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江山多嬌——江蘇省美術館藏新金陵畫派精品展

江山多嬌——江蘇省美術館藏新金陵畫派精品展

江山多嬌

江蘇省美術館藏新金陵畫派精品展

主辦單位:廣州藝術博物院、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4月25日—7月23日

展覽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一樓中國歷代繪畫館

文末有福利呦~

好了,最關鍵的信息已經說完了,

準備參觀吧。

劃重點:4月25日起展出!

展覽第一手資料,請繼續往下看~

南京古稱金陵,自古以來就是藝術之都。明末清初,以龔賢為首的「金陵八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山水畫風,享譽畫壇。雖然他們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畫派,但由於生活在南京,也就被約定俗成地稱為金陵畫派。20 世紀60 年代,以傅抱石為首的一批南京畫家異軍突起,被美術界稱為新金陵畫派,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畫家群體。

新金陵畫派的產生,緣於建國初期特定的歷史機制和社會情境。時代的變革,要求畫家們必須放棄舊的程式,改用新方法表現新題材和新內容。與全國美術界一樣, 江蘇的畫家們也積極投身於新生活的洪流中。為了以畫筆歌頌新社會,以藝術裝點新時代,在60 年代初江蘇省國畫院和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相繼成立之後,傅抱石和亞明就率領由十三位畫家組成的「江蘇國畫工作團」,進行為期三個月、行程長達二萬三千里的寫生,一路上瞻仰革命聖地,飽覽大好山河。他們邊走邊看,邊寫生邊交流,試圖用中國畫的筆墨來描繪社會主義建設新風貌。其後,他們精選一批寫生創作成果赴北京舉辦「山河新貌——江蘇國畫家寫生作品展」。以此為契機,新金陵畫派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而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被認為是新金陵畫派的代表畫家。嚴格來說,他們的藝術淵源和風格並不一致,之所以被稱為新金陵畫派,只是沿襲了金陵畫派的稱謂。

新金陵畫派在傳統中國畫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課題上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尤其是傅抱石,在其為時不長的藝術生涯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從畫派形成之初開始,他們的作品就打上了時代烙印。到了「文革」期間,他們的創作自主性更是受到限制。進入80 年代,劫後餘生的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在反思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和轉變,作品風格更加多樣,個性更加鮮明,為畫派賦予了新的力量。

新金陵畫派的五位代表畫家由於各自經歷、性格、學養、師承等方面的差異,群體面貌豐富而不單一,正所謂「和而不同」。此次江蘇省美術館將新金陵畫派的一批精品帶來廣州展出,以人物為單元,以時間為順序,展示每位畫家的創作歷程,為羊城人民奉上一席藝術盛宴,讓觀眾領略新金陵五老筆下的多嬌江山。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 祖籍江西新喻(今新余),出生於江西南昌。傅抱石自幼對書畫感興趣。因仰慕石濤,1921 年自號「抱石齋主人」。1926 年從江西省立第一師範畢業並留校任教。1933 年經徐悲鴻推薦被公費派往日本留學,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師從著名美術史學家金原省吾研習美術史論。1935 年6 月,傅抱石回國,不久應徐悲鴻邀請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1939—1946 年間,傅抱石一方面進入了史論研究的高峰期,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若干本,另一方面又是繪畫創作的高峰期,創作成果豐富,獨創山水畫新皴法,被稱為「抱石皴」。1959 年,傅抱石接受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主題繪畫的創作任務,與關山月合作完成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1960 年,江蘇省國畫院和中國美協江蘇分會相繼成立,傅抱石分別任院長和主席。其後,他與亞明率領「江蘇國畫工作團」開展為期三個月、行程二萬三千里的寫生活動。1965 年9 月,傅抱石在南京病逝, 享年61 歲。

傅抱石一生創作勤奮,留下大量作品,與齊白石並稱為畫界「南北二石」。傅抱石不僅是傑出的書畫家,也是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和美術史論家,畢生著述150 余種,共200 萬餘字,主要有《中國繪畫理論》、《國畫源流述概》、《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繪畫的基本技法研究》、《中國繪畫的透視研究》、《中國繪畫的章法問題》等。

傅抱石 陶谷贈詞

傅抱石在人物故實與唐人詩意畫這方面有突出成就,這幅《陶谷贈詞》就是這一類題材的典型作品。後周翰林學士陶谷出使南唐,自恃國力強大,對南唐君臣不屑一顧,倨傲無禮,使南唐大臣韓熙載等人忿忿不平。韓熙載讓絕色歌伎秦弱蘭扮作驛卒之女在陶谷下榻的驛館每天打掃庭院,以美色誘之。陶谷果然被美色所惑,與秦弱蘭在驛站幽會,並奉上一首艷詞《風光好》:"好姻緣,惡姻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膠續斷弦,是何年?"不日,南唐君主在澄心堂設宴款待陶谷,陶谷又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派頭。席間,秦弱蘭出來唱歌助興,歌詞即是《風光好》,令陶谷狼狽不堪。此畫表現的正是陶谷在宮宴中的尷尬醜態。秦弱蘭風姿綽約在演唱,而原本目中無人的陶谷則目光躲閃,氣勢全無。這幅畫創作於傅抱石在重慶的"金剛坡時期",他在教學之餘沉浸在書齋中研究畫史畫論,並反映到他的繪畫之中,他的傳神寫照有其獨特的視角,人物矜持而冷峻,高古又有新意。

錢松嵒(1899—1985),江蘇宜興人。父親是私塾先生,自幼受父親熏陶學習古代文學和中國畫。1918 年,錢松嵒考取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五年制文科班,師從胡汀鷺學習繪畫。1923 年畢業後在無錫、蘇州等地任教30 余年。1957 年6 月被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籌委會)畫師,1961 年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文革"結束後,江蘇省國畫院恢復建制,錢松嵒任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全國人大代表等職。

錢松嵒早期主要是一邊教學一邊作畫謀生,作品基本屬於傳統文人畫。他的山水畫是描寫江南魚米水鄉的典範。從上世紀50 年代到"文革"期間是一個藝術政治化的時代,藝術家的創作自由逐漸受到限制。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錢松嵒開始探索以山水畫表現革命題材,創作了大量以革命聖地為描繪對象的作品。在作品中,他運用藝術誇張手法,大量使用紅色以象徵革命,如代表作《紅岩》和本次展覽中的《紅裝素裹》、《岡陵永固》等。

錢松嵒 深山水電能源多

經過"二萬三千里"寫生後,由於現實的要求,錢松嵒的山水畫創作從傳統文人山水畫轉向反映社會主義建設風貌的新山水畫。此時他摸索出了用傳統中國畫技法表現新時代的方法。這幅畫描繪的是深山中的水電站,藉此歌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在山水畫的框架中,插入水電站大壩、電線杆、現代樓房、橋樑等新鮮事物,在進行政治宣傳的同時兼具視覺美感,由此形成了迥異於傳統中國畫的新樣式。關於當時藝術"為政治服務"的口號,錢松嵒是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的。1961年他在《硯邊點滴》一書中認為:"國畫為政治服務,但不能把政治看得狹隘,看得庸俗……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藝術形式上要有打動人心靈的感染力。"這幅同一年創作的作品證實了錢松嵒是知行合一的,他在完成政治任務的前提下力求用藝術打動人心。

亞明(1924—2002), 原名葉家炳, 祖籍江蘇蘇州,出生於安徽合肥。少時即愛繪畫,但無條件進行系統學習,很早就輟學謀生。1939 年,他年僅十五歲就參加新四軍,成為一名戰士。後進入淮南藝專美術系學習,改名為亞明。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亞明從事宣傳及組織工作,擔任政治指導員、美術記者、編輯、畫報主編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無錫市美協主席、江蘇省美術工作室主任、華東美術家協會理事等職位,參與籌建中國美協江蘇分會以及江蘇省國畫院,並擔任分會副主席、畫院副院長,負責實際行政工作。

亞明最初是以他的組織才幹進入江蘇省國畫院負責行政工作的,但他在藝術上也是一位很有才氣和主見的畫家。在上世紀50 年代初一片"取消國畫"聲中,他不為所動,毅然開始了中國畫的研究與創作。他多次率代表團出國訪問寫生,創作了大量作品,由此確立了他在外國風情畫這一領域的地位。亞明晚年更是潛心研究國畫,80 年代在南京築"悟園"、"覺齋",90 年代隱居於蘇州東山"近水山莊", 過著讀書、寫字、畫畫的生活。亞明主張"中國畫有規律無定法",相較於其他畫家,他獨特的人生經歷讓他較少受到傳統中國畫條條框框的限制。他的畫清新自然,瀟洒靈動,妙趣天成,顯示出極高的天賦和悟性。

亞明 安徒生的家鄉

亞明主張"中國畫有規律無定法",積極探索國畫的創新之路。他利用出國訪問的機會對外國風情進行寫生與創作,拓寬了傳統國畫的題材。這幅畫描繪的是丹麥童話家安徒生的故鄉,是其外國風情題材代表作品。畫面布局分明,前景的樹林、中景的房屋、遠景的天空三者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這幅畫以點線造型為主,筆法靈動自然,設色淡雅清新,以蔥鬱的樹林、歐式的民宅、尖頂的教堂、蔚藍的天空、舒捲的白雲,成功地表現了一片異國美景,傳達出一種童真夢幻的感覺。

宋文治(1919—2000),江蘇太倉人。從臨摹《芥子園畫譜》、清初"四王"作品開始學畫。早年於上海廣告社當學徒,常去畫廊參觀畫展。後回太倉任中小學美術教師。1941 年,宋文治考取蘇州美專滬校,學習西洋透視學、素描、水彩等技法。半年後因日寇佔領租界而被迫停學,仍回太倉任教。1947 年, 赴安亭師範學校任教。經同鄉朱屺瞻介紹,拜張石園為師,後又經陸儼少介紹拜吳湖帆為師。1956 年,宋文治創作的《桐江放筏》、《黃山松雲》獲得了社會的好評。1957 年作為首批畫家被調入江蘇省國畫院(籌委會)。1960 年畫院正式成立時,任副畫師兼院長秘書。1977 年畫院恢復後任副院長。

宋文治以山水畫著稱,他常常思變, 從早期的臨摹古人到建國後的重視寫生, 在「文革」結束後又開始探索彩墨相間的畫法,自稱為「小潑彩」。宋文治從20 世紀60 年代初開始創作江南題材畫, 他愛太湖,畫太湖,太湖成為他的藝術象徵,他也由此得到「宋太湖」的美譽。

宋文治 山川巨變

《山川巨變》是宋文治在上世紀60年代山水畫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母題,他先後創作了多幅《山川巨變》來歌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最早的一幅創作於"二萬三千里"寫生途中,為橫幅小卷。第二幅作於1961年5月,曾參加1961年在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展覽館舉辦的江蘇省國畫院"山河新貌"展,並在《人民日報》發表。江蘇省美術館收藏的這幅《山川巨變》創作於1963年,畫幅為豎式。除了形制上的變化,畫面布局和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同樣是描寫黃河三門峽水電站,第一幅採取全景式構圖,黃河橫貫畫面;第二幅截取一段,突出表現水庫;這一幅則將水庫置於畫面上端的遠景之中,近景是巍峨的高山、層疊的梯田,層次感更強。這同一母題的不斷創新,體現了宋文治的探索精神。

魏紫熙(1915—2002),河南遂平人。從小迷戀繪畫。十二三歲時臨習《芥子園畫譜》。1931 年考入河南藝術師範學校,從"四王"入手,上溯宋元諸家, 尤其喜歡北宋范寬和南宋李唐、馬遠、夏圭。在校不斷臨摹前人作品,同時注重寫生,先後到過嵩山、伏牛山、武當山等地積累素材。上世紀40 年代開始先後受到閻松父的染色法、趙望雲的側鋒勾斫筆法、傅抱石的散鋒用筆的影響,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畫風格。1947 年受聘為河南大學講師。1949 年移居南京。1957 年參與江蘇省國畫院的籌建工作,在國畫院建立後擔任辦公室負責人。1960 年參加"江蘇國畫工作團",壯遊二萬三千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魏紫熙接受政治任務創作人物畫,不得不放棄在山水畫創作道路上的探索。在這過程中,他採取了一種折衷的辦法,在大多數人物畫中採用山水作背景,特色鮮明。"文革"後又轉變為以山水畫為主。代表作品有《南京梅花山》、《溫課》、《田頭黑板報》、《黃洋界》、《天塹變通途》等。

魏紫熙 田頭黑板報

魏紫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受命創作人物畫,描繪了各種工人、農民、戰士的形象。其中農民在田間地頭的勞動、休息、學習活動是他創作的一種主要題材。這幅《田頭黑板報》即是表現那個特殊年代通過黑板報向農民進行政治宣傳的情景,因此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畫中人物的衣著、勞動工具貼近現實,這是他長期下鄉寫生的成果。魏紫熙早年專攻山水畫,因此他的人物畫大都是人物與山水的結合。這幅畫中水田阡陌縱橫,小溪流水淙淙,作為背景襯託了人物的活動,讓主題更為突出。魏紫熙曾在1999年接受《江蘇畫刊》採訪時談及自己的人物畫創作:"我的人物大多數是用山水畫來配景的,學的並沒有浪費。我的人物如果說把景去掉,那是站不住的,我自己知道我的人物畫的造型不好,畫景有時可以為我彌補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養生大全口訣,簡易趕走春季所有不適
極致的東方美學神韻·二十四孝之鹿乳奉親兩椅一幾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