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乾隆最器重的漢臣,死後被謚文正,乾隆說:朕失去了一條胳膊

他是乾隆最器重的漢臣,死後被謚文正,乾隆說:朕失去了一條胳膊

張廷玉是雍正最器重的大臣。器重到什麼程度呢?雍正願意和他稱兄道弟,雍正甚至還下令,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生生世世陪伴在他左右。張廷玉因而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但是,乾隆卻不太喜歡張廷玉。乾隆即位後,為了照顧爸爸雍正的面子,起初還對張廷玉禮敬有加,但後來卻不斷找張廷玉的茬,還差點兒剝奪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

乾隆最器重的大臣,早期是阿桂福康安等人,後期則是家喻戶曉的和珅。乾隆沒有雍正那麼大度,雍正沒有太多滿漢之見,張廷玉是他最器重的大臣,注意是大臣不是漢臣,也就是說雍正對張廷玉的器重超過所有滿臣(他兄弟十三阿哥除外)。而乾隆最器重的永遠是滿臣。那麼,乾隆最器重的漢臣是誰呢?

此人有個家喻戶曉的兒子——清朝一代名臣劉墉,而他也是清朝一代名臣——劉統勛。劉統勛是山東高密人,雍正二年的進士,他為何能深得乾隆寵幸呢?

乾隆年間,劉統勛擔任左都御史,負責監察百官。不久,他便向乾隆彈劾張廷玉,說:「張廷玉是三朝大臣,名望甚高,他晚年實在應該謹慎些,不要落人話柄,晚節不保。可是臣聽說,他居然和鄉里大族聯姻,又包庇他的親戚,實在對不起皇上的器重。所以臣建議,三年之內不要升張廷玉的官。」

這樣一封彈劾奏書,自然是正中乾隆的下懷,他正愁沒機會找張廷玉的茬呢!他暗自竊喜,隨後又裝作很失望的樣子,下詔說:「張廷玉明高權重,如果不是他作威作福,劉統勛必不敢上這樣的摺子,可見張廷玉這老傢伙確實沒幹什麼好事。」隨即,乾隆便乘機革了張廷玉的職。

不管劉統勛彈劾張廷玉有沒有望風希旨,取悅乾隆,但他因敢於彈劾三朝元老張廷玉,獲得了敢於直言的美名,名動朝野。劉統勛之所以這樣出名,與乾隆的一個舉動密不可分,他居然將劉統勛彈劾張廷玉的奏摺傳給群臣觀看,這樣一來,朝野上下都知道是劉統勛彈劾張廷玉,劉統勛想不出名都很難。

實話說,這乾隆也夠無恥的,他公開劉統勛彈劾張廷玉,這就好比有人像乾隆告密,乾隆卻把告密人公之於眾,這不是給人拉仇恨嗎?也許,乾隆就希望看到劉統勛和張廷玉互咬。

然而儘管如此,因為劉統勛助他打擊張廷玉,乾隆還是對他另眼相待。但促使劉統勛成為乾隆朝一代名臣的,並非張廷玉事件,而是治水功績。

古代中國是個農業社會,老百姓靠天吃飯,水災自古便是中國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因為這關係到農民的生產與生存問題,也關係到朝廷的收入與穩定問題。自古以來,治水有功者均會蒙受朝廷重賞,遠古時代大禹還因治水有功繼承舜帝之位,這是婦孺皆知的故事。

劉統勛便是乾隆朝治水功臣,他從乾隆十一年出任漕運總督開始,利用數年時間,處理了多條主要河道疏通的問題,極大地減輕了老百姓的水患之害,並在治水期間處理了大批漕運貪污官員,得到百姓稱頌。也正因如此,劉統勛得以進入權力中樞,成為乾隆的左臂右膀。

劉統勛一生,先後擔任刑部、工部、吏部三部尚書,又出任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何謂位極人臣,榮耀無比。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劉統勛還出任《四庫全書》總裁官。

也就是當年,劉統勛因病去世,享年70歲。劉統勛去世後,乾隆悲傷不已,謚劉統勛為文正,這是文官的最高謚號,又說:朕失去了一條胳膊。言外之意,他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別只記得各種釉彩大瓶,我的書房也不錯,了解一下?
這個女人才是乾隆唯一承認的妻子,她究竟是誰呢?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