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忠烈之臣:通天斬邪大將、東平忠靖威烈元帥張巡(上)

忠烈之臣:通天斬邪大將、東平忠靖威烈元帥張巡(上)

文/李遠國 李黎鶴

安史之亂的鐵騎踏進長安皇都,驚醒了風流天子的一朝春夢,那位被奉為梨園界祖師的玄宗皇帝,含淚生死離別楊貴妃時,卻有另一批忠烈之臣在保衛疆土,浴血奮戰。

張巡(資料圖)

那是在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了叛亂,楊貴妃隨李隆基從延秋門逃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軍隊嘩變,她於七月十五日,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資料圖)

張巡,忠翊張元帥,又稱「宣靈昭慶使」、「寶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鐵纛地雷東平忠靖王張元帥」、「通天斬邪大將東平忠靖威烈元帥」。唐代忠臣張巡(709~757),祖籍蒲州河東,出生於鄧州。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

安史之亂時,張巡起兵守雍丘,抵抗叛軍。至德二載(757),安慶緒(安祿山次子)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十三萬南侵江淮屏障睢陽。

張巡與許遠等數千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斬敵將數百名,殺叛軍十二萬,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了江淮地區,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

前後交戰四百餘次,斬敵將數百名(資料圖)

可惜,張巡將軍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舊唐書·張巡傳》載:「張巡勇慨,每與賊戰,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勢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

張巡以忠、勇、節烈而受到後人的崇拜,有「唐代岳飛」的稱號。張巡就義後,其殉國事迹很快沿大運河、長江、淮河一帶傳開,豫、蘇、皖、浙各地紛紛為之建廟立祠。宋朝以後,張巡、許遠備受百姓崇拜,睢陽、杞縣、南陽等地都有他的祠廟。

北宋於汴京立廟,南宋時,其廟亦「南渡」。《宋要會輯稿》載,沅州城西的南嶽張太保祠,政和二年(1112年)九月封靈祐侯。六年(1116年)十月,封祐順靈顯公。宣和七年(1125年)九月,賜廟額昭烈。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忠靖王。紹興十七年(1147年)十月,封其妻曰協惠夫人。二十二年(1152年)二月,加封忠靖威顯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七月,加封忠靖威顯靈佑王。乾道七年(1171年)正月,加封忠靖威顯靈祐英濟王。

黃河大浪(資料圖)

河南商丘睢陽區建有張巡祠,紀念張巡、許遠。後又改建為五王廟,加了南霽雲、雷萬春、賈賁三人。北宋時,添加了姚誾,改稱「協忠祠」。後黃河缺堤,祠堂被大水沖毀。明朝正德年間重建,稱為「六忠祠」。1991年,又遷往商丘城南門外改稱「張巡祠」。

此外,僅在浙江桐廬,就有張巡廟九座。在福建莆田,張巡還被尊奉為司馬聖王,是保境安民的神靈。每年在正月鬧元宵中,有不少地方抬著張巡、許遠和手下諸將的神像繞境行道,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泉州安溪縣人視張巡為茶葉保護神,呼之為尪公。相傳農曆五月廿五日為「尪公誕」,一些地方的廟宇會在這天會祭祀張巡,舉行「迎尪公」儀式。蘇浙、閩粵、港澳與台灣、新加坡等地,亦相當尊崇張巡。

張巡(《三教搜神大全》)

明、清時期,張巡信仰隨著移民遷入而傳入台灣,在台各地奉祀。台灣民間稱之為「張王爺」、「張千歲」、「尪(wāng)公」,一般與許遠共祀,稱為雙忠。據不完全統計,台灣共有一千多座張巡廟。張巡也有保儀尊王(少數廟宇與清水祖師同稱為護國尊王)等尊稱。

在台北市文山區,「集應廟」奉祠的「保儀尊王」即為張巡,「忠順廟」奉祠「保儀大夫」亦為張巡,當地老一輩仍稱自己為河洛人,使用河洛話,稱「集應廟」為「尪公廟」。可以收,張巡逐漸成為台北市及北台灣之正神。

元代陶宗儀所著《說郛》十八卷下記載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冬造角林之捷,張巡、許遠曾奉天帝之命顯聖退敵。金門地區則傳說此次大捷後,張巡被追封「厲王」,因此金門地區稱呼張巡為「厲王爺」。

張王廟(資料圖)

此處可舉一例張王廟,其在江西鄱陽縣永平關外街市東秦家山。據《饒州府志》《鄱陽縣誌》記載,張王廟在元明之季兩度大修,清代三次重建。明清至民國時期,張王廟的規模恢弘,肅穆莊嚴,前後三楹。

張王殿正中有張王座像,兩旁配祀有名臣許遠,名將雷萬春、南霽雲塑像。殿後有後金鐘閣(又名夫人閣),祀祭柳母娘娘。廟前榕樹遒勁,枝繁葉茂;廟後蒼松翠柏,直聳雲天。

道教敬重歷史上忠孝之士,故為張巡封神賜爵,尊稱「寶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鐵纛地雷東平忠靖王張元帥」、「通天斬邪大將東平忠靖威烈元帥」、「宣靈昭慶使」等,可以說給予了他甚多的讚譽,並將之納入地祇陰帥譜系。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曰:「斬鬼張真君,公姓張名巡,妻劉氏,妾柳氏。唐玄宗時進士出身,官拜睢陽令。遭安祿之變,史思明等疊天亂,四郊版盪。公負孤城,臨機應變,不依古法。前後三百餘戰,百戰百克。

(編輯:柯恩)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煉丹中的釀酒術是如何來的?
人到難中發後悔,得時忘了難中罪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