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陸遊最有哲理的一句詩,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

陸遊最有哲理的一句詩,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

《游山西村》是陸遊的一首紀游抒情詩,主要描寫了江南農村的日常生活,取其游村的所見所聞,把秀麗的農村風光和民風民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得詩句具有優美的意境和雋永的格調。這首詩也是陸遊藝術水平很高的七律詩,結構嚴謹,主題突出,對仗工整,層次分明。其中頷聯為千古哲理名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首聯,詩人描寫的是豐收之年農家一片歡樂的景象,更是點出了農家的淳樸民風民俗。一個「足」字可見農家之人對客人的盛情款待。無論是臘月里釀造的酒還是平常也不捨得吃的雞和豬。

詩的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雖是描寫山村風光的詩句,但卻被後世之人常用來形容已陷入絕境,忽又出現轉機。初讀陸遊的這句詩,彷彿可以看見詩人在山間的青翠里自由的漫步,身邊是那清澈見底的山泉蜿蜒著流淌,兩旁的草木隨著腳步的深入,愈發得茂盛,前行的山徑也因此變得依稀難認。

正在詩人迷惘之際,突然前面山徑清晰可見遠方的道路,幾家農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頓覺豁然開朗,這種興奮,我們是可以想到的。現代人們常在探討學問和研究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有一種不知答案是什麼,一切變得撲朔迷離,不知道出路在哪兒。但恰恰是在這時候,忽然靈光乍現,再堅持一會兒,便豁然開朗,想不明白,答不出來的都迎刃而解。這是這句詩給我們的啟發,也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

頸聯,詩人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這一天農家祭社祈年,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充滿著豐收的期待。對於這個節日,早在《周禮》里就有記載,蘇軾的《蝶戀花·密州上元》也說:「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尾聯,則是詩人將所見所聞與自己的情感相融,希望從今以後,還能夠有機會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這裡不難體味出詩人對官場的憎惡,以及對民風淳樸的生活,無限嚮往之情。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大小「李杜」60首唐詩,盡顯大唐文化高度
十首春日古詩詞,醉了流年亂了心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