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被遺忘的「洞天福地」

被遺忘的「洞天福地」

文/三晚居士

我非常喜歡遊歷中國的一些名山大川。不單單是因為風景旖旎,還因為有一些人文的韻味在裡面。比如從世俗的眼光看,這個山樹多,那就是秀麗的美;那個山樹少,可能就是險峻的美。還有的地方有山洞,那就是神秘的美。

風景旖旎,人文韻味(資料圖)

而從道家的眼光看,山形水勢、天地之氣都是另一番景象,所以就會有洞天福地的概念。不是說有個山洞就是洞天,風景漂亮就是福地。這些概念已經被忘卻很久,所以今年全國政協會議的時候,有一個將洞天福地申報為文化遺產的提案就很有意義。

現在交通和旅遊業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發達,一天之內先後出現在武當之巔和青城之巔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但人們往往就喜歡比較。比如我在爬衡山的時候總能聽到一些遊客說,這裡不如華山好。而再之前爬華山的時候,也能聽到另一些人說這裡又不如泰山。

其實這些山供奉的神祇都不一樣。東嶽供奉碧霞元君、南嶽供奉南嶽大帝等等,都是地方信仰的升華和延續,最後成為道教龐雜的神仙體系的一部分。這種融洽就是道教本身非常光輝的一面,但許多遊客都認識不到,讓人遺憾。

道教中有《五嶽真形圖》(資料圖)

話說回來,既然你這麼喜歡比較。那麼財神的位階可比三清差遠了。那為什麼逢年過節你家裡只帖財神不貼三清?

說白了,還是心理有問題。所以許多時候講到道教抑或道家思想的那種抱陰負陽、謙沖恬退,不是說一切消極,而是不主張做無謂和無意義的較量。

與之相反的是,當代人的好勝心太強,什麼都要來個最好,連修行、遊歷這種事也要較量個高低:我拜的是某某會長,我的師父是最厲害的,我修的是正道大法,你們都是歪門邪道。

修道這種事兒,如果連最基本的狹隘都摒棄不了,還是趁早別干。道教和藝術很像,有大雅的一面,也有大俗的一面,兩者不能相互取代。就比如有些虔誠的信眾,文化程度比較低,你就不能給他們講很大的經。而對於那些文化程度很高的、能達到研究者程度的信眾,就完全可以聊文本、聊實修的體驗。

碧霞元君像(資料圖)

再比如道士,每天早晚課內容都一樣,幾十年如一日下來地讀。那你乾脆抽象一兩個道理出來讓他們讀,省時省力,這樣可以么?顯然不可以。因為這時候經文的「內容」已經不是「目的」了。這幾者之間都不能類比。有人不懂其中的快樂,這很正常,但是強行品評又講不出個所以,這就不太好。

再說回前面講的遊客,也是一樣。你聽他們這麼說,覺得可笑,但最好也就是笑笑。如果真要深究辯論,搞不好還會打起來。旁觀者最後知道了打架的原因,還會覺得你們無聊。當然也有人會講,他們也不是來朝聖的,純粹的遊山玩水而已。然則遊歷這件事,本來對於中國人來說,意義就不簡單。

《宋書·宗炳傳》里講:「(宗炳)好山水,愛遠遊……有疾還江陵,嘆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難遍睹,唯當澄懷觀道,卧以游之。』」

唯當澄懷觀道,卧以游之(資料圖)

這就是為什麼古人欣賞山水畫作又稱之為「臥遊」。這個方法也是從道家的「存思」與「抱元守一」的方法中來,故在面對紙上江山之時,眼前仍能夠浮現出萬千氣象。

古人為時代條件所限,親歷一處山水的代價遠非今日可比,尚且以臥遊之法遣懷,故而現在能看到許多偉大的山水畫,讀到許多偉大的遊歷詩。

反而今人在面對真山水時,泛濫出各種比較之心,這實在是最為遺憾的事情。因而「洞天福地」的概念被人忘卻,只剩下個字面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

(編輯:柯恩)

歡迎關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爻乂爻微信號,

一個嚴肅而不失趣味性的道教神學研究者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驚蟄,春催萬物!周三起蘭州「直線升溫」
蝴蝶一夢中的生死徹悟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