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荔灣區即將大變!這條最具老廣味道的路網正拔地而起!

荔灣區即將大變!這條最具老廣味道的路網正拔地而起!

近日

《廣州2018年度城市更新計劃

(第一批)》

新鮮出爐!

荔灣將建設一條慢行路網

連接陳家祠、動感小西關、粵劇藝術博物館

上下九騎樓街、十三行創意集市

清平養生坊、沙面等10個文化景點

荔灣區城市更新局供圖

說起荔灣區

相信大家的腦海里

不自覺就會浮現這些畫面

古色古香的騎樓

歷史悠久的西關大宅

別具風情的沙面島

騎樓風格的上下九

那麼,現在就隨著漁公子感受下

這條最具老廣味道、西關特色的線路吧!

1

陳家祠

清代宗祠陳家祠,又被稱為「陳氏書院」,是廣東地區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

到這裡來,除了欣賞它那集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彩繪於一體的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還別忘了藏於它腹內的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廣東傳統雕刻藝術》、《廣東象牙雕刻藝術》、《廣東刺繡》、《百年陳氏書院》、《舊廣州家居》等常設展覽。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10元/人

2

動感小西關

動感小西關離陳家祠只有600米,這裡有目前廣州唯一的雙巨幕電影城、新鮮刺激的戶外攀岩體驗館、多阿吉大型餐飲店等服務設施。

目前,動感小西關正在升級改造中,未來將打造成集文化、旅遊、娛樂為一體的荔灣形象新地標。

3

周門社區

據傳這裡曾以周門村命名,居民多周姓,村內道路也多以周字命名。

這裡是平價西關特色小吃的天下,比起上下九美食,周門社區的美食顯得經濟又實惠,有周記茗點居的早茶、林師傅的牛三星、壹心雞飯店的清平雞,還有各種雖然叫不出名字,味道卻十分不錯的小吃店。

4

泮塘

泮塘村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泮塘五秀」亦聞名遐邇,被列入逢源大街——荔灣湖歷史文化街區。南漢末代帝王劉鋹御花園「劉王花塢」所在地「半塘」,就是今日的泮塘。

泮塘五約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清代聚落風貌,在這裡,可以看到多處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北帝誕和端午節時,還能看到流傳500多年的扒龍船習俗,在仁威廟感受植根於嶺南文化的舞獅、采青、請神、送神等傳統民俗活動。

5

荔灣湖公園

荔灣湖建於1958年,總面積約27公頃,湖面佔百分之六十二,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四個湖組成,遊客可乘坐出租小艇、水上單車等遊覽。每年在此舉辦的水上花市都吸引了大批遊客。

6

粵劇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南國紅豆的沃土,粵劇愛好者聚會演出之地,也是集粵劇文化與嶺南園林藝術精華與一身的旅拍聖地。2017年,該館榮獲中國建築界最高榮譽「魯班獎」。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門票:免費領取,需提前預約

7

上下九步行街

先不說它的騎樓風情,也不說它的西關雕塑和雞公欖多麼有趣,光是列出下列一串代表性的名單,就讓人大流口水:蓮香樓、廣州酒家、陶陶居、銀記腸粉、順記冰室、南信甜品、娟姨豬腳姜、陳添記魚皮、寶華麵店、林林牛雜……

8

十三行創意集市

位於文化公園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距離上下九步行街不過1.2公里,館藏大量清代廣州十三行時期外銷到國外的文物,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恆、馮傑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近年來,十三行的歷史文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廣州市民所知曉。

博物館周邊的十三行路、槳欄路、和平東路等多個路段同樣充滿了十三行商旅文化的氣息。時尚復古的街道、物美價廉的批發服裝布料,讓十三行歷史文化街區人氣高漲。

逛完街區,還可以順路到沿江西路看看,漫步珠江邊,逛逛粵海關博物館、塔影樓、郵政博物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

門票:免費領取

9

清平養生坊

清平中藥材市場是全國第一個準許經營範圍達5大類別的醫藥展貿平台,涉及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西成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你可以在這裡以優惠的價格買到中藥材。未來,這裡將如何打造成養生坊,以緊跟荔灣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值得期待。

10

沙面

沙面島與清平中藥材市場隔河對望。小島不大,卻古樹參天、蔥蔥鬱郁,擁有新古典式、折中主義式、新巴洛克式、拱券廊式、仿哥特式等多種形式交融的建築群。沙面公園附近還有許多西式餐廳,裝潢都有明顯特色。

作為一個擁有渾厚歷史的千年古都

這條最具老廣味道的路線,你喜歡嗎?

荔灣將再次騰飛,未來將不可限量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編輯 | 漁公子

圖文|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百年中國人物畫的轉型,多元畫派的紛沓而至
陳永鏘:在這裡,「道法自然」地日升我起,日墜我息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