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使用激素類藥膏,有哪些應該和不應該?

寶寶使用激素類藥膏,有哪些應該和不應該?

由於天氣逐漸變得悶熱潮濕起來,很多父母發現家裡寶寶的頭面部、頸背和四肢出現了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疹,這就是患上了小兒濕疹。家長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時,醫生往往建議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可不少家長們聽到激素這個詞,臉色就變了。那麼寶寶到底能不能用激素葯呢?今天智爸就為廣大家長們揭開這個謎底。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小兒濕疹,很多家長存在一個誤區,覺得濕疹聽起來是由於濕氣引起的,甚至有些家長認為應該讓寶寶的皮膚保持乾燥,以避免濕疹的發生。事實上,小兒濕疹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皮膚炎症,目前其病因與發病機制尚無準確論斷,但醫學界主流觀點認為與遺傳、環境、免疫、生物因素有關,發病主要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通俗一點來講,父母之間若有一方曾經得過濕疹或者類似的過敏性疾病,那麼寶寶患病的機率會明顯變高;寶寶幼嫩的皮膚接觸到一些化纖、動物毛類的織物或不幹凈的汗液、尿液等引起過敏現象會引發濕疹,花粉、蟎蟲,甚至是乾燥的空氣也都有可能讓孩子患上濕疹;食物過敏也是小兒濕疹的一大元兇,其中牛奶中的異體蛋白導致的過敏是寶寶食物過敏最大的原因。也就是說,各種各樣的導致寶寶過敏的原因才是小兒濕疹的元兇,跟濕氣什麼的沒有關係。

小兒濕疹是嬰幼兒的「主打病」,絕多數寶寶要過這一關,區別只是病情輕重的問題,所以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這並不是什麼大病。事實上,長濕疹是寶寶出生後對外界環境的一個自然免疫適應過程,大多數寶寶由於逐漸適應了環境,濕疹就不藥而癒了。比較輕的濕疹,比如皮膚有點變紅、脫皮,有幾個小的丘疹,可以不用藥,家長們注意寶寶的生活護理,用點保濕的硅霜等能很好的緩解病情。而稍重一點的濕疹,智爸推薦家長們用純中藥製劑來治療,比如市面上很容易買到的「膚樂霜」,其抗菌、止癢的效果就不錯。絕大多數的寶寶都能順利的度過小兒濕疹這一關,不過,也有一些寶寶濕疹反覆發作,程度較重,比如出現了大片紅斑,有脫屑,有滲出,這時候醫生往往建議指導需要用膚樂霜和激素軟膏混合治療。真的非得用激素類藥物治療嗎?

是的,對於中重度濕疹來說,想不用激素藥物治好是不可能的,市面上那些吹噓「不含激素」的小兒濕疹神葯都是扯淡!國內著名育兒專家,首都兒科研究皮膚科主任、主任醫師劉曉雁就曾在媒體上明確表示,激素藥膏是寶寶濕疹治療的首選葯。

一些家長擔心嬌弱的寶寶用激素類藥物會不安全,甚至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事實上,激素藥膏的副作用是被誇大了,家長所擔心的激素藥物會抵制幼兒生長的情況,只有在長期大劑量口服激素藥物時才會出現,而藥膏一般只限於局部塗抹,吸收極其微量,對寶寶身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況且,醫生給孩子用的一般都是中效偏弱或弱效的激素類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短期、局部、間斷使用是安全的,家長不用擔心。一般來說,持續使用激素類藥膏的時間不應超過7天,同時,應盡量避免在面部、乳房、陰部和褶皺部位使用,即使要使用,塗抹的藥量也應該減少,以免導致皮膚萎縮。

另外要注意的是,外用激素是分類管理的,我國將外用激素分弱效、中效、強效及超強效四大類。兒童、特別是嬰幼兒(2歲以下)主張外用弱效或中效激素,在我國,目前採用較多的是丁酸氫化可的松(商名品尤卓爾)及地奈德(商品名力言卓)軟膏。頑固、嚴重的可短期外用強效的如糠酸莫米松(商品名艾洛松)、丙酸氟替卡鬆軟膏、曲安奈德膏等。超強效是不主張外用或應慎重外用的。

最後,智爸給家長們推薦幾個預防和護理小兒濕疹的妙招,做好這幾點,在家裡即可讓孩子安穩的度過小兒濕疹這一關。

餵養和飲食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小兒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小兒,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小兒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小兒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

日常衣物

貼身衣服可選用棉質材料,所有衣領最好是棉質的,衣著應較寬鬆、輕軟。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並讓小兒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洗浴護膚

寶寶平時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製劑護膚,並且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以了解皮膚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塗元遠.實用皮膚病學 [M].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2002:101.

[2] 程秋生.常見皮膚病性病的治療 [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98-202.

[3] 李鄰峰.特應性皮炎 [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9-32

[4]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上關於「小兒濕疹」的詞條

[5] 數據來源:新浪對兒科專家劉曉雁的專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給寶寶講故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寶寶頻繁夜醒哭鬧,可能是這五種情況造成的,最後一個太難發現!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