。 從此她走出了舞台,她父親在她的感化下,不久也信主。 父女同工,他們帶領了很多人信主。』

高登(Adoniram Judson Gordon, 1826-1895)是美國浸信會的牧師。 1870年,他在倫敦一本聖詩集上看到這首詩歌,對原來的配曲不甚滿意,經不斷的禱告和默想,作了今日各詩集一致採用的曲譜。在一長途火車上,疲倦的旅客中,有一對年青的夫婦忽然唱起這首歌來,唱完四節,大家請他們再唱,繼而有人和唱,最後全車旅客都歌唱而忘卻了旅途的勞頓。

【歌詞】

(一)

主耶穌,我愛禰,深知我屬禰,

世上諸樂趣,為禰全丟棄;

禰是我的救主,為我還罪債;

若我曾愛救主,如今更親愛。

(二)

主耶穌,我愛禰,因禰先愛我,

為我十架釘死,赦我眾罪過;

禰戴荊棘冠冕,受羞辱苦害;

若我曾愛救主,如今更親愛。

(三)

無論生死禍福,我必愛我主,

當我一息尚存,仍要讚美主;

臨終聲雖微弱,仍向主示愛;

若我曾愛救主,如今更親愛。

註:本詩歌即《生命之歌》第206首,歌詞有所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失味的鹽 的精彩文章:

TAG:不失味的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