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關順:蔡壩河之王姓

王關順:蔡壩河之王姓

三橫一豎即為王,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學說。天下王氏出太原。始祖太子晉,約生於公元前 565年,乃周靈王太子,本姓姬,名晉,字子喬,為黃帝第42世後人,曾避居太原。當時人們稱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因始於太原,故稱太原王氏。王氏衍派,為數眾多,就現所知的有 200多個。其中著稱的衍派為「開閩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瓊崖王」、「贛湘王」等。而今王姓的人口已達到9468萬人,大約佔全國人口的7.1%,位列中國第二大姓氏,以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居多,其王氏族人遍居全世界!

陝西漢中地區王姓應為三槐堂王氏,在湖廣填川時或者之後的分支。至於什麼時候進入洋縣,年代已經非常久遠。

以我蔡壩王家為例, 最早由新鋪一帶遷入,現在大部分輩分資料還留在下面的墓碑上,很早以前所有楊庄中壩一帶遷出的王姓族人每年統一祭祀,在祭祀這一天會在中壩老墳處的哪裡統一吃墳燴(就是上墳時候的午飯大雜燴),像蔡壩等遠地方的人下去晚了說吃飯都趕不上趟,去早了說專門去趕飯點的,反正就是故意刁難。那個時候無故不祭祀或者做出對祖墳不敬的事都得上柏樹(就是脫掉上衣捆在柏樹上抽打),在六七十年代的有位在渭門一帶任職的一個鄉長砍了墳上的一根柏樹,當時楊庄老墳下面的人一個口信,從哪裡分出的王家人從四面八方在同一時間趕到老墳處,幾百人把那個鄉長帶了過去準備上柏樹,最後在多方調解下才算了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老墳處的人一年年的刁難,終於在一年的清明晚上蔡壩人從老墳把總先人的男墳處取了土移葬在蔡壩對面的萬春,立有幾丈高的旗杆,稱為旗杆墳。這個時候蔡壩王家已經分開了幾大家,大概有槐樹關的王上溝、戚氏的後村、龍亭鎮的龍咀、下街、黃家營的王底、還有西鄉一戶。之後這幾大家在每年又相聚在萬春祭祀,吃墳燴。在取消集體勞動後,當時的土地缺乏,把幾畝地的墳地被萬春人和當時的副鄉長王都都的縱容下推到旗杆,變成耕地,旗杆拉回蔡壩放在油坊門前的竹林里,今不知去向,墳地也越來越小現在一點痕迹都找不到了。包產到戶後吃墳燴祭祀的場面也沒有了,旗杆墳也逐漸被人忘了。

在山西王家大院里有一個王家家訓:

凡語必忠信,凡行必篤敬。

飲食必慎節,字畫必楷正。

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肅整。

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

作事必謀始,出言必顧行。

常德必固持,然諾必重應。

見善如己出,見惡如己病。

凡此十四者,我皆來深省。

書此當坐隅,朝夕視為警。

時代在進步,我們各方面都在調整,可是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先祖的智慧和對根本的一種繼承。以根為點,以本為轅,才能走的更遠遠,讓我們記住這一家訓,走出我們王家人的氣勢與精神。

漢江人物檔案

王關順,陝西洋縣人,中國環境保護協會農村採集分會理事,中華風采人物雜誌社特邀編委。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閑暇之餘努力寫作,迄今創作詩歌、散文、自傳體小說共計百餘篇。

漢江精彩內容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江 的精彩文章:

余正虎:行走在春天裡

TAG:漢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