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皇帝患有「多動症」,當年可都是體育迷

這些皇帝患有「多動症」,當年可都是體育迷

在古代中國,一個人當上皇帝,權力達到頂峰了。多少朝代里的宮廷血流成河,就是為了登上皇帝寶座。皇帝也是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業餘愛好,我們來看看歷史上那些患有「多動症」的皇帝。別想歪了,說的是他們愛好運動,十足的體育迷而已。

先說說趙武靈王,他是戰國時代趙國的君主。趙武靈王對騎馬射箭很感興趣,有一年,他甚至舉辦了一次少數民族運動會,親自觀戰並頒獎,給那些參加運動會的運動員們巨大的精神鼓舞。

在中國古代的基因里,早就流淌著足球的血脈。有史料說,趙武靈王在批奏公文累了,就和大臣們玩蹴鞠(演變為今天的足球)。起初大臣們還感覺誠惶誠恐,有一次,趙武靈王大聲說:「怕什麼,都給我上啊!」於是,群臣皆上,和趙武靈王在宮中玩起了蹴鞠,好不熱鬧。據說,玩蹴鞠技藝高的,還得到了提拔。這有點像今天陪領導業餘時間打乒乓球游泳的秘書與下級,只要陪領導高興了,也是一種提拔的機會。

趙武靈王真是起了楷模作用啊,他把漢高祖劉邦也影響了,劉皇帝在宮中里建造了一個宏大的鞠城(蹴鞠城),作為御林軍舉行蹴鞠比賽和定期檢閱軍隊的場所。還有漢武帝劉徹,他經常在宮中興緻大發,號召大臣宮女們舉行鬥雞、蹋鞠之類的比賽,稱為雞鞠之會。漢成帝劉驁也效仿,尤好蹴鞠。

力拔山兮氣蓋世,說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知道么,項羽還是楚國的舉重冠軍呢。舉重在當時,是全民健身的一個重要項目。那些戰火烽煙中的將士,大都力大無比,當年他們舉重,高舉的是鼎。鼎有多重,據考證,重的也有幾百公斤,與今天的奧運舉重冠軍不相上下。項羽長一身腱子肉,力氣實在是大,沒有人扛鼎扛得過他。今日在項羽故里安徽省宿遷市,最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還是「項羽扛鼎」。戰國時代的司母戊方鼎重875公斤,是現存最重的鼎,不知道有誰舉起過它沒有。

不過秦武王這個人有點衝動,他因為與人逞強,高舉起一個巨鼎,竟失去了命。有一次,他手下3個天下聞名的力士竟沒有舉起那鼎,秦武王笑了笑說:「讓我來,讓我來!」只見他走上前去,馬步蹲襠,一手抓鼎,大喝一聲:「起」!鼎是被他真舉起來了,眾人喝彩時,突聽得「轟」的一聲,秦武王「啊」的一聲慘叫,原來是秦武王力盡失手,鼎墜於地,砸在他右腿上,傷勢過重,當夜秦武王便一命嗚呼,年方24歲。可惜了,這個愛好體育運動的秦武王,你咋不量力而行呢?

盛唐時期,全民愛體育運動,主要還是皇帝們是「帶頭大哥」。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個馬球高手。先說說什麼是馬球。馬球就是騎在馬上,用馬球杆擊球入門的一種體育活動。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始於漢代,風行於唐代。在唐人封演所寫的《封氏聞見記》中,記載了李隆基參加的一次與吐蕃的馬球賽。那次,李隆基4人對陣吐蕃10人,他馳騁球場,往來如風,揮動球杖,所向披靡,連連洞穿球門。還記載,李隆基深夜睡不著覺,也起來打馬球,想來是當皇帝精神負擔挺重,打馬球也是一種減壓吧。

唐宣宗李忱也是一個玩馬球的健將,他打起馬球來,是這樣一幅情景:「每持鞠杖,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至數百,而馬馳不止,迅若流電,二軍老手咸服其能。」

在宋朝,那時有一支專業的「國家級足球隊」,他們拿著國家俸祿,做起了職業球員,這個隊伍的發起人,就是宋徽宗趙佶,相當於當年的足協主席了。趙佶是一個大才子,他自創了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同時是一個骨灰級足球迷,當然不是紙上談兵,他也是一個足球高手。趙佶發布聖旨,每逢朝廷有大的喜慶宴會,都要有足球表演。在酒過三巡後,「國家級足球隊」與足球藝人們都要下場表演踢球,高興了,趙佶也親自下來踢球。每年在趙佶過生日這天,文武百官朝賀祝壽之後,皇宮裡的球隊都要進行踢球比賽。在當時的都城汴梁,還出現了許多專門製作足球的手工業作坊,有品牌的就多達24個。當今有足球世界盃賽事,應該向這個對足球做出過卓越貢獻的皇帝致敬。

在古代中國的歷代皇帝中,體育迷還不少。他們為什麼愛好體育運動?想來一統江山的皇帝,如果病懨懨的樣子,皇帝寶座也坐不穩,體育運動,是皇帝們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用劇烈的運動來體現發泄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