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Oliver Ding:青年人如何跨越職場困境?

Oliver Ding:青年人如何跨越職場困境?

職業生涯早期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做到什麼?有什麼方法能點燃一個人飛速成長的引擎?如何善用網路打開職場生存的新格局?Oliver Ding 分享十餘年職業生涯心路歷程,助你重新塑造自己的職業身份。

以下是 Oliver Ding 老師在開智講座後,和開智校友們的問答,圍繞職場成長、學習與工作、善用網路三個話題展開。


職場 DNA

Q:對處於職業生涯早期(參加工作前幾年)的年青人最為重要的是(做到/找到)什麼?

1.獲得全神貫注的職業體驗;

2.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

3.找到社群;

4.熱愛你的領域,而不是你的公司;

5.學會投資自己的成長。

Q:成長不單是個人的成長,也包括事業的成長,您是怎麼看待個人和事業這兩件事的?

因為我把事業按組合來看待,事業工作只是這個組合的一部分。我的期望是整體的組合獲得成長,如果某個部分不成長,其他部分也可以獲得成長,保證總體收益。

Q:持續不斷的學習、進步與分享需要佔據很多的精力與時間。請問老師是如何分配管理自己的精力的呢?是否曾經遇到過身邊人都是不理解與無法溝通的情況(比如畢業第一年在車間),在這種情況下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

這些問題都是和如何選擇目標,如何分配時間有關。少做無意義的事,多做重要的事、幫助他人做事。

幫助他人有三種方式: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推陳出新。如何評估你對其它人的價值?我們可以選擇三個成語:

錦上填花:你的幫助對朋友來說可有可無,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雪中送炭:你的幫助對你的朋友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你幫他解決大問題;

推陳出新:你幫助朋友改變思維模式。

從【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是重要程度的遞進關係;從【雪中送炭】到【推陳出新】則是轉折,從重要程度轉折到了方法論的角度。【推陳出新】談的是如何幫助他人審視自己行動背後的模式,再找出改善辦法。

關於時間管理,推薦《哈佛商業評論》自我管理 10 大名篇中的 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 .

Q:怎麼和老闆建立信任關係,從哪些方面做好最重要?

努力學習,提高工作技能。在最開始的時候,你要想像長遠的職業目標,想像十年後,你的職業狀態。選擇一個你最有激情的領域或者方向,現在開始,就不要偏離這個方向。 也許過了十年之後,你的職業狀態離這個目標很遠。沒有關係的,重要的是,你要在最開始的時候,做出選擇。並且飽含激情地投入到這個選擇中去。

你需要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那種狀態。所有的僱主和合作夥伴,都會欣賞全神貫注的人。全神貫注會激活你的潛能,帶領你穿越知識探索的海洋,迅速積累工作需要的技能和經驗,成為職場中的優勝者。


和學習談戀愛

Q:為什麼學習對你是件愉快的事情,你的驅動力來自哪裡?

眾多因素交織在一起,首先是生存壓力,不學習就無法勝任工作,我只能多學習一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準備。其次是故鄉文化基因的影響,所以我對學習和知識本身有很多內在嚮往。

學習的確比起其他事情讓我更愉快,我的經歷可以稱得上「複雜而簡單」,複雜是指學習方面,簡單就是人際關係方面。我平時不愛交際,在社交場合不是很靈活,但我很早就和老闆建立信任關係,這樣職場關係就很簡單。另外,第二階段職業生涯,我和香港人共事過,他們的西式工作模式影響了我。

Q:你的職場發展充滿了主動性,別人沒做的份外的,你做;別人做 5 分的,你做 10 分。你的這些行為,究竟是什麼在驅動?

我把這個問題理解為「如何看待工作和學習?」,算是職業觀和知識觀的問題。職業觀最早來自我父親的影響,他就是一個多面手,在村裡擔任幹部,會武術、懂中醫、愛讀書。平時村裡大夥有事都會找到他。他後來去城裡管理茶廠和自然水廠。我的知識觀則來自 200 多年前一位導師的分享。

我的故鄉在中國福建省建陽市郊 12 里的小山村彭墩,村裡有一座廢棄的舊學堂,這箇舊書院名字為培風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 1776 年),早些年間只剩下了門口的牌坊。書院牌坊有兩幅嵌字對聯,我從小看著這對聯長大,我的知識觀從這裡來的。

培成經緯大才豈徒一藝,擅長便算讀書種子; 風躋唐虞盛世惟是五倫,無愧共為名教中人。

另外我對學習和知識的濃厚興趣也受我故鄉文化基因的影響。我的故鄉建陽是朱熹故里,還出了史上著名的法醫學家宋慈,以前還是四大印刷中心。


善用網路,跨界成長

Q:你經常提起「善用網路」,它和通常說的「網路素養」的差別在哪裡?「善用網路」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霍華德?萊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在 2012 年出版了 Net Smart ,中文書名是《網路素養》。他在書里介紹了五種網路素養:注意力、對垃圾信息的識別能力、參與力、協作力和聯網智慧。這本書從術的層面回答了人們如何培養善用網路的素質和技能。

過去多年,我和一些朋友致力於推廣類似的善用網路的技巧。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推廣努力收效甚微。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人們對於網路的態度。如果人們不能開放地接受網路,人們就不會開始這些技巧上的修鍊。

如果人們想要探索網路助益生涯,首先,學會公開分享;其次,學會和陌生人交朋友;其三:學會融入社群。做好這三點,很多事情會自然發生的。

做好這三點其實很不容易。學會公開分享,就要臉皮厚,包容自己的不足。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公開分享的內容,不一定百分百正確。如果不分享,那麼我們就無法獲得反饋,無法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無法釐清學習迷思,跨越成長困境。

隨著時間推移,你在網路上的足跡越來越多,你能坦然地接受過去不完美的種種公開分享嗎?看見成長的自己,其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人們對於網路的態度,也和人們是否信任陌生人有關。同樣,這也需要厚臉皮,敢於直接給陌生人寫電子郵件,敢於在社交網路上和陌生人互動,不要害怕被拒絕。

最後,就是珍惜自己的時間,最取巧的辦法,其實就是把網路時間投入到社群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社區,好好把它當做成長熔爐。

Q:你經常說「青年社區就是成長熔爐」,你怎麼看待青年社區在青年成長中的作用?你自己的成長熔爐是哪些青年社區?它們對你的個人成長起到哪些方面的幫助?

我的分享中提了好多青年社區,從最早的網路廣告先鋒、品牌幾何,到中文網誌年會、TEDtoChina,近期的新四年等等。除了知識學習和人際拓展,自我思考和他人反饋給我很多啟迪。

我參與中文網誌年會(CnBloggerCon)這個社區好幾年時間。2005 年,第一次中文網誌年會在 11 月 5 日-6 日舉行,巧合的是 5 號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以後每年年會都是在 11 月初第一周左右舉行。因為 Cnbloggercon 的這段歷史,可以折射出網路自由文化在中國傳播發展的一段歷史,作為親歷這段歷史,同時也在觀察和思考這段歷史的人,這種認識對我有很大的推動力。

同樣的認識,也體現在 TEDtoChina 的這段時期。2010 年,TEDtoChina 項目榮獲奧地利電子藝術節 Prix ArsElectronica 2010 榮譽獎。評委給我一些反饋,說這個項目只是中國實踐,但不具有全球意義,這個反饋對我的觸動挺大的。

此後,我依然參與 TED 中國社區的活動,但是逐漸把注意力放在 TED/TEDx 的全球成長上。當大家在學習 TED 上的偉大創想時,我把 TED 自身的開放創新作為一個偉大創想來學習。

從 TED 案例中我提煉出公民集展、開放品牌、混合媒體等趨勢議題,進而留意全球範圍內其他的類似實踐,也觀察類似實踐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例如我一直在觀察 Startup Weekend 創業周末,Human Library 真人圖書館等項目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

在運作新四年項目時,我刻意嘗試了過去我沒有實踐的一些做法。雖然項目後來失敗,但是整個過程很意外地給我很多啟發,個人收穫很大。我甚至還和一位關注這個項目的友人進行深度對話,徹底地剖析自己的心路歷程。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一位助理教授的微博曾這樣寫道:

其實,說「西方人關係簡單」是中國人乃至海外華人的一種誤解。大部分華人沒有進入社會主流階層,只是埋頭作技術,不了解內情(絕無鄙視的意思,人各有所長)。在美國,內鬥頻繁且激烈,大部分主流精英用 30% 精力工作,要用 70% 的精力排除異己,拉攏同僚,美其名曰 networking ——建立人際網。

Q:老師怎麼看待這樣的觀點,不同行業之間會有不同的交流現狀嗎,如何走進主流社會文化?

中國人講關係,外國人說 networking ,從學術上講,就是社會資本。大家可以看看這方面的書。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社會資本的運作不同。善用網路,其實除了善用互聯網,還有善用社會人際網路的意思。所以《網路科學》之類的書籍,強烈值得推薦。

Q:您對開智校友們開展「個人學習部落」實踐有什麼建議,可以將開智校友會的資源發揮到最佳。

閱讀「個人學習部落」的文章,通過填寫社會化學習活動記錄卡,記錄下誰給你靈感和啟發、你做了哪些後續行動。在填寫多了之後,慢慢就會改變你的思維模式和習慣。

那些懂得快速獲取優質信息的人,做事又快又好。

掌握「信息分析」,構建獨特競爭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們對壞事反應更強烈?
你還在擔心買來的書看不完嗎?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