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第一位偉大的後人類

霍金:第一位偉大的後人類

從霍金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科技產業先驅埃隆·馬斯克等人都曾展望的「腦機結合」將會呈現的樣子。

————

「在很多人看來,斯蒂芬·霍金教授已經是最接近未來人類形態的當代地球人。他靠電動輪椅行動,靠語音合成器表達,而他的大腦,是他作為一個生物人為數不多的證據。然而,絕大多數時候,我們不知道這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人們經常開玩笑,斯蒂芬·霍金教授是不是已經被 AI 控制了。」

果殼網主筆、科學松鼠會成員瘦駝曾這樣寫道。巧合的是,學者嚴鋒也將霍金稱為「第一位偉大的後人類(Posthuman)」

所謂「最接近未來人類形態的當代地球人」「第一位偉大的後人類」,指的是從霍金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科技產業先驅埃隆·馬斯克等人都曾展望的「腦機結合」將會呈現的樣子。雖然還稱不上真正的「腦機結合」,但霍金的例子證明,這個方向是可行的。

2002年8月,霍金第二次訪問中國,在杭州香格里拉飯店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南方周末》記者王寅和同行們第一次聽到了霍金的聲音。「你們能聽見我說話嗎?」這是他對記者們說的第一句話。王寅在報道中寫道:「這吐字清晰的聲音帶點金屬味,令人想到電影中的機器人在說話。」

「站在霍金的背後,記者看見他用功能僅存的兩根手指把玩著手裡的控制面板,不停地刷新著計算機的屏幕。通過控制面板上的按鈕,霍金可以自如地移動游標,輕鬆地選取現成的單詞,造出想要的句子,送到聲音合成器上,機器就開口說話了。」這是王寅當時在現場觀察到的細節。

到了2005年,霍金只剩下一根手指能動;而到了2008年,他連手指都無法控制了,只有面部的部分肌肉可以活動。霍金的研究助理開發了一個叫做「Cheek Switch」的感測器,安裝在霍金的眼鏡框上。感測器發射肉眼看不見的紅外光束,當霍金收縮右臉頰的肌肉時,感測器收到信號,將之反饋給電腦,選中目標字母,從而完成「用臉打字」。

2009年8月12日,時任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頒予霍金總統自由勳章。圖為奧巴馬與霍金、霍金女兒露希在白宮藍室暢談的留影紀念。圖/皮特·蘇沙

「用臉打字」效率還是低下,為此技術人員嘗試過兩種新技術:一是眼球追蹤技術,即通過檢測眼部的細微運動實現對設備的操控。但霍金嚴重的眼瞼下垂,導致該方案被放棄。二是腦電波識別術。

如果該方案能成功,霍金將是實現真正「腦機結合」的第一人——以目前的科技,腦海深處的思維尚無法解讀,倒也不用擔心霍金的思想會被竊取了。

可惜,該方案也無法實現。最後,解決方案是:霍金仍然用臉部動作操控設備,但換了一個更強大的輸入法,再加上一個簡稱ACAT的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效率大大提高。

2007年,霍金親身經歷零重力感覺。圖/Jim Campbell

霍金去世前,人們就曾設想各種腦洞,希望幫助他從被困的身體中解脫。

腦洞一:換頭術。頭部移植手術的技術一旦變得成熟,霍金獲得新的身體後(有人建議用死刑犯的身體)將重獲新生。

腦洞二:給他換上一個機械身體。亦舒小說《弄潮兒》中,女主角見義勇為,在火災中救出9名兒童,自己的身體被燒得只剩下頭部。醫生給她接上機械身軀,使她擁有金剛不壞之身。不過,按照小說的設定,這事發生在2074年。

腦洞三:把他的思想意識數字化,如果有合適的繼承者,則由繼承者擁有這些思想,就像理查德·K.摩根的小說《副本》(Altered Carbon)設想的那樣。

腦洞四:用ASC冷凍法把他的大腦保存下來,時機成熟的時候上傳到雲端,並實現重建,就像創業公司Nectome所做的那樣(給該公司投資的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創始人薩姆·阿爾特曼就付了一萬美元定金,希望保存自己的大腦)。

腦洞五:霍金被操控他的輪椅的人工智慧系統劫持,他其實是人工智慧的傀儡……

也許霍金本人會願意接受腦洞三的方案。2013年,他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採訪時這樣表示:「人的大腦和一台電腦的工作原理本質上差不多。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人的意識可以脫離肉體,被保存到電腦里,並在人死後形成一種新型生命形態。」他也提及,目前的技術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所以還只是一個「童話故事」而已。

2017年,霍金在接受《連線》雜誌專訪時,再次提及「新型生命形態」,不過這次他指的是人工智慧:「如果有人能設計出計算機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提升並複製自己的人工智慧。這就會帶來一種能夠超越人類的全新生命形式。」

雖然霍金一貫持「人工智慧威脅論」,但從這個表述來看,他對人工智慧技術本身的態度還是樂觀的。「但我們不確定我們是會被人工智慧無限地幫助,還是被無限地邊緣化甚至毀滅」,這是他的擔憂。在他看來,人工智慧的威脅分短期和長期兩種。短期威脅包括自動駕駛、智能性自主武器以及隱私問題;長期擔憂主要是人工智慧系統失控帶來的風險,如人工智慧系統可能不聽人類指揮。

1999年,斯蒂芬·霍金攝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圖/NASA

在紀錄片《斯蒂芬·霍金的大設計》中,有一集專門探討生命的意義。「我們人類是高度複雜的生物機械,我們的大腦通過一張由互聯神經元構成的網路,創造並維持著我們的思維意識。這種思維意識營造了一個外部世界的三維模型——一個最適合的模型,我們稱之為『現實』。」而意義,就是「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大腦中建立的另一個現實模型」。「我們的大腦其實就是一堆嚴格按照物理規律行事的微粒,可它卻有這種能力:不只是感知現實,同時也賦予它意義。」

如果我們只是一些生物機械,而不加以思考,那生命就沒有了意義,我們和人工智慧也就沒有什麼不同。霍金如此教導我們。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12期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作者 | 桃子醬排版 | 張家明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台灣星二代涉嫌囤積軍火,生在奇葩家庭有多可怕?
抱歉,我不想為了名牌包摔得頭破血流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