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有一種腰痛源於脾虛

有一種腰痛源於脾虛



腰疼,這是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癥狀了

能夠引起腰疼的原因有很多,不在這裡為一一全面解讀。不過,我們想為你介紹一種現代人越來越常見的腰痛,以及針對這種腰痛的特效方,和此方背後所蘊藏的獨特中醫思維。








這張方劑的組成很簡單:

乾薑20克,茯苓20克,白朮10克,甘草10克

,上四味加水煎煮,取葯汁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溫服,中病即止。




明白中醫的人都知道,這個方子是《

金匱要略

》里的

甘姜苓術湯

。它所針對的腰痛患者在當代社會是越來越多了。









張仲景對此方治療的腰痛有非常形象的描述

:「

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帶五千錢

」。可想而知。這種腰痛患者的典型表現就是

冷痛和重痛

,就是腰在痛的同時還有發涼、發重的感受。這種患者的致病因素有兩個,即寒邪和濕邪。



說起寒邪與濕邪,現代人感受頗深

。喜歡吃冷飲、涼食、吹空調、漏臍裝等行為,都容易感受寒邪。而肥甘厚味吃得過多,飲食無度,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又會導致脾虛生濕,使得

濕邪困脾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寒濕二邪正在深度困擾當代國人

。而寒濕腰痛,則會越來越多!







那麼,寒濕又是如何造成腰痛的呢?

這個道理很簡單。寒則氣滯血凝,血不通則痛。中焦濕邪流入腰間腎府,影響下焦氣血運行,也會造成腰痛。




幸運的是,醫聖張仲景的這張

甘姜苓術湯

,替我們很好地解決問題。方中

乾薑散寒,茯苓和白朮健脾利濕,甘草調和藥性而溫中

。這個方子雖然簡單,起到的作用為

散寒利濕

,但是卻能夠通過調理脾胃而達到緩解腰痛的目的。細想起來,這也符合實脾土而制水的規律,有四兩撥千斤之妙。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普通人生活中出現了腰部冷痛、發沉的現象,同時舌苔發白厚膩,加之體型肥胖、身體沉重、居住環境濕冷、便溏,就應該考慮應用此方了。

使用前,必須經中醫師辯證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大豆養腎、小米補脾、如何食用五穀最養生
黃芪山楂飲,堪稱防治心血管病的好茶飲!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