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不宜為養生而養生,不能僅為活著而活著

不宜為養生而養生,不能僅為活著而活著

養生是對生命的珍重,對質量的提升,不僅對自身有益,更要對社會有益,養生不是避世的無所作為,養生的終極目標也不是長生不老,而是活得更有滋味,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多數中老年重視養生,但不可狹義的理解為養生就是保養身體,還有心靈的美好養成。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有些人有誤區。只顧健身強體,而不顧及四周的社會。有位長者很注重飲食起居,而卻對兒女漠不關心,不過問工作和生活,總說我老了該享清福了,要清靜。兒女的工作等我也不懂,也助不上力,說也是白說,問也是白問。讓兒女很心涼。按說老者也從政一生,經歷了人生的風浪,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完全可以給兒女指導的。這樣的態度養生,則進入了顧我的誤區。有位長者也很善養生,養了條小狗,寵愛如子,卻不願照顧孫子,說不會享受到孫子的孝敬,搞得兒女們忙亂應付。

古往今來,連皇帝都尋覓不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純粹的為養生而養生,讓人費解。生命的意義更多的在於質量,其次才是生命的長度。我輩芸芸眾生在善待生命的同時,更多的應為周鄰和社會做些事情,這才是正能量,也是社會和家庭和諧的根本。

我以為做為中老年人,還是多做些對家庭和社會有益的事。比如關心兒女,多溝通交談,指點迷津,給兒女以知識、人脈、做人等方面的輔導和幫助;比如適當地為兒女分憂,力所能及的幫些家務,比如看護孫子,然後力所能及的養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靈和心態。一味地圖清閑與清靜,一味地只顧長壽與康健,似乎欠妥。宜在兒女的關愛中養生,在關愛兒孫中體現人生的更高層次意義。也許人到老年性情也變得孤怪,只有在保持親情、友情、愛情中生命的光華才能體現。

我尊重老人健康長壽,更仰望德高眾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