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千古奇書《管子》:懂人性,會管理,以最好的自己遇見最好的世界

千古奇書《管子》:懂人性,會管理,以最好的自己遇見最好的世界

現在有不少人開公司、搞投資,但很多人發現管理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

什麼樣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是合適的,是好的?要成功應有怎樣的經濟頭腦?

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與企業類似,與人交往、身體健康也需要有「管理智慧」。

怎樣與朋友們關係融洽?怎樣才能有個好人緣?怎樣才能有個好身體。

早在兩千多年前,老祖宗就給我們留下了答案,這就是《管子》。

《管子》作為我國著名的古代典籍,記錄了管子的言行事迹,也記載了先秦時期百家的言論智慧,是一部內容龐雜的奇書。

《管子》一書共76篇16萬字,流傳至今,影響中國兩千多年。

說《管子》就不能不提管子(仲),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管鮑之交、老馬識途、衡山之謀等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語都與他有關。

從戰場上的逃兵到一國宰相,從家徒四壁到助齊國成為春秋霸主,從小人物到大改革家,管仲是如何做到的呢?

靠的就是管理智慧。

1.以人為本,人心換人心

《管子》講以人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

管子曾提出「以人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不論是管理企業還是日常處事中,人都是最重要的一環。

劉明素老師說:人才的成長與選拔是每個公民都應有的智慧。

以人為本的前提就是對人性的洞察,對人性的尊重。用教化提升人性的善,用制度預防人性的惡。

在管理中要能識人,能用人,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在日常生活中,以人為本就是體諒他人,做事量力而行。

2.明正風氣,人生需要技巧

《管子》講「法」「術」,講陰陽五行平衡。

「法」就是制度。不論是管理還是做事做人都要有一定的制度規範,不能超越界限。

「術」就是一種包裝藝術。說話有說話的藝術,做事有做事的方法,管理也有管理的技巧。

陰陽五行被連起來使用也始自管子,不論管理企業還是做人做事都要不偏不倚,公平公允。

劉明素老師認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守規矩、遵法紀,這是法於道的具體表現,這是人類研究自然的最高成果。

3.禮節榮辱,精神的豐富才是真幸福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是管子提出來的。

在重物質的同時不能忘了精神,要兩條腿走路。

《管子》有「四維」「四欲四惡」,四維指的是「國有四維,禮義廉恥」,禮、義、廉、恥是人的四根支柱。

在管理中,領導者要注意企業風氣,風氣精神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根本。

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也要注重精神幸福,不能為了利益拋棄良心。

四欲四惡即「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

劉明素老師說:丟掉了禮、義、廉、恥,就丟掉了自己最根本的利益保障,也丟掉了真正的幸福源泉。

近人稱《管子》為「戰國秦漢學術之寶藏」,《管子》中不僅有知識更有方法,是涵蓋最高管理哲學、政治哲學、處世哲學、生命哲學的一部經典。

《管子》講靜因之道、輕重之法,讀《管子》,學《管子》,讓你輕鬆掌握管理之法,明白做人之道。

儒風學社邀請劉明素老師開講《管子》,通過20節課,帶你學習《管子》思想,運用《管子》智慧。

主講人

劉明素:醒筋道創始人,曲阜中醫藥學校客座教授。「問道國醫」特約參訪專家,素和堂健康會館創辦人。出身書香門第,中醫世家,追隨祖父研習中國傳統醫學,首重經典,躬行實踐,致力於將醫學與武學相融貫。

劉明素老師《管子》20講

限時優惠,掃碼拼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三分精明,七分厚道,做人最高境界
古訓:你是吉人,自有天相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