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針對楊振寧的《易經》論談談我的看法

針對楊振寧的《易經》論談談我的看法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發表了有關《易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的演講,最近又有人拿出來進行討論。我認為,作為一個物理學家敢於踏進中國傳統文化這個禁區,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可敬可嘆的。他站在科學發展的角度上提出了要發展科學,就要擺脫「天人合一」的思想,「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是《易經》的精神。這種精神我認為貫穿到了幾千年以來中國文化裡面每一個角落。」(網摘:楊振寧《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楊先生說的有沒有道理

應該說,楊先生以科學家的獨到視角發現中國傳統哲學體系中的弊端,還是有道理的。中國哲學缺乏推演式的思維方法,沒法構成抽象的理論架構,是現實存在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我們不能否認。

許多人動輒提出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茲受《易經》啟發,把六十四卦的變化和陰陽爻理論運用於科學,發明了二進位運算模型。那麼我們又在這個大的理論框架下產生了什麼科學發明?如果萊布尼茲沒有發明二進位,中國人能發明出來嗎?

但是楊先生的理論在易學上漏洞還是很多的,且不說他對《易經》思想總結的準確與否,就是他所站的角度,是從外圍看《易經》體系漂浮著的一個一個點,如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的總結,沒有做到深入、總體的把握。尤其是關於《易經》卦名對漢字單音造成影響之說,也是不確切的。

對《易經》的推斷錯在哪裡

關於卦名對漢字音節的影響問題。從漢字的形成和發展看,這種理論是不成立的。漢字的形成有「六書」之說,而《易經》卦象規則就是沿用其中的象形法、指事法、會意法、形聲法的思維方式,其依據的邏輯思維大體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易經》和造字是使用的同一種思維方法。當然從古到今沒有人探索過這個問題,楊先生肯定也不知道(請參閱本人《四位一體解易法二》一文)。中國人真正思維方式的內核其實就是「六書」法,它不僅僅局限於造字。只是哲學家們沒有人意識到。

再就是六十四卦寫作之時是沒有卦名的,起碼在《易傳》產生以前不會對漢字產生影響。像「乾」「坤」「屯」「蒙」等是卦辭的中心詞,是動詞,凡以卦名解《易》者都是錯的,所以二千多年來就沒有正確解讀《易經》的。這與楊先生也沒關係。

楊先生的對與錯都是易學史的錯

為什麼這麼說?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是對《易經》形成的思考,反映的是《易傳》中儒家的思想,其特徵是點陣式的、發散性的思維,但並不是卦爻辭表達的思想。後人誤以為《易傳》就代表《易經》本身的思想,以至思維方式越變越窄。現在許多學《易》者大談天人思想、宇宙精神,縱橫捭闔,卻不知道卦爻辭講的是什麼。

自魏晉王弼注《易》以來,概以王弼思想為準,以《易傳》為思想指針。楊先生有一點說的沒錯,科舉考試毀滅了中國人的思維,因為學習《四書》《五經》有欽定本,高考有標準答案,答案是現成的,是唯一正確的,其它答案都是歪理邪說,怎麼有產生推演思維的空間呢!

傳統哲學有貫徹始終的思維方式嗎

問題就來了,天下學子都在學《易經》,到底學得會嗎?沒有人真懂!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簡單例子:明明《易經》是周文王寫的,易學專家們卻異口同聲說是集體創作的,或是史巫的卜筮記錄,不就是在集體掩蓋自己的無知嗎!那有人懂《易經》嗎?都懂。因為學習《易傳》是不費事的,不過十個人會有十種思想,許多人成天高談闊論,用所謂的易學思想指點江山,其實是清談誤國,是古代虛無思想的再次泛濫。

常言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卦爻辭說不通,易學思想又是哪裡來的呢?我這麼說並不是否定易學思想的存在,易學中的很多思想造就了國人的高度智慧,功不可沒。而是說這是一種虛空的思想,是沒有實體做依託的思想,是一種產生不了信仰的思想,是一種產生不了嚴謹規則的思想,是一種缺乏探索真理精神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高度凝練的思想,凝聚了古人的信仰和智慧,關鍵是這一思想和生成它的根基是相脫離的、是虛幻的。以此看,楊先生說的要擺脫「天人合一」還是沒說到點子上。

《易經》到底有沒有推演思維

那《易經》到底有沒有推演思維呢?《易傳》沒有,《易經》卦爻辭有。以《坤》卦為例,卦象:

六個爻都為陰,沒有陽爻統領,是天下無主,各自為政之象。因文王被商紂王囚禁羑里,周國及周國的友好聯盟沒有了領導人,即為此象。卦辭: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由卦象推演出五個結論:

1、「坤元亨」。「坤」字土申結構,土為地,申為敬神。「坤」字是說要守住上天賜給我們的這片領土。這三個字的意思是沒有了領導核心,就要取守勢,一定要保守住上天賜給我們的這片土地,我們的國家才會安寧。

2、「利牝馬之貞。」沒有雄馬領頭,雌馬只是在相對領域活動,不會往陌生的地方走。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這種形勢下,要加強巡守,但不要妄自出動。

3、「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這句話在假設必須要走出去的情況下又有三個推演:

a.如果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須要跟隨別的國家或跟隨商王軍隊出去打仗;

b.衝鋒在前就迷失了我們建立大業的宗旨,不可犧牲自己戰士的性命為他人謀利益;

c落在後面慢慢推進,見機行事以獲取利益為重點;

d有利於在亂世中保持我們的主見,即要按照我們的方針去做,不為他人做嫁衣。

4、「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文王指出,自己被紂王囚禁了,周國沒有了領袖,西南方的部族還是我們的友邦,會得到他們的幫助;而東北因靠近殷都,會轉向商王來趁火打劫,故此要警惕。

5、「安,貞吉。」吉是針對個人而言。此時的工作重點是安定人心,保證內部的安定團結。

分析一下寫作思路:

一、從卦象的抽象概念結合當前形勢歸納出指導性思想;

二、由卦象概念進一步擴展出幾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三、用指導性思想推演出這幾種情況下的行為準則。

四、進一步推演六個爻位所代表的人應當遵守的個體性原則(本文未分析爻辭)。

卦辭層次清晰,步步緊扣,嚴謹細緻。這雖然算不上科學意義上的推演論,也可算得上思維性的推演方法。這才是真正的《易經》思維。

本文主要是對楊振寧先生演講中涉及到《易經》的幾個內容進行了縱深探討,只是我個人的粗淺認識。對《易經》的全面解析可參閱即將上架的《周易說解》(楊吉德著,齊魯書社出版。)也可在線上閱覽每天一篇的《文王寫周易的故事》。謬誤之處敬請斧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用「易經」淺談:「佛教」、「儒教」、「道教」、「主教」
對易經算命有看法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