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在當前的幾股創業風潮中,自動駕駛,是一個無法憑藉風口飛起來的領域。因為這是一個對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業,技術的實力也會直接體現在產品表現上。

在這個新興的行業里,有的企業一馬當先,有的才剛剛起步。這些公司未來會發展得怎麼樣,還有很多未知。

今年3月30日,成立一年的易成在深圳舉行了產品發布會,發布了其組合定位單元EC-MU101,並介紹了其模塊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商業化進程。藉助這場發布會,易成向外展示了自己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自動駕駛公司。

在成立之初,易成主要集中精力進行深度學習、感知方面的相關工作,隨後又進行了汽車的控制、決策、規劃等相關工作。在研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為了解決成本的問題,易成的團隊同時研發出了組合定位單元。

硬體產品組合定位單元

據雷鋒網了解,易成此次發布的組合定位單元EC-MU101,主要應用了RTK+IMU的技術,並融合了無線通訊功能。RTK即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一種新的常用GPS測量方法。而IMU指的是慣性測量單元,是測量物體角速度和加速度的裝置,包含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等元件。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EC-MU101

EC-MU101內置了全溫8°/hr、0.2mg的高精度MEMS陀螺儀,及測繪級多模多頻GNSS接收機。定位精度為:單點的定位精度為1.5m, 差分定位精度在0.4m,RTK的定位精度是3cm,速度的精度是2cm,姿態精度是0.5°,測量的高度精度是5cm。

相比起市場上需要另外添加無線通信功能的IMU產品,EC-MU101集成了全網通的通訊功能,此外,EC-MU101比目前市場上的IMU產品要小。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能夠在GPS丟失後10秒內提供車道級定位的IMU,其價格都在20萬元左右且均為進口,IMU也就成為除激光雷達之外,自動駕駛汽車的另一個成本瓶頸。而易成的組合定位單元EC-MU101售價僅為5萬元。對這一產品,濰柴動力已經向易成發出了訂單。

之所以能將成本降下來,易成CEO宋朝忠告訴雷鋒網,是因為他們對汽車CAN匯流排協議比較熟悉,因此能夠對車速進行更好地處理,從而能夠判斷出更好的位置。

今年,易成還會推出組合定位單元2.0版本,宋朝忠向雷鋒網介紹,所謂2.0,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SLAM技術。增加了SLAM技術的組合定位單元會有更好的定位能力。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易成的CTO郭烽介紹,易成自動駕駛方案使用的是分散式系統平台構架和模塊化設計,相比起中央處理系統平台架構,雖然處理能力和融合度有所降低,但有布局靈活、低功耗、短時延的優點。對於每一個感測器,易成都有一個單獨的嵌入式處理單元、有相應的演算法,因此易成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組合。

2020年,將會是L3即自動駕駛全面發展的一年,易成計劃在該年落地L3級的自動駕駛。

宋朝忠表示,易成其實也是瞄向L4市場的,其方案和技術架構都是L4為基礎的。不過,L4是其2025年的落地點,因為在此之前,L4的安全性還得不到足夠的證明,也達不到產業化和工程化的要求。

目前,易成最先落地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是園區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包括不同大小的園區車型。易成將為園區車的運營提供配套的系統。在園區車商業化思路上,易成表示,還會根據乘客的喜好,通過園區車對乘客進行針對性的廣告推送。該方案目前瞄準的主要是半封閉的園區場景,如機場、校園、工廠等。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易成低速園區車概念圖

易成的低速園區車的測試積累了接近1000公里的測試里程。目前,易成已經與黃石市政府、國科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富華科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等簽訂了園區車和移動機器人的合作。

每家公司都有合適自己的模式

據雷鋒網了解,主營汽車電子檢測、診斷、養護產品的深圳元征科技股份公司的董事長劉易之,也是易成的投資創始人,而宋朝忠也是原元征科技的研發總監。

宋朝忠表示,他之所以出來,選擇自動駕駛作為創業方向,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自動駕駛有很大的市場規模,形成了一個非常高的天花板,能為企業提供長遠的發展空間;

第二,自動駕駛的社會價值非常明顯,能夠提高出行效率,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第三,自動駕駛屬於人工智慧的應用範疇,這也是工業4.0的一部分,是國家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從這三點上來看,自動駕駛是很好的創業標底。

技術創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宋朝忠認為,易成的團隊是一個非常符合汽車的團隊,有從汽車工程到人工智慧、硬體等方面的人才。目前,易成的團隊共有70多個人,其中有十多名博士和三十多名碩士,每個領域都有從國內外知名學府畢業的學術帶頭人。

他說:「現在很多自動駕駛公司,都特彆強調技術的展示,對真正的工程化、汽車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的理解並沒有我們深刻。因此我們能夠做出更加符合行業需求,實現業務需求、成本、技術完美平衡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方案是最能夠產業化落地的。我們也是掌握了從感知、融合、決策、控制到汽車改裝的全套知識,這樣為我們日後產品的迭代和提高創造和非常好的條件。因此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

相比起目前更受資本歡迎的一些自動駕駛公司,宋朝忠表示,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模式,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商業路徑,不代表更受歡迎的就一定能成功。他認為,易成有明晰的落地模式和商業模式,也更加清楚市場和產品之間的關係。

產業化路徑

除了要做到業務需求、成本、技術的平衡之外,在產業化的路徑上,宋朝忠認為,最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對汽車需求做匹配性的開發。而不是試圖使用一項技術去適應、匹配所有的車型。

今年下半年,易成將會跟OEM廠家進行匹配性研發工作,為2020年的產品落地做準備。到了2019年,開始進行路測,最終在2020年去實現產業工程化和落地。這也是工信部對自動駕駛實現時間節點的要求。目前,易成正與比亞迪、濰柴、奇瑞等主機廠商談無人駕駛的方案合作。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易成最開始提供的L3級自動駕駛,將會是交通擁堵自動駕駛功能。宋朝忠表示,該解決方案能做到滿足車規級的要求,並且能夠將成本控制在整車成本的10%-20%之間。他強調,自動駕駛的成本如果超過汽車整車成本的20%,市場就不會接受,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

宋朝忠表示,雖然易成現在還沒有自動駕駛的車隊,但是路測對於易成來說,仍然是很重要的方面。除了路測,模擬的測試也是需要堅持的。他告訴雷鋒網,易成有自己的方法,讓測試的效率更高,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達到測試的效果。

未來走向

或許是受組合定位單元的啟發,易成希望在硬體上能夠做出更多的產品。易成的技術總監劉欣告訴雷鋒網,易成計劃明年或後年開始人工智慧演算法晶元的設計,目前,他們已經在為晶元設計做一些技術儲備。除了晶元,宋朝忠對雷鋒網說,目前國內的高精度陀螺儀這一塊還是一片空白,未來有很大的市場前景,易成未來也會對這一塊著手研究.

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集中精力研發L4級的自動駕駛,避免L3級自動駕駛存在的責任劃分的問題,但宋朝忠表示,L4級的技術是面向更遠的未來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責任劃分問題雖然的確存在很多的爭議,但是目前已經有相關討論小組正在討論這一問題,在明年的下半年,或許就能夠解決這一法律難題。

在未來,易成想要成為智能汽車商。這裡的智能汽車商,指的是這樣的一種業務模式——由主機廠代工,使用易成的自動駕駛方案,製造出有易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駕駛整車。這種業務模式是針對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易成還將出售L5級別無人駕駛整車。

宋朝忠告訴雷鋒網,因為自主建設產品線會產生很多問題,畢竟術業有專攻。整車廠在其質量控制方面還是有優勢的,所以易成採用這種業務模式。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在自動駕駛的藍海,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模式。從園區車開始,到L3,接著實現L4、L5,這是易成的落地模式。與OEM等合作做匹配性研發,最後由主機廠代工生產自動駕駛車輛,這是易成的商業模式。這樣的模式在洶湧的競爭浪潮中是否能揚帆遠行?市場會告訴我們。

雷鋒網新智駕6 項會員專享特權,全年 100 期精華內容,帶你深入淺出看懂自動駕駛。如果想加入雷鋒網「新智駕會員計劃」,歡迎點擊鏈接 :https://www.leiphone.com/aidrive/vip或掃描海報下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2016年入局自動駕駛的易成,有什麼獨特的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AI+服務機器人投資邏輯
搭載L3級的雲度SUV π7將在2019年上市,我們了解到這些信息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