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題《又見炊煙》精華展示

同題《又見炊煙》精華展示

GIF

【彧蛇詩歌情】公眾平台旗下的《詩情太平洋》文學精英群每周舉辦同題詩活動,旨在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發掘新人,凝聚精英。 也為廣大的讀者和文學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以及交流的平台。 誠意歡迎您的關注和加入。

本期同題詩歌作者(按見稿次序排列):白可凡,曉耘,勝利在望,笑笑,存仁居(美國),莫羨,玉言.錦繡江山,水藍,紅羚,飛雨,沐,牛奶咖啡,雅思,雁,蘭蘭,雲夢,紫丹,蛇影(加拿大),芙蓉涵水,感恩的田田,鳳凰于飛,青寧,前塵,秋水伊人,蝴蝶飛舞時,妮子,王懿,綠竹,微塵,蒲公英阿偉,荷香玲玲。

本期主題

又見炊煙

編排:蛇影 / 製作:蛇影 / 校對:笑笑

1.《又見炊煙》

文/白可凡

靜謐的夜空

遙望蒼穹

相思的紅豆

黯然失色

夜的黑

蒙蔽了雙眼

或是瞧不見故鄉的軌跡

足跡繚亂了塵世

筆跡執寫初心

種下日子

找不到思緒

飄忽的筆跡

澆築著憂傷

拽緊了夜

拉扯到每一個黎明

把白天放進夜裡

星星眨著眼晴

突然心疼了

在光華凝練里

是我丟失的初心

緊皺著眉間的痛

讓我痛著

奔波的煙火里

裹著媽媽的叮嚀

手裡結繭的句子

伴隨遊子的牽掛

飄離故鄉

2.【中呂·喜春風·草原晨曲】

《又見炊煙》

文/曉耘

人逢喜事天隨願,

牧馬歡牛檐上燕,

氈包氆氌繞炊煙。

門外犬,引首旺福緣。

3. 《又見炊煙》

文/勝利在望

離開家參軍已經好多年

故鄉,是否還記得你的容顏

寂靜的山村

裊裊的炊煙

熱騰騰的炸醬麵

百鳥爭鳴的小樹林

冬天滑冰夏天游泳的池塘

麥收的打穀場

標有我們愛情密語的小白楊

家鄉的山,家鄉的水

家鄉的土,家鄉的一草一木

純真質樸的小夥伴

還有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爹娘

一切讓我如此的想

像清泉慕戀山川

河流奔向海洋

遊子夢中倦伏在母親的膝下

今日有幸回到家鄉

這裡的一切讓我不敢聯想

昔日的農莊已變成旅遊聖地

音樂噴泉不時奏起

幾十畝的薰衣草散發著幽香

生態林挺拔茂密

上百種中草藥養育家鄉

沼氣代替了炊煙

四合院代替了茅草房

健身房美容院生意最火

老娘做的炸醬麵還是那麼香

我目不暇接心中感慨

新時代的農村真比城市強

4.《又見炊煙》

文/笑笑

昨夜

夢見手捧

一碗滷麵和涼拌黃瓜

如饑似渴地吃著倍香

醒來是一場夢……

我的淚順著臉頰往下流

惶惑中我又身處故鄉的家園

菜園裡的

菜花開得正熱鬧

院子里水井的水

依舊清澈甘甜吧

那村裡後山上樹林里

成群成群的小鳥還在安家嗎

大石子鋪就的老村街

還是那樣靜美安詳吧……

遠行的人離開了家鄉

離開了故土

離開了爸媽

一站又一站漂泊在人生的路上

一個夢接著一個夢

一條路接著一條路

想家的時候就這樣想一想

吃飯的時候就那樣想一想

回想著媽媽慈祥的微笑

吃著異地外賣那真叫爽

想媽的時候就這樣想一想

想家的時候就那樣想一想

擦一擦眼角的淚水

望一望高空的天邊

把滿滿心思寄存給翱翔的雄鷹

好讓它把我的思念帶回故鄉

5.【風光好】《又見炊煙》

文/存仁居

雨絲絲,夢甜時。

柳絮桃花入畫詩,

萬般姿。

春光賞盡湖田裡,

炊煙吹。

好客農家酒菜滋,

暮歸痴。

6.《又見炊煙》

文/玉言.錦繡江山

歲月過往無痕

唯有老了舊時人

昔日鄉村的溫馨

冉冉炊煙伴夕陽

晚霞飛鳥甚安然

一副靜美的圖畫

這裡滿載童年的童真

大堤分兩界

一邊是千年的黃河

一邊是炊煙裊裊人家

也可見孩童領著狗兒嬉戲

田野里無名花吐著清新

炊煙裊裊悠閑散開

一副溫馨悠然的畫卷

忙碌淳樸的村民

一代代繁衍生息

每次甜甜的想起

如同昨日

時空沒了距離

夕陽下村落里升起

裊裊娜娜的美麗

7.《又見炊煙》

文/莫羨

又是一個梧桐花開的季節,空氣里瀰漫著甜絲的香味,抬頭看時是美麗的淺紫色的花朵,落落大方的開放著,滿樹,偶有風吹過落下了幾朵,不再像孩提時候一樣拿起來細細觀賞也知道那般無華的靜香。和孩子說,那就是梧桐樹啊,你聞聞梧桐花香吧,孩子正急著去玩呢,輕跳跳的便跑過去了。

記憶里,有一棵並不很茁壯的梧桐樹,是母親種在後院的一棵,探出圍牆,每年也悄悄開著悄悄長著。前院還有兩棵香椿樹,洗魚水什麼的澆著,每年初春萌出紫紅的嫩芽。還有過一棵葡萄樹結過甜甜青葡萄,有年一棵賴葡萄爬上了二樓的陽台熟透裂開紅紅的瓤。。。。很多時候,媽媽在廚房裡忙著,專心的照料著三餐,那個時代都有烤箱的,各種細點粗糧,餅子饅頭,炒菜餃子,層出不窮。循季節有各種菜上桌,爸爸買的一個收錄機,磁帶經常播放著李谷一的歌曲。夏日裡,院子里,一捧粉種花旁,全家人吃一個打滷麵也是溫馨。

少年不識愁滋味,最享福在父母懷抱里。很多人的故居經歷拆遷都已經不在了,誰又能不永遠懷念裊裊著炊煙的院落呢。溫情家,柔情親人。生活的車輪催著我們忙碌著,又是一個春天,也得抽時間帶著孩子遊玩遊玩了,或許他長大後的記憶里也會有一抹香。

8.《夢裡,又見炊煙》

文/水藍

夕陽西下

極目遠眺

遠處的村莊

在落日的餘暉下

青藍青藍的炊煙

隨風輕柔地升起

裊裊炊煙

帶著稻香味

伴著母親的呼喚

田埂上暮歸的男人

和貪玩的孩童們

朝著各自熟悉的炊煙歡快地走去

如此溫馨寧靜的畫卷

如今

只在記憶中重溫

在夢中重現

故鄉不會沒有炊煙

土牆青瓦

以及那屬於寧靜鄉村的縷縷炊煙

構成了我記憶中故鄉的影像

裊裊炊煙

是鄉村的靈魂

是遊子的眷戀

9.《又見炊煙》

文/紅羚

誰忘人間四月暖,

憶從前、古院歡,

小童膝下把樂添,

往事甜、幸福滿,

一杯濁酒話連篇,

老幼全、家世傳,

且聽灶台娘喊飯,

菜已端、飯滿碗,

日落西山霞光現,

樂悠然、又炊煙!

10.《又見炊煙》

文/飛雨

景中亦是天外天

修行在路上

來時的路

你可曾還記得呢?!

世界之大

閑來無事

背起行囊

不知不覺走進畫面里

清泉雲霧繚繞

清澈見底

綠樹村邊擺

鳥語花香飄

青衣女子

素顏

長發飄飄

弔橋上走

聞聽潺潺流水聲

倒映一幅畫

炊煙四起

已是晌午

田園風光無限美

獨處

別有一番意境

返璞歸真

悠哉悠哉

11.《又見炊煙起》

作者:沐

遊子心,揣歸期。

憶白髮,淚沾衣襟。

怎知她,落寞影,清苦渡日,更操孩兒心。

孤依門,盡盼伊,又見炊煙起,菜香繞朝夕。

待假期,聚首時,兒孫繞膝,共敘天倫情。

12.《夢裡 又見炊煙》

文/牛奶咖啡

黃昏

夕陽的餘暉漸漸隱沒

暮色中的村莊

神秘而又安詳

煙火伴著鄉音

悠然的在空氣里穿行

勞作一天的母親

在灶火前拉開風箱

啪嗒啪嗒的聲響

恰似一曲古老而滄桑的歌謠

炊煙縷縷

和著這歡快的節奏裊裊升起

戲耍的頑童

在爹娘的聲聲呼喚中

歡快的奔回家門

一碗熱呼呼的飯菜

拌著母親溫情的絮叨

在香甜的咂巴聲中

滿足了胃的慾望

思緒

在兒時的家鄉遊走

想起母親做的攪團和涼魚兒

那一層一層

浸著菜油香的韭菜餅

混著各種食材的臘八飯

饞蟲依然會被勾起

它們 都已成為我記憶里

最美味的佳肴

夢裡 又見炊煙

兒時的記憶

和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那麼遙遠而又清晰

猶如

飄在歲月深處的裊裊炊煙

氤氳在時光里

只要憶起

便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幸福

13.《又見炊煙》

文/雅思

在東方紅升起的火紅年代

一群海歸帶著中國心歸來

在貧脊的戈壁灘苦心鑽研

終於大地上升起東方的火雲

中國人開始手握著自己長劍

回望二彈一星,窮有窮的氣魄

列強封鎖,禁用,封了三十年

暮然回首,中國航天人已登太空

一場貿易戰,中興的芯,被一劍封喉

兜頭冷水,發熱腦袋,此時一片安靜

舉著高科的幌子,練就只是花拳繡腿

撕開金裝馬夾,現出原形是山寨組裝

假話,套路,榥子,架不起高科技

沒有狼性的團隊,孜孜以求的精神

科研忌富貴,科學家愛不上走紅毯

中國芯,需卧薪嘗膽,需科學家的秘笈

滿天支付寶,滿地共享單車

滿城滿樓跑著送外賣的小哥身影

人類學預言,未來人類將變成異形

手指和腦發達,其它器官全部萎縮

貿易戰,沒芯的心臟,肺活量多久

愛因斯坦說,第四次世界大戰爆發

人類使用的武器一定是木棍和石頭

到哪時,我們的家園一定又見炊煙

14.《又見炊煙》

文/雁

又見炊煙升起

彷彿那是媽媽在向我招手

伴著點點滴滴思念

熟悉的柴火鍋巴粥味道

霎時油然而生充溢著鼻腔

眼眶隨之溫熱.....

我知道

永遠

媽媽在我的心裡

曾幾何時

年.....

車子還在路上

遠遠的已見蔥綠山間

青磚屋瓦上的裊裊漫妙如畫

似乎正描繪著一幅

媽媽烹飪的絲絲綣繾

漸漸臨近門前就清晰可見

腦海千萬次閃過的身影

早已佇立著等待守候

而總會在那一刻

心頭就會划過長長的感觸

圍爐上菜時分

熱氣騰騰著碗筷

叮叮噹噹的交響樂

似乎歡欣了

坐在台階藤椅上的媽媽

像是在歇息

又好像在想著什麼

不過我想那一刻

也許應該是心花怒放

灶台依然在

卻再也見不到扎著圍裙

在灶台邊輾轉的媽媽

炊煙也依然在

留下的卻是無限飄渺

臨別臨行在路口的轉彎處

再回首

門前已消失了

媽媽目送的不舍眼光

只有屋頂依稀、依然

不變的仍見炊煙

15.《又見炊煙》

文/蘭蘭

一縷炊煙升起

似乎又聽見

外婆伴著晚歸牛兒的悠悠腳步

呼喚我回家吃飯

滿地的油菜花

都在外婆蒼茫的嗓音里沉溺

我戴著一頭野花

蹦跳到外婆的餐桌邊

又見炊煙升起

彷彿找到了童年的純真和靈氣

炊煙似乎還在鄉間小路上

將我遙望

外婆卻已像炊煙消失淡遠

炊煙那裊裊彎彎

多像外婆

站在村口手搭涼棚的臂彎

16.《又見炊煙》

文/雲夢

遠歸途中,

翠峰下瓦房上,

幾縷炊煙裊裊升騰,

一幅鄉村水墨映入眼帘。

故鄉近了,近了,

我彷彿聞到了媽媽的味道。

頓時,

心底流淌過絲絲溫暖。

我的腦海浮現出,

兒時的炊煙——

晨曦微露縷縷輕煙飄揚。

伴著百靈婉轉的鳴唱。

暮色中裊裊青煙送夕陽,

伴著媽媽溫柔的呼喚。

炊煙是,

兒時的記憶。

炊煙是,

媽媽的味道。

17.【五絕 】《又見飲煙》

文/紫丹

又見飲煙時,

天涯念母慈。

佳肴留記憶,

夢裡解相思。

18.《又見炊煙》

文/蛇影

有一種跨越

承載著這麼多年的負重

夜以繼日地奔波著

最終,卻化成了寂寞的顫音

了無痕迹

有一種嚮往

溢滿了整顆心靈的饑渴

魂牽夢縈地搜尋著

無奈,卻一直在彼岸的星空下

顛沛流離

窗外,一彎新月

又一次勾住我不眠的目光

一腔遙遠的思念

悄然地,瞬間墜入了夜色的迷離

那是一顆疲憊的心

遊走於今晚夢境的邊沿

在異鄉稀薄的霧色中

彷彿嗅到

來自故鄉炊煙的氣息

那裡的天,永遠是藍色的

遠山如黛,是那麼寧靜和安逸

那裡,是與世隔絕般的仙境

有太多一塵不染,童年的記憶

那裡,有茂盛的樹林

有一排排簡單卻整潔的瓦房

那裡有我不能忘懷的青春

更有,媽媽銀鈴般的歡聲笑語

朦朧中,我騰出半顆心

為了儲存這一次美好的夢回

而剩下的另一半

苦苦掙扎著

不願,在遠離故土的迷茫中老去

睜開雙眼

迎來了,又一個異國的清晨

而此刻,半個地球外的落日

正譜寫著

一首夕陽無限好的樂曲

瞭望,故鄉的裊裊炊煙

在遙遠的地平線上,緩緩飄落

這一刻,我深深地懂得

一世的漂泊

唯有鄉情,才是我,靈魂的皈依

19.《又見炊煙》

文/芙蓉涵水

是一年除夕夜,

兜滿滿想爹娘。

煙裊裊故鄉情,

火繽紛熱淚淌。

20.《又見炊煙》

文/感恩的田田

又見炊煙

暖暖的味道

家鄉浮現在眼前

一片純靜的天

高高的白楊小村邊

牆頭下老人們沐浴陽光暢談

又見炊煙

粗茶淡飯里

濃濃的愛滿心間

綠油油的麥田

孕育希望明天

彩蝶飛舞瓜果甜

小朋友採摘其間

快樂童年重現

又見炊煙

紅紅的高粱

白白的棉

黃燦燦的玉米豐收年

媽媽站村邊

等我歸來吃飯

又見炊煙

圍坐桌前一碗打滷麵

猶如盛宴

萬語千言親情伴

21.【蝶戀花】《又見炊煙》

文/鳳凰于飛

四月冰融春色淺,

乍冷還寒,

難抵東風暖。

雁落平沙都不見,

浮雲零落誰家苑。

紫氣橫枝吹欲遍,

玉樹萌青,

戶戶炊煙亂。

水遠天高成一線,

管弦無計幽人喚。

22.《又見炊煙》

文/青寧

裊裊炊煙

訴說著媽媽最深切的愛與溫暖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您就那樣日夜操勞著

從五更的星辰到黃昏的日斜

全家人的一日三餐

是您的心頭大事

待我們端上飯碗

圍坐在您的身邊

伴著濃郁的飯香

和歡快的說笑聲

您的臉上總會露出舒心的微笑

那其樂融融的情景

是我一生最珍貴的記憶

永遠 刻印在我腦海深處

如今 又見炊煙

那時的情景在我眼前

再一次如畫卷般展現

這是朦朧的記憶中

最深情的思念和憂傷

縷縷炊煙

伴隨著優美的旋律

我想唱歌給您聽 媽媽

我要吟誦

你的付出 你的操勞

您的智慧 您的偉大

吟唱您無私的溫暖和愛

又見炊煙升起

對您無限的感懷

是我的永遠的心聲

裊裊 縷縷

如夢 如絲

23.【五律】《又見炊煙》

文/前塵

青青陌上桑,紫果轉華光。

夜向雷聲短,天從雨腳長。

一畦豌豆脆,滿口野莓香。

老屋炊煙起,娛親捧酪漿。

24.《又見炊煙》

文/秋水伊人

縷縷炊煙

已經

消失在喧囂的城市

又見炊煙

鄉村的一道風景

也是家的味道

炊煙升起

兒時的記憶

母親深情的呼喚

炊煙裊裊

氤氳在村莊

誘人濃郁的香氣

苒苒炊煙

能勾起多少人的回憶

又見炊煙詩意故鄉

25.《又見炊煙》

文/妮子

回憶

是裊裊炊煙

將村子氤氳成一種夢幻

一溪兩岸的翠竹在煙里妖嬈

我在夢幻里

和母親的飯香一起戲鬧

思念

是暖暖的被窩

我和媽媽擠在奶奶的床上

聽後山貓頭鷹的鳴叫

想著剛看完的《聊齋》情節

不由把奶奶的胳膊抱了又抱

最暖

是周末回老家

媽媽還用老灶蒸粄

炊煙又起後

總把糕粄使勁往車上塞

時時惦記著我和她外孫的喜好

26.《又見炊煙》

文/蝴蝶飛舞時

常言說:「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穀雨已過,地上的麥苗已經快速的織成了一塊塊綠茵茵的地毯。天空湛藍,白雲朵朵,我彷彿看到金黃的麥浪滾滾而來,那已經遠去的思緒又勾起我眷眷的思念。

麥收時節曾是鄉下最快樂的日子,收割、打場、磨出白白的麵粉、蒸出一鍋熱騰騰的饅頭,心中不自覺的萌生了滿心的嚮往。收麥之後,於小院中、於瓜架下。支起一方木台,搭上一席木凳煮一盆青澀的毛豆,燙一壺陳年老酒,獨斟慢飲,享受著因收穫而澎湃的寧靜,這是爸爸固有的專利。

收割過後的田野,遺留下來的麥茬,星星點點散落的麥穗,等待著三三兩兩拾荒的人們。母親自然也在這拾荒者之中。農活中,她最擅長的也就是這個。無拘無束,可多可少。清早我便跨上一個柳條編的籃子,邁著深深淺淺的步子,跟著母親在新割的麥地里游移,逡巡著地上遺落的一顆穗、一粒麥。那時的天空是也是藍色的,大地也是金黃的,還有田埂上開著的野花,蚱蜢在草間倏爾起落。待到柳藍里裝滿了收穫,我和母親的心中便盛滿了喜悅。縱然鬢角掛滿了汗珠,酸痛的雙腿依然能夠飛快的沐浴著晚霞回家,夕陽下,村落間炊煙裊裊升起,空氣中彌散著莊稼桔的氣息,心情真是踏實的、美美的。

眾多的拾荒者中,媽媽算是個佼佼者,個子不是最高,體魄不是最壯,但拾得最多的往往是媽媽。那個年代,糧食短缺,拾些野菜,就著玉米面能不挨餓就是上等的生活了,如果能在麥收時節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饅頭,呀,那真是奢侈的美味。

這個時候,媽媽會將這一時期的戰利品揉搓出麥粒,再將麥粒磨成黑乎乎的白麵粉,(捨不得去掉麥麩,所以麵粉不像現在這樣白)麵粉發酵之後蒸上一鍋大饅頭,有桃形的、心形的,石榴形的。。。。。。石榴形的最好看,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和弟弟去爭搶。並以此為能。媽媽不識字,但很是擅長畫石榴,她會不假思索的信手拈來,三下兩下就會畫出一個石榴,三刀兩刀就會切出一個石榴,再加些點綴。很小的時候,看到她經常在地上畫,我就會問她:畫的是什麼?她常會說:石榴。我說:真好看。這時候媽媽的眼裡就會盈滿了喜悅,自豪的說:當然了,姥姥家的院里有顆大石榴樹,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結果,我九歲的時候就會坐在家中的石榴樹上賣石榴。我說:你並不識字,怎麼賣?媽媽說:客人拿走石榴,就會自覺地把錢放到籃子里,晚上只要把籃子帶回家就中了。媽媽操著一口改不掉的鄉音(山東話),說著這些的時候,似乎滿樹火紅的石榴浮現在媽媽的眼前。眼裡溢滿了幸福的留戀。那神情至今不忘。

多年後,我帶著幼子回到家鄉,給媽媽帶回了兩個託人從外地帶回來的石榴,媽媽細細品嘗著,口中呢喃著:再不是當年的味道。說著這些的時候,媽媽的眼中仍飽含著深情。我曾多次漫步在家鄉的田埂上,嗅著熟稔的炊煙,當年貧瘠的土地年復一年的嫵媚成金黃,田裡勞作的是轟鳴的機器,現代化的收割,田裡再也見不到拾荒者的身影了。媽媽也已老了,沉重的籃子已不再輕盈。

抬眼望去,天邊晚霞依舊燦爛,濃濃的炊煙從低矮的柴門裡溢出,帶著兩代人童年的故事,飄向了天邊,慷慨而去,來不及說聲再見。

27.《又見炊煙》

文/王懿

往事如煙

八百里的苦藤上

掛著經年不熄的一段飯香

炊煙敲擊著風花雪月的輪

海越走越遠,只有岸在風中

翻新雨水。一個人的名字

如漲潮的往昔

總會讓野心

濾出半把干鹽

昔日的傍晚

總有親人,站在坡頭

傳喚勞作的另一些親人

收工回家吃飯

那個熟悉的聲音,經久耐旱

本不饑渴的慾念

忽然鼓點亂了陣容

再不情願放下的勞作

此時此刻,通通繳械投降

總有一些故事不勝酒力

烈火煽動激情燃燒的歲月

愛的心語,慢慢爬上山頭

羊群又一次晚歸

又有孩子在村口

等待放牧的父親歸來

灶洞里燃著的柴火

忽明忽暗

火中依然焐著的土豆

像山村娃在破教室里

齊聲朗誦五言絕句

抑揚頓挫

一首緊跟著一首

回味清甜的童言

總能發出垂涎的香

父親對孩子說

春天是用來點綴江河的

往事如煙

那些飄忽不定的炊煙

緣情,又從瓦片中升起

近鄉情怯

炊煙中飄起的情思

一茬一茬

越飄越遠

28.《又見炊煙》

文/綠竹

故鄉近了,越來越清晰了 。炊煙在屋頂與白雲間升騰,幾聲歡快的鳥鳴,喚出了我的愉悅。

朝陽的臉,總是紅彤彤的,像個情竇初開的少女——羞澀而不失儒雅。朝露,一滴滴的潤開,濃稠的綠色,覆蓋了小村廣闊的土地。

聲聲犬吠伴著雞鳴叨擾著耳廓,喇叭花依偎在柵欄上,飯菜的香氣飄出門外,我的乳名從母親親切地呼喚中傳來……

醒來,卻不許眼睛睜開。

此時,我與母親的距離最近!眼角的淚卻不爭氣的流出來,我想大聲的問問母親:現在,天堂花,開未開?

29.《又見炊煙》

文/微塵

晨曦日暮

以你原色裝點田宇 鄉野

日子的香韻 濃郁

伴隨流年。

炊煙下

凝聚起家的溫馨 甜蜜

在走進走出的歲月里

離愁,沉澱心底。

品你讀你

思鄉,甜醉在

一餐餐的味道里

此時,兒時的記憶

泛起。

30. 《又見炊煙》

文/蒲公英阿偉

夕陽西下,夜色正悄悄描摹著

山野的純凈

透過車窗,那遠遠騰升而起的白煙

向空中飄去

又見炊煙,一圈圈圍繞,時濃時淡

那些錯落在屋脊上的雲朵

溫暖著心中的記憶,都說;

炊煙是家的方向,母親的呼喊……

日落下的鄉村,最美的風景

裊裊雲煙,飄渺著故鄉的情結

如今,馬不停蹄忙碌的背後

煤氣替代了乾柴烈火,淡出了

城市人生活視線

我要把這暮色的心思銘記

31.《又見吹煙》

文/荷香玲玲

說起炊煙

印象最深刻的

是兒時的記憶

炊煙裊裊

那充滿幸福甜蜜

快樂時光深藏在心裡

一直想回家

因為忙碌的瑣事

遲遲未歸

昨晚回家

沒有預約

看到媽媽在家

已備好肉餡和好面

都說母子連心

一點不假

心有靈犀一點通

此時此刻最好的驗證

爸爸說快和媽媽一起包

媽媽擀皮

我跟爸爸包餃子餡

一會下鍋

熱氣騰騰的餃子

煙霧淡淡瀰漫升華

聊著家常講著有情趣的事情

其樂融融流淌在心中

又見炊煙

純音樂

00:00/02:54

關注《彧蛇詩歌情》

讓詩意為你綻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彧蛇詩歌情 的精彩文章:

前塵古詩詞精選

TAG:彧蛇詩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