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訪《三國機密》屠楠:人就是寶石,越打磨越光彩奪目

專訪《三國機密》屠楠:人就是寶石,越打磨越光彩奪目

「三國」這段歷史裡有太多迷人的故事,尤其在文藝創作中,它有太多的切入點,可以讓人一頭熱情地鑽進去。

馬伯庸的小說《三國機密》腦洞大開另闢蹊徑,在三國歷史的弘大框架中選取著墨不多的漢獻帝劉協(劉平),以漢室復興為使命,不惜以身涉險捲入三國的刀光劍影中,重塑了人生。

當唐人影視將馬伯庸這部力作搬上屏幕,這群青春版的熱血三國人物再次吸粉無數:孱弱卻堅韌的劉協、年輕睿智的司馬懿、心明眼凈的郭嘉、手段強硬的滿寵等等。

最令原著作者驚喜的是劇中賈詡和滿寵,他評價滿寵說:「演的不錯,犀利精明,前期壓迫感很強。」

面對馬親王的點評,作為滿寵的飾演者屠楠來講,這是對他一段時間工作的肯定。

「我想,馬伯庸先生的肯定,至少說明了《三國機密》劇本對於原著的還原度是很高的,再有就是我對於劇本中人物滿寵的理解還是比較正確的。」

1

《三國機密》中的滿寵一出場就加速了劇情的緊迫感,弘農王妃唐瑛帶著扮成小宦官楊平進宮被審查,那一刻,滿寵的一舉一動都讓觀眾跟著劉平和唐瑛的緊張地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也就是這個滿腮鬍子,既像猴子又像鍾馗的造型的滿寵,一出場就抓足了觀眾的眼球。

「很多觀眾說第一次見這麼毛茸茸的滿寵,我是非常感謝造型老師為我設計的這款全劇最特別的髮型,因為不管觀眾喜不喜歡,滿寵都在第一時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三國歷史中,滿寵是真實存在的,他有勇有謀,參與過赤壁之戰,後協助曹仁駐守樊城,勸住想棄城逃跑的曹仁堅守到援軍到來擊退關羽。他得到曹氏四代重用,死後謚景侯,對曹魏陣營來講可謂鞠躬盡瘁。

「滿寵的思維異常敏銳,手斷狠且強硬。」

在屠楠看來,劇中的滿寵不僅沿襲了歷史上的成長軌跡,並根據歷史情境豐滿了滿寵的性格:他在工作上認真、不苟言笑,做為酷吏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會毫不留情地對嫌犯使用酷刑。

2

「三國」里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的英雄,作為看著《三國演義》、玩著《三國無雙》而長大的八零後,屠楠和每一個有著英雄情結的男孩一樣,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逃離不了對三國這段歷史的痴迷。

「比起歷史中的三國,最吸引我的還是五虎上將的勇猛,以及那種運籌帷幄的操控感。能夠在《三國機密》中飾演滿寵,有一種過足了『角色扮演』的癮。」

因而,當蔡藝儂女士邀請屠楠來飾演滿寵時,他在短暫的興奮之後,就開始一頭扎進了圖書館裡做功課。

「我閱讀了《三國志》裡面對於滿伯寧的史料記載,以此為根基。」

「為更精確地體會我國古代「士」的精神,我觀看了多部由我國古代的「士」的精神演化而來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古裝電影。」

「為了讓角色鮮活又帶一些現代元素,我甚至翻出了PS遊戲《三國無雙》通過遊戲中人物的動作、台詞、場景來尋找創作靈感。」

3

「起初監製老師一直強調這個人不是反派角色,只是各為其主而已。但是我們這個戲的視角是漢獻帝劉協,所以滿寵在一開始就處在陣營的對立面上,從他刑訊逼供,包括抄司馬家等,這些行為上看,都不能算是正面角色,更像是一片灰色區域。」

人物的豐富性在於很難輕易去判定好壞,滿寵在曹魏陣營中的忠心耿耿,在漢皇室看來就是「毒蛇」,當我們見識到滿寵的犀利狠辣,也見識到他在郭嘉面前的「萌」。

「與郭嘉之間的人物關係我覺得我只是更多地展現出人單純的一面,這其實也符合常理。比如,我們會在小師弟師妹面前侃侃而談,而到了大師和前輩面前就會收斂起來,多聽,多問,盡量少表達自己那些膚淺的看法,言語和行動中也難免會流露出崇拜之情。」

4

屠楠在影視劇中算是個新人,但作為專業演員,他已經在國家話劇院的舞台上活躍了七年之久。

「也許是命運安排,剛進國話我就飾演《四世同堂》中的李四爺,他是一個年過70的老人,我那時20多歲,可見與角色的距離有多大,從那以後我接到的角色就沒低於過55歲,有警察、醫生、藝術家、嫖客等等。」

入行以來,屠楠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於困難角色的挑戰,從田沁鑫的《四世同堂》到賴聲川的《如夢之夢》,七年的時間,舞台上一個個鮮活的角色,饋贈給他的是豐富的表演經驗和紮實的演技。

同樣在國話的這幾年,他受到很多藝術家前輩關於藝術、品格的影響和熏陶。

「賴老師的儒雅是每一個與他合作過的演員公認的。作為一個導演要面對那麼複雜的創作,那麼多的演員與工作人員,但我從來沒見他發過脾氣,連不耐煩的情況都沒有,非常值得敬畏。」

5

在很多選擇上,總會面對不捨得、不得已和不得不向前看,屠楠也是這樣。

「我曾經把生命中最寶貴的七年時間奉獻給了舞台,演了一堆糟老頭子,難度很大,卻並沒有證明自己的價值,甚至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很失敗……」

在國家話劇院七年的時間,屠楠收穫了很多,但同時也進入了瓶頸期,很多嚴峻的現實問題接踵而來,讓他不得不重新開始考慮之後的工作重心。

就在這時,他與回歸舞台出演《如夢之夢》的五號病人的胡歌結識。

他們從排練當中開始互相了解,就像一起上課的同學一樣排練演出,舞台是胡歌重新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屠楠新的轉折點。

「我很感謝我的好兄弟胡歌,長期混跡於話劇舞台上,讓我的表演進步不少,但也不得不讓我面對生存這個嚴峻的問題,畢竟舞台劇演員的收入是相對較少的,當我跟他聊過想演電視劇的想法後不久,他很快就將我引薦給了蔡藝儂女士」。

對於好友的欣賞,從來不吝嗇於表揚,胡歌是屠楠進入影視劇的伯樂,正是他的引薦下,屠楠遇見了「滿寵」。

6

胡歌曾在一次採訪中曾經談到:「屠楠的生活完全是圍繞自己的興趣來的……他會畫畫,而且閱讀量非常非常大,他說的好多東西我都沒看過。」

說到讀書,屠楠覺得這是個「坑」,但也是他最好的精神出口。

「由於我之前總會失眠,所以決定在睡前讀一些燒腦的哲學原著。希望那種似懂非懂雲里霧裡的感覺能讓我快速入睡,但事與願違,我竟然被它玄妙的邏輯深深地吸引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從羅素的《西方的智慧》開始,屠楠自己入坑西方哲學,一發不可收拾地從古希臘一直讀到福柯、維特根斯坦。

讀書是屠楠在表演以外的精神出口,尤其是在他最失落的時候,總能給他很多信心,鼓舞他帶著勇氣大幹一番。

「每天都會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否則我就會產生罪惡感。」

在愛好的選擇上,屠楠從來都放縱自己的天性:「我小學的時候經常得到美術老師的表揚,但初中以後就很少有機會畫畫了,直到2011年,當我有了生活的自主權,我才開始重新畫畫,就那樣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開始了,自己買材料、工具、書籍,自己琢磨。」

成長總是帶給人很多不得不捨棄的東西,但是等到可以自己選擇的時候,一定會瘋狂地彌補,對於屠楠來講,畫畫如此,彈琴亦是。

屠楠對於自己的興趣很珍視,每一樣都下足了功夫,並不是隨便玩玩,用他的話來講就是對自己要狠。

2015年初,屠楠非常偶然地接觸冬不拉,他用了3年的時間熟練的掌握這門樂器,而這期間,他常常苛刻地要求自己,如果一首曲子彈不好,就要不斷重複,甚至都彈到關節勞損發炎不得不去醫院。

小學因為小指特別短被小提琴老師拒之門外,可等真正去接觸樂器,屠楠開始重新認知自己,其實音樂細胞和手指長短無關。

人生有走不完的路,對屠楠來講,認知自己,或者打破自己曾經的認知,是一個人潛力的最大發現。

「敏感是藝術工作者的必須品,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它都是我性格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演員,未來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往前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東吳第一功臣是誰?不是周瑜魯肅,也不是呂蒙陸遜,而是此人
短史記265:平民百姓家孤兒寡母尚且受盡欺負,何況皇宮之內?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