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最新找到一種難以捉摸的DNA「纏結」

科學家最新找到一種難以捉摸的DNA「纏結」

這是DNA,但不是我們所知道的,在一個世界上,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DNA結構,叫做「i-motif」細胞。DNA的一個扭曲的「結」,在活細胞中從來沒有直接看到過。這一新的發現來自Garvan醫學研究所,發表在《自然化學》的主要期刊上。體內細胞深處有我們的DNA,DNA編碼中的信息——所有60億個A、C、G和T字母——為我們的身體如何構建以及它們如何工作提供了精確的指導。自從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發現了DNA的結構後,這個標誌性的「雙螺旋」DNA的形狀就已經引起了公眾的想像。

對細胞內的i-motif DNA結構的概念圖,以及用於檢測它的抗體的工具,圖片:Chris Hammang

然而,現在已知的是,DNA的短段可以存在於其他形狀中,至少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們懷疑這些不同的形狀可能在DNA密碼的「讀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形狀與雙鏈DNA雙螺旋結構完全不同。聯合主持這項研究的副教授丹尼爾·克里斯特(Daniel Christ)說:當我們大多數人想到DNA時,我們想到的是雙螺旋結構,這項新的研究提醒我們,完全不同的DNA結構存在——而且很可能對我們的細胞很重要。副教授Marcel Dinger(他是位於Garvan的臨床基因組學的Kinghorn中心的負責人)說:i-motif是一個DNA的四個鏈結」,世衛組織與基督教授共同主持了這項研究。

在結狀結構中,相同DNA鏈上的C字母相互結合——所以這與雙螺旋結構非常不同,在那裡,『字母』在相反的線上相互識別,而Cs與Gs(鳥嘌呤)結合在一起。雖然研究人員之前已經看到了i-motif,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但只有在實驗室中,在人工條件下,而不是在細胞內,它才被發現。事實上,該領域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i-motif "節」是否會存在於所有生物體內,這一問題得到了新發現的解決。為了檢測細胞內的i-motifs,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精確的新工具——一種抗體分子的片段——它可以特別識別並附著在具有很高親和力的i-motifs上。

到目前為止,缺乏針對i-motifs的特異性抗體已經嚴重阻礙了對其作用的理解。關鍵的是,抗體片段並沒有檢測螺旋狀的DNA,也沒有識別「g - 4型結構」(結構上類似的四鏈DNA排列)。有了這個新工具,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系列人類細胞系中「i-motifs」的位置。利用熒光技術來定位i-motifs的位置,他們在細胞核中發現了許多綠色的斑點,這表明了i-motifs的位置。最讓我們興奮的是,可以看到綠色的焦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和消失,所以知道它們正在形成、溶解和形成,研究支撐了這項研究的發現。

研究人員發現,i-motifs大多是在細胞的「生命周期」(即晚期G1期)的某個特定點形成的,當DNA被積極地「閱讀」時。在一些啟動子區域(控制基因是否開啟或關閉的DNA區域)和染色體端粒(染色體端粒)中出現了i-motifs,這在衰老過程中很重要。i-motifs的出現和發展是他們所做事情的一個線索。似乎有可能幫助開關基因,並影響基因是否被積極地閱讀。i-motifs的短暫性解釋了為什麼它們在細胞中很難追蹤到現在。馬塞爾·丁格教授說:發現細胞中一種全新的DNA形式是令人興奮的。這些發現將為我們進一步了解DNA的新形態,以及它是否會對健康和疾病產生影響奠定了基礎。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自然化學|來自:加文醫學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項可以減少人類碳足跡的發明
天文學家最新發現近一百顆新恆星,位於南方的巨蛇座中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