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仲淹捐風水的故事傳奇

范仲淹捐風水的故事傳奇

范仲淹,字希文。他小時候,父親就過世,家境非常貧窮。每天吃一小塊粥,勤奮刻苦讀書,以天下為己任。他時常以「讀書人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來勉勵自己。

范仲淹捐風水的故事傳奇

有一天,他問一位算命先生:「我將來可以當宰相嗎?」

算命先生回答:「不行!」

范仲淹再問:「我能不能成為名醫?」

算命先生驚訝地說:「你剛才理想那麼高,為什麼一下子降低這麼多呢?」

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醫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稱讚他說:「你有這種仁心,真是當宰相人才!」

後來,范仲淹考上進士,做了「秘閣校理」。他博通六經,許多學者都來請教他,他為他們講解不倦。

他拿出自己的薪俸來請四方游士吃飯。兒子們有時沒衣服,便穿著游士的衣裳外出,范仲淹也覺得頗自在。

不久,他當了「右司諫」,遇到旱災和蝗蟲害,奏請皇上派遣特使調查救濟。他稟告皇上說:「假如宮中半日沒有吃,會怎麼樣呢?」

范仲淹捐風水的故事傳奇

宋仁宗產生惻隱之心,命令范仲淹去安撫江淮的災民。每到一個地方,就搬出倉庫的糧食救濟災民。

他奏請皇上除去政治上十幾種弊端,後來做了「參知政事」(為宰相副職,簡稱「參政」)。敵軍侵犯邊陲,他自己請求親赴邊疆。麟州發生寇匪,許多人請他不要去,他為了修築舊寨,招服流亡的人,免除他們的租稅,並且把酒的專賣權開放給人民經營,河外從此便恢復安寧。

他生性好施,凡是貧窮的親戚或沒親戚關係的賢者,他都施捨。當他剛顯赫時,他想照顧親族,力不從心者長達二十年。從西陲挂帥到參大政後,他常在故鄉買千畝良田,號稱「義田」,以幫助族人,達到每天有飯吃,每歲有新衣,婚娶凶喪有補助的理想。他從族裡選擇一位年老而賢能的人,主持計劃和出納。

有一天,他得到錢氏南園,想要搬去居住。聽到風水先生告訴他:「住在那裡,子孫會出公侯卿相!」

范仲淹回答:「只有我們一家人獨享富貴,不如附近的人都能在這裡受教育。得到富貴的人,豈不是更多嗎?」

於是,他就把那塊地捐獻出來興建學校。

范仲淹捐風水的故事傳奇

他與富鄭公(即富弼)共同管理朝政時,看見監司簿有不才的官員,他便一筆勾消(撤職或資遣)。宰相富弼說:「一筆勾消很容易,但恐怕被撤職或資遣者一家人會傷心?」范仲淹回答:「讓一家人傷心總比讓一路的人傷心好吧!」他處理這件事情非常得體,不會以小惠為仁。

他逝世後,皇上號「文正」,並追封他「魏國公」。他的兒子純仁也當宰相,純佑、純禮和純粹都是有名的卿侍。

范文正公曾經認為:命、運、風水、陰德、學問,這五大要素影響人的一生。由此可知他本人也深信風水是確有其事。平常人煞費苦心、千方百計去求得風水吉宅,范文正公竟然把它捐獻給學堂,把好的風水獻給大眾使用,真正做到了後天下之樂而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睡覺時間過長對健康不利
「巾幗英雄」秋瑾:婦女界為辛亥革命犧牲第一人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