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然美國這麼「亂」,為什麼還要去美國留學呢?

既然美國這麼「亂」,為什麼還要去美國留學呢?

自從特朗普上台之後,關於美國簽證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又加上要跟中國大陸打貿易戰,而且美國最近也出現了好幾起槍擊案,鬧得大家人心惶惶的,有些人都打了退堂鼓。然而還是有很多學生和家長想去美國留學,比如小編前幾天接觸到一個諮詢者,就說他一定要去美國留學,而他在美國並沒有親戚朋友等心之所向者。所以小編跟他進行了初步溝通:

【你為什麼一定要去美國留學】

他的回答很繁雜,陸陸續續的說了許多想法。

他說目前根本就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中學裡學的知識作為理論太淺顯,到了大學還要推翻重學,且沒有實踐意義,現實生活根本用不到,學校里好像沒有什麼讓他感到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他說就是這些沒用的東西佔據了他全部的時間,他在學習能力最強的青春期卻只能困在校園裡學那些東西,自己的愛好完全沒時間發展,就算假期想要學個吉他、跳個街舞,甚至打個球也要被爸媽說不務正業趕著他去學習。

他說他有幸參加過一次美國的遊學,然後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他眼見的美國校園四處充滿了多元的文化氣息且有著極高的學術自由。他說美國那些學生並不是沒有像國內的學生一樣拚命學習的,但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把自己局限在書本里是因為他們自願,而不是像他一樣被監禁。

他說另外的那些像他一樣不樂意只局限於書本的美國學生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一切。有什麼課餘愛好就可以參加什麼社團,學校甚至專門為他們開設課程;醉心於權術的就可以積極運作競爭學生幹部;然而他們無論幹什麼只要干好了都能上最好的大學。美國的大學不會以學習成績而定論,更不會因為你熱衷的不是書本上的內容就對你說三道四。

他覺得自己在那裡不論念書還是玩音樂搞體育,只要努力認真態度端正,都是被尊重的。

他說國內的學習更多的是靠死記硬背,沒什麼新意。他對高考的感受都只有一個:焦慮。相比於SAT考試中對閱讀、數學和寫作的測試,中國的大學入學考試更多的是憑藉對相關知識的記憶。

他說在美國,學生們可以選擇提交幾次考試中最好的一次成績,並且需要老師的推薦信,還需要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而在中國,高考每年僅有一次,因而競爭異常激烈。為了高考人們彷彿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聽他說完這些話,對我觸動挺大的。近年來,許多人出於對國內教育的失望,把目光投向外部,非常推崇國外,特別是美國教育。經常建議用美國的教育模式取代現行的教育模式。中國的孩子,但凡父母有點錢的,或者可以籌到錢的,無不嚮往國外的花花世界。優秀的學生想變成頂級的精英,一般的學生想變成優秀的人才。無論用什麼方法,每個人都想要進步,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有這個心思,我覺得是非常好的。

為了大學的入學考試——高考,中國的每個學生都經歷了十五年的寒窗苦讀。這樣的考試製度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古時候中國的「考生」們,從那時起就依靠背誦各種詩詞文章來通過科舉。如今,在中國每年數以百萬計的考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進入國內頂尖的大學。

而這樣聲勢浩大的競爭,不同的省份競爭壓力卻不一樣,這不由得讓許多學生多名額少競爭激烈的省份的學生心裡滋生了一些不滿的情緒。確實,高考是全國性的,標榜著公平公正的錄取制度,然而錄取的時候確實看你所在的省份分到了怎麼的名額比例。同樣的學生,在北京、上海就可以輕易地上一本,在江蘇、河北卻是二三本的水平,甚至一些好不容易爭取那點名額,卻還要分給青海、新疆等偏遠地區或少數民族的學生,你讓人怎麼甘心?

本來十幾年漫長的學習和競爭過程,對許多學生來說都是身心的煎熬。如果連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那還有什麼能支撐他們努力奮鬥下去?

另外現在教育資源的分配還是不均衡。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師資力量也一樣。老師是職業不是聖人,越大的城市發展機會越多前景越廣闊,優秀的教師當然願意前往,但學生不一樣,就算你去北京念書,還不是一樣要回家鄉參考嗎?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好的越來越好,壞的越來越壞」的資源越來越不均衡的局面。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本地學生,比外地的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進入當地的名牌大學。這是一種壓倒性的優勢也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學校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你的命運

許多國內的學生都把自己的大學看作是生產文憑的工廠,不斷地培養出毫無潛力的畢業生。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專以上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後半年之後的平均月薪只有3487元,約等於539美金。而這個數字,甚至低於工地里臨時工的平均月收入。

然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選擇面寬了,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還可以有別的選擇

隨著近年來美國校園中留學生數量的激增,中國學生已經成了成為了赴美留學的最大主力軍。鑒於這樣的現象,中國的教育制度一度遭到質疑。一些中國家庭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外,放在了讓孩子出國深造的這條路上。

儘管北京已經成功樹立了許多國際排名很高、很有聲譽的名校。但遺憾的是,政府在排名靠前的一百所學校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這導致了其他一些普通的大學只能拿到很少的補助。

中國南方一所大學的校長最近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因為他指出,排名第一的浙江大學在短短三個月中得到的政府補助,比他們學校(貴州大學)在過去63年中所獲得的全部資助還要多。

「這就像中國和奧林匹克的關係一樣,」北大(微博)教授陳平原說:「我們獲得了許多的金牌,但是國民的身體素質仍是很差。體育精神不應該是為了贏得獎牌,而應該是讓全民都健健康康熱愛運動。教育也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人有國家之分,教育卻是全世界都在為之努力發展的,教育資源是全世界的,如果你在國內得不到你想要的,為什麼不選擇留學呢?

美國大學有世界公認的高質量的設施、資源和教師。而且有成熟的認證系統確保高校將這些優勢不斷保持下去。美國教育系統在院校類型、學術與社會環境、入學要求、學位項目以及可供學習的專業領域方面提供世界上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選擇。另外作為對未來的投資,一個美國學位非常物有所值。 在美國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和思維方式能為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況且美國的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選擇的靈活性。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課程,而且還可以選擇從一所學校轉入到另一所學校。

想要留學的學生很多都想選擇去美國。因為這裡是一些最先進的思想、科學的發源地。也是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平衡發展的一個國家。而且美國高等教育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在這裡你可以開闊眼界,了解最前沿知識,培養領導能力,增強競爭力。

每年都有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的超過450000留學生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有半數攻讀本科,其餘的讀研究生或者職業課程。其中5%來自非洲,58%來自亞洲,14%歐洲,10%拉美,7%中東,還有5%來自加拿大,按國家來看則是日本和中國比例最大,均為8%。

如果你有心去美國留學而進行過考察不難發現:

哈佛大學每年的學費收入,主要用於學生獎學金的發放。在美國,越是名校,學費越貴,但獎學金也越多,如果你成績足夠優秀那進名校即意味著享受免費教育。

在一所號稱美國中學屆「哈佛」的精英高中,其校長稱,他們私立高中每年學生的學費為4萬美金,但是錢不夠用,還需要花大量的精力籌錢。而在我國,相對發達地區的民辦學校每年每生收費5000元,學校還能盈利。原來,美國這些精英學校把學費的很大一部分作為助學金和獎學金,它們靠社會資助而不是學費來辦學。

美國獎學金種類繁多,高校獎學金(校內獎學金)分為非服務性獎學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務性獎學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學校貸款(loan)三種。絕大多數的美國高校研究生院,都設置前兩種資助。雖然並非所有學院的此類資助都能覆蓋一年中的全部費用,但多數都在全部金額的2/3以上。申請人只要TOEFL高於550, GRE高於1200,GMAT高於550,若注意申請技巧與方法,是完全可以拿到全獎的。

美國一私立高中佔地300多畝,容納了380名學生。可校長說學生太多了,他期望的人數是300人,這才能為不同學生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教育。自由開放的專業選擇體系使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考慮自己的未來。

美國私立中學一般不設行政班級,實行走班制。教師任課實行模塊分割,一般主講一門學科或一門學科的某一模塊。必修課根據學生學業水平,分成不同層次的班級,打破年級界限,實行分層教學;選修課則按照學生興趣、愛好,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在自己所任教的教室辦公。學生流動,教師不動,教室固定的「走班制」,是美國課堂教學的最大特色。

美國基礎教育階段課程設置由學區教育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需要通過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取得高考報名資格的課程)與大學招生資格考試接軌;選修課則五花八門,完全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定。

美國知名大學錄取時特別看重學生在高中時是否上了難度較大的課程即AP和IB,另外,還十分看重學生的課外活動。在大學申請表上都有一欄:高中期間參加過什麼課外活動,參與了幾年,擔任過什麼職務,得過什麼獎勵或榮譽,獎勵或榮譽是地區級、州級、國家級還是世界級的。

另外美國的校園提供勤工儉學機會,幫助學生減輕家庭負擔,增加社會經驗和能力;各民族多元文化組成平等、開放、自由的環境,有利於學生的融入;而且一旦獲得學生簽證,就有機會工作、申請移民,家屬也可同時赴美;留美回國市場認知度提高、競爭力加強,更有機會獲得高薪高職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加澳新四國資訊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赴加拿大外國留學生人數增加兩倍!
關於美國簽證新規的常見問題回答

TAG:美加澳新四國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