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VD四巨頭2018Q1財報首發!雅培診斷重回第二,丹納赫診斷高速增長

IVD四巨頭2018Q1財報首發!雅培診斷重回第二,丹納赫診斷高速增長

M

EDTREND

醫趨勢說

截至4月26日,隨著Roche2018年Q1財報出爐,IVD Top4在2018年Q1財報全部公布。

IVD四巨頭的排名,此前由於西門子醫療的診斷業務沒有具體數據,一直是個謎。那麼,隨著西門子醫療財報的獨立發布,謎底即將揭開!

2018年Q1,診斷業務排名發生了重大變化:

羅氏第一,雅培第二,丹納赫第三,西門子醫療第四。

羅氏:在診斷領域仍遙遙領先,Q1營收超排名第二的雅培約10億美元。

雅培:Q1通過收購帶來58.7%的高增長,雅培重回IVD第二。

丹納赫:診斷業務持續高增長,同比+14.5%。如扣除匯率和併購的影響,是四巨頭中增速對快的企業。Q1與雅培的差距僅3億美元。

西門子醫療:由於美國市場影響,西門子醫療診斷業務下滑(-1.1%),屈居第四。與排名第三的丹納赫診斷業務相差不大,約4億美元。

西門子醫療上市募集的高額資金,也讓2018年IVD巨頭的終點排位賽看點十足。

▲IVD Top4 企業2018年Q1數據總覽

註:①Abbott增長率一欄,6.9%為可比增長率,排除了外匯和併購帶來的影響;16.7% 同比增長率;診斷業務增長率數據同上。

②按照實時匯率,1瑞郎=1.0168美元,Roche的總營收約13811百萬美元,診斷業務營收約 2960百萬美元。

③1歐元=1.2177美元,西門子醫療的總營收約3894百萬美元,診斷業務營收約1131百萬美元。

ROCHE

整體營收

羅氏憑藉「製藥+診斷」兩大業務的有機組合,在製藥和IVD領域都佔據行業領先的地位。診斷更是長期佔據市場榜首。

羅氏2018年Q1營收136億瑞郎,同比+6%。

▲羅氏 2018 Q1財務數據

診斷業務營收

診斷部門貢獻了29億瑞郎的營收,同比+5%,由所有業務的增長驅動;佔總營收的21%,比2017年佔比的23%略有下降。

▲羅氏診斷四大業務 2018 Q1數據

中心實驗室和POC診斷事業部:是診斷業務營收的主要貢獻者,佔比高達59%。營收17.16億瑞郎,同比+4%。其中,免疫診斷同比+5%,臨床化學+3%,POC產品呈下滑趨勢(-2%)。

糖尿病管理業務:營收4.78億瑞郎,占診斷業務營收16%。2017年,糖尿病管理業務是羅氏診斷業務中業績最差的業務(-4%),2018年Q1該業務表現可喜,止跌回升+5%。主要受美國血糖監測業務量上漲24%驅動。

分子診斷業務:營收4.68億瑞郎,佔比16%,同比+6%。

強流感促進了cobas? Liat?系統的銷售,同比增長高達262%;

發布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檢測診斷HIV病毒的cobas? 血漿分離卡,貢獻了20%的增長;

人乳頭狀瘤病毒診斷增長5%;

病毒學領域+5%。

組織診斷業務:營收2.49億瑞郎,佔比9%,增長達7%。

診斷業務區域營收

▲羅氏診斷 2018 Q1區域營收數據

羅氏診斷在區域上主要由亞太地區和北美驅動。

EMEA(歐洲、中東、非洲):羅氏診斷最大的市場,在診斷營收中佔比42%,同比+2%;

北美:第二大市場,占診斷營收26%;2017年羅氏診斷在北美市場基本維穩,而2018年Q1,北美市場強增長(+7%);

亞太地區:占診斷營收23%,羅氏診斷的增長主要來源,同比+10%;

拉丁美洲:占診斷營收6%,同比+1%;

日本:僅占診斷營收3%,但下滑明顯(-8%)。

最新動態

羅氏診斷作為IVD行業的巨無霸,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5%-6%),但是面對通過併購彎道超車的雅培、丹納赫,羅氏也需要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

2018年伊始,羅氏智能IT產品升級入駐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上線了包括iBoard流程監控系統和智能遠程控制系統在內的iPad移動端產品,將遠程控制從PC端轉向了醫療端。

ABBOTT

在2017年結束時,雅培全球CEO白千里(Miles D. White)曾表示:「我們將以非常好的勢頭進入2018年。」

而正如白千里所預測的那樣,2018年雅培的開局非常強勁。

整體營收

Abbott 在2018 Q1營收73.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6.7%,扣除收購和匯率帶來的影響後,可比增長6.9%,仍高於2017年全年4.9%的增長。

▲Abbott 2018 Q1整體營收數據

▲雅培 2018 Q1各業務營收佔比

診斷業務營收

Abbott 診斷營收18.37億美元,收購Alere所帶來的協同效應顯著,診斷業務增長驚人,達58.7%(扣除收購和匯率帶來的影響後,可比增長5.5%)。

診斷業務佔總體營收近24%,相比2017年全年的20%,獲得了大幅提升。診斷業務也從之前的第三大業務成為雅培的第二大業務。

受收購Alere所獲得的新業務板塊——快速診斷業務——的影響,雅培診斷原有的三大板塊(傳統診斷、分子診斷、床旁診斷)在診斷業務營收中的佔比均有所下滑。

▲雅培診斷2018 Q1營收數據

傳統診斷:營收10.19億美元,同比+11.9%。增長中5.6%來自外匯的有利影響。業務營收在診斷業務中佔比55%,相較於2017年佔比(72%),呈大幅下滑。

分子診斷:營收僅1.8億美元,同比+5.0%。在診斷業務中佔比最低,僅6%。

分子診斷核心領域傳染性疾病測試增長強勁。

繼2017年高達12.8%的下滑之後,分子診斷在美國市場持續下滑,且2018年Q1下滑再創新高(-13.8%);不過好在國際市場漲勁十足,以17.5%的高增長將分子診斷業績提升為上漲趨勢。

但分子診斷美國市場業務的提振,是雅培診斷必須面對的問題。

床旁診斷(雅培傳統POC業務):營收1.41億美元,同比+4.8%,在診斷業務中佔比8%。相較於美國市場僅0.6%的增長,國際市場上高達23%的增長非常亮眼,主要由i-STAT?手持系統驅動。

快速診斷(Alere的POC業務):營收5.59億美元,貢獻了診斷業務營收的30%。該業務的營收主要來源於傳染性疾病(包含流感)的檢測。

鑒於床旁診斷和快速診斷的產品線實際上是重疊的,未來這兩個業務極有可能合併。POC業務以約40%的佔比,成為雅培診斷第二大業務。

區域營收

美國市場:營收7億美元,同比+89.2%,但扣除收購和外匯影響,僅增長1.8%。除了快速診斷業務外,各子業務在美國市場的增長率均低於國際市場。

國際市場:營收11.37億美元,同比+44.3%,可比增長+7.3%。貢獻了診斷業務62%的營收。

最新動態

2018年將是見證雅培收購Alere後,診斷業務超速增長的一年。

雅培還不斷推進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進程。3月22日,雅培全新一代診斷產品Alinity ci 正式在中國上市。

DANAHER

整體營收

2018年Q1,丹納赫 繼續保持其高增長,營收46.95億美元,同比+11.6%。生命科學、診斷、環境應用均獲得了超12%的增長。

▲Danaher 2018年Q1數據

診斷業務營收

丹納赫的診斷業務在2017年年末曾以微弱的優勢,趕超了雅培,佔據第二寶座。

2018年Q1,雅培收購Alere後診斷業務高速增長,丹納赫在診斷營收上落後雅培診斷約3億美元,排名第三。

丹納赫診斷業務在Q1營收15.20億美元,同比+14.5%,是丹納赫四大業務中增長最高的業務,佔總營收的32.4%。增長主要由Cepheid 驅動,業務的凈利潤同比+16.3%。

▲丹納赫2018 Q1 診斷業務營收

區域營收

▲丹納赫2018 Q1 區域營收

北美:丹納赫診斷業務第一大市場,貢獻6.07億美元營收,占診斷業務的40%;

西歐:營收3.10億美元,佔比20%;

其他發展市場:營收0.92億美元,佔比6%;

高增長市場(東歐、中東、非洲、拉丁美洲、亞洲,不含日本):營收5.10億美元,佔比34%。

最新變動

在2018年伊始,丹納赫就出手進行了診斷領域的併購:

3月9日,丹納赫宣布收購 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IDT),為分子生物學、qPCR、下一代測序、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和分子診斷等基因組應用提供高價值消耗品。

丹納赫的診斷業務因為其持續的高增長,未來充滿想像空間。

SIEMENS HEALTHINEERS

西門子醫療從西門子獨立後,首次發布財報。

整體營收

西門子醫療在 2018年Q1的總營收32.0億歐元,排除匯率影響,營收同比+2.3%,增長主要由影像業務和先進治療業務驅動。

▲西門子醫療 2018 Q1營收數據

診斷業務營收

▲西門子醫療 診斷業務2018 Q1營收數據

2018年Q1,西門子醫療診斷業務營收9.29億歐元,受美國地區下一代免疫和生化解決方案Atellica? Solution商業化落地以及外匯的影響,診斷業務下滑1.1%。

區域營收

西門子醫療營收在EMEA(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歐洲、中東和非洲)和中國獲得高增長。

就診斷業務而言,美國地區營收下降,其他地區的收入穩定。

最新動態

3月16日西門子醫療法蘭克福交易所成功上市,IPO籌資42億歐元(52億美元)。西門子醫療曾在上市前表示,籌集的部分資金將用於併購,且診斷業務是其發展的重點,希望能將營收推高至4%-6%。

因此,西門子醫療未來兩年極有可能通過併購來提振診斷業務。

可以看到,除了羅氏老大的位置屹立不倒之外,排名第二的雅培、第三的丹納赫、第四的西門子醫療之間,診斷業務營收差距僅3-4億美元,排位賽戰場上硝煙味道濃厚。在雅培和丹納赫通過併購獲得高增長之後,通過獨立上市的西門子手握大筆資金,會不會通過併購反超呢?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各公司的季報和年報等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dTrend醫趨勢 的精彩文章:

GPS三巨頭2018 Q1財報搶先看,GE止跌回升,西門子醫療財報首次獨立發布!
恆瑞、復星、上藥、石葯2017財報搶先看,誰將引領本土葯企走向世界?

TAG:MedTrend醫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