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向沙烏地阿拉伯學習,變深居內陸、地形封閉的塔里木盆地為萬頃良田

向沙烏地阿拉伯學習,變深居內陸、地形封閉的塔里木盆地為萬頃良田

農業是指人類依據土地的自然生產潛力,來栽培作物或者飼養動物以獲取所需產品的產業活動,具體來說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等分類。農業生產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產業,是其他一切的基礎,所以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本國的農業生產。

變塔里木盆地為糧倉

農業生產活動,特別是種植業的發展會受到很多區位因素的影響,在自然條件方面,包括氣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條件,在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高溫多雨的地區,往往發展種植業的條件比較優越,成為主要的糧食基地,比如我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地區等等。

中國土地資源分布圖

而有些區域,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性因素,使得種植業發展受到制約,比如我國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由於地處內陸,加上地形封閉,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很難影響到,導致大多數地區年降水量都少於400毫米,有的地區年降水量甚至少於200毫米,比如塔里木盆地,屬於乾旱區,陸地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地表荒蕪缺水,幾乎不能發展種植業。

世界自然帶分布圖

塔里木盆地的農業開發利用,對於我國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是為了我國的糧食安全,我們每年在國際市場大量進口農產品,很多農產品自給率都不足。另外,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大量土地被侵佔使用,使得農業生產受到威脅。其次,我國的西北地區,如塔里木盆地地區,除了乾旱缺水這個不利條件之外,還有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有利種植條件,當地生產的瓜果蔬菜等農產品質量特別高。

沙特農田衛星圖

為此,將來我們肯定會開發我國的塔里木盆地,使它從「沙漠」轉變成「糧倉」。當然,這麼目標的實現是十分困難的,關鍵是要解決灌溉水源問題,那麼在世界上有沒有國家能夠大面積的在沙漠里開展種植業呢?答案是肯定的,當然有,在西亞北非地區,有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區,分布著最為廣泛的熱帶荒漠自然帶。

沙特沙漠農田變遷圖

西亞地區的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國土面積基本上是沙漠,比如沙烏地阿拉伯國土面積為225萬平方千米,絕大多數國土都是熱帶荒漠,只有少量綠洲分布,種植業幾乎很難發展。但是如今沙烏地阿拉伯已經開始向沙漠要糧食了,利用管線建設滴灌噴灌灌溉系統,在沙漠里進行種植業發展,是改變沙漠為良田的可取之道。

沙烏地阿拉伯沙漠農田

在塔里木盆地的農業開發之中,我們可以借鑒沙烏地阿拉伯的經驗,當然前期的管線等基礎設施投入是比較巨大的,可以是國家投入、也可以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利用先進的灌溉技術,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進行發展。近期可以利用來自天山、昆崙山的冰川融化水作為水源,當然遠期來看,還是要進行調水工程,比較可行的方向是利用青藏高原上的水資源。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加強,將來必定會開發塔里木盆地的農業生產,保證我國糧食安全。

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沙龍 的精彩文章:

金星的表面溫度為464℃,為什麼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還要高
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成災,主動引進卻成災難,威脅五大湖水域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