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遺產不全都高大上,也是人類黑歷史的見證

世界遺產不全都高大上,也是人類黑歷史的見證

更多世界遺產資訊,請關注微博@愛世界遺產

2017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巴西的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Valongo Wharf Archaeological Site)單獨以標準6(vi)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評估報告都承認瓦隆古碼頭是「非常年輕的考古遺址」:比起動輒幾千年、最短也幾百年的考古遺址,瓦隆古碼頭考古發掘出來的石質基礎鋪設於1811年,至1843年被廢棄,該遺址在歷史上存在時間僅僅30餘年,距今不過200年時間。而且該項世界遺產面積僅為3895平方米,大約相當於半個足球場大小。

2011年,由於里約熱內盧市進行振興市內港口的美妙港建設計劃,瓦隆古碼頭被重新發現。至2017年7月9日登錄成為世界遺產,僅6年時間。在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申報審議環節,作為最後一項評審的申報項目,它不僅獲得了諮詢機構ICOMOS全面支持列入的評估結論,同時在委員會發言中獲得所有成員全面的高度評價。黎巴嫩代表引用專家的話最有代表性:瓦隆古碼頭的重新發現是上帝的意志。

甚至其申報最終採納的標準僅僅是標準(vi),這是非常罕見的,標準(vi)的定義是:與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的事件、活傳統、觀點、信仰、藝術或文學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聯繫。要知道在對申遺標準反覆修改的歷史中,標準(vi)本身就極為特殊,作為最易用也最被擔心濫用的一條標準,委員會認為本標準最好與其它標準一起使用。比如中國的秦始皇陵、莫高窟、泰山、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等除了在符合標準(vi)的同時,還符合其他登錄標準。

目前全球共有1073項世界遺產,而能夠單獨使用標準(vi)成功列入世界遺產的,僅僅有12項,其中很多都是負面遺產,這些世界遺產的登錄提醒人類對戰爭、核武器、種族歧視、奴隸貿易的反思。這12項世遺產是:

波蘭 前納粹德國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1940-1945年) 1979年登錄

Auschwitz Birkenau German NaziConcentration and Extermination Camp (1940-1945)

歷史調查顯示,有15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在此被餓死、慘遭嚴刑拷打和殺戳。奧斯維辛是20世紀人類對其同類進行殘酷虐殺的見證。這裡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台、絞形架、毒氣殺人室和焚屍爐,展現了納粹德國在原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即第三帝國最大的滅絕營中執行種族滅絕政策的狀況。

日本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原爆遺址) 1996年登錄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Genbaku Dome)

面積僅為0.4公頃的原爆點是日本面積最小的世界遺產,這裡1945年8月6日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保留下來的一處建築。通過許多人的努力,包括廣島市民的努力,這個遺址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一直保持著遭受原子彈襲擊後的樣子。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不僅是人類歷史上創造的最具毀滅性力量的象徵,而且體現了全世界人們追求和平,最終全面銷毀核武器的願望。

模里西斯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 2006年登錄

Aapravasi Ghat

面積僅1640平方米的路易斯港地區,是現代有契據的勞動力移民的起源地。1834年,英國政府選擇模里西斯島為第一處試驗地進行所謂的「偉大試驗」,用自由勞動力代替奴隸。在1834年到1920年間,近50萬名有契約的勞動力從印度來到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在模里西斯的製糖廠工作,或被運送到了澳大利亞留尼汪島、南部和東部非洲,或加勒比地區。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的建築是最早清晰展示未來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築之一,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移民見證。

塞內加爾 戈雷島 1978年登錄

Island of Gorée

戈雷島位於塞內加爾海岸不遠處,與達喀爾隔海相望。從15世紀到19世紀,戈雷島一直都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歷史上這裡曾先後被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佔領過。在戈雷島上,既能看到奴隸住的簡陋屋子,也能找到奴隸貿易商居住的優雅庭院,兩類建築物形成鮮明對比。今天的戈雷島,依然能使人們記起那段人剝削人的歷史,這裡同時也是人們消除歷史積怨、求得和解的神聖殿堂。

巴西 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 2017年登錄

Valongo Wharf Archaeological Site

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的價值在於見證了18-19世紀非洲奴隸貿易最後階段的歷史。約90萬非洲奴隸在此登陸之後再被轉賣至美洲大陸,其數量占被販賣至美洲大陸的黑人奴隸的四分之一,也因此使其也成為最大的非洲奴隸貿易海港遺址。現在巴西一半人口的先祖能夠追溯到從瓦隆古碼頭登上美洲大陸的倖存黑人奴隸。

在申報文件中,巴西認為這一遺址符合標準(iii)和標準(vi)。但諮詢機構的評審意見認為,標準(iii)所指見證的人類文明通常指的是文化傳統或者文明所留下的成就,而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見證的並不是非洲奴隸所創造的文明,甚至碼頭遺迹也不是非洲奴隸為自己的傳統或文明而建設的,因此,使用標準(iii)並不合適。鑒於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在非洲奴隸貿易過程中的重大見證作用,且能夠喚醒人們對於歷史創傷的記憶,其符合破例單獨使用標準(vi)列入世界遺產的條件。委員會成員克羅埃西亞代表發言指出,之所以支持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列入世界遺產,這一遺址讓我們認識到「過去的痛苦記憶讓我們更團結,而不是更分裂」。

波黑 莫斯塔爾舊城和舊橋地區 2005年登錄

Old Bridge Area of the Old City of Mostar

莫斯塔爾(Mostar)古鎮橫跨雷特瓦河深谷,是15和 16世紀作為土耳其邊境小鎮建立起來的,於19和20世紀的奧匈帝國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莫斯塔爾一直以來因其古老的土耳其房屋和老橋(Stari Most) 而聞名,並因此橋而得名。然而,在1990年衝突期間,這個古鎮的大部分地方和由著名建築師思南(Sinan)設計的老橋都遭到了摧毀。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國際科學委員會的努力,老橋於近期得到了重建,古鎮的許多建築也得到了修復或重建。老橋地區融合了前土耳其、土耳其東部、地中海和西歐建築風格,是一個典型的多文化城市住區。重建後的老橋和莫斯塔爾舊城是協調和解、國際合作的象徵,也是不同文化、種族和宗教社會之間和睦相處的象徵。

保加利亞里 拉修道院 1983年登錄

Rila Monastery

里拉修道院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古修道院,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修道院,位於首都索非亞以南117公里、巴爾幹半島最高山峰里拉山的里奧斯卡山谷中,海拔1147米。這座新拜占庭建築始建於公元10世紀中期,是由隱士里拉的聖約翰建造的,當時這裡還曾是巴爾幹國家第二個修士團的大本營。里拉修道院自創建以來就有受到保加利亞統治者的支持和尊重,幾乎每位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沙皇都有對修道院作出大規模的捐獻,直至鄂圖曼征服此地為止修道院一直是保加利亞的文化和精神中心。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亞第一位聖徒里奧斯基居住過的山洞附近,13世紀—14世紀遷至現址。公元14世紀初期,里拉修道院毀於地震。後來修道院得到重建,並修築了堅固的城堡。最近一次重建是在1834~1860年間。在它的裡面至今仍保存著中世紀修道院的遺迹和里拉的聖約翰的紀念物。

加拿大 拉安斯歐克斯梅多國家歷史遺址 1978年登錄

L』Anse aux Meadows National Historic Site

在紐芬蘭島北部半島的一角,有11世紀維京人的聚落遺址,這是歐洲人踏足北美大陸的最早證據。遺址出土的木結構泥草房屋遺迹同在格陵蘭島和冰島發現的十分類似。

加拿大 美洲野牛澗地帶 2005年登錄

Head-Smashed-In Buffalo Jump

在艾伯塔省(Alberta)的西南部,發現了標有記號的數條小道、土著人營房和墳地遺址,裡面存有大量的野牛(美洲野牛)骨骼,向人們生動地展示了近六千年前的北美平原上土著人的生活習俗。他們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和對野牛習性的了解,將牛群追趕到懸崖邊,迫使其跳崖摔死,然後在下面的營房裡分割屍體。

迦納 沃爾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區的要塞和城堡 1979年登錄

Forts and Castles, Volta, Greater Accra,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這些貿易要塞建於1482年至1786年間,位於凱塔(Keta)和貝因(Beyin)之間的迦納海岸,其遺迹至今仍清晰可見。葡萄牙人在其大航海探險時期,在世界許多地方建立了貿易路線,這些要塞正是這些貿易路線的連接點。

美國 獨立廳 1979年登錄

Independence Hall

遺產區面積2000平方米。1776年《獨立宣言》和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都在費城這座獨立大廳里簽署。這兩份以自由和民主為原則的文件不僅在美國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對世界各國法律的制定產生了深遠影響。

美國 波多黎各的古堡與聖胡安歷史遺址 1983年登錄

La Fortaleza and San Jua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in Puerto Rico

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期間,在加勒比海的戰略要地上建起了一系列防禦工事用於保護聖胡安城和聖胡安海灣。這些建築很好地展示了歐洲軍事建築與美洲大陸港口實際情況相結合後產生的和諧效果。

參考內容:

文字WHC網站、維基百科、 清源文化遺產公眾號等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愛世界遺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世界遺產 的精彩文章:

TAG:愛世界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