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邪」氣是不正之「斜」氣

「邪」氣是不正之「斜」氣

「邪」氣是不正之「斜」氣

中醫經常會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提到「扶正祛邪」,到底什麼是「邪」,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山西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張英棟老師認為:「回答『邪』是什麼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我們的思維回到產生這個概念的時代,原則是能用現代話講出來更好,不能的話寧願留存其原來古漢語的狀態,也不可胡亂解讀,不可破壞其本身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對這一點筆者非常認同。

那麼,是否如大部分人所說,「邪」從本質上講是「審症求因」的產物,是想像、思辨的結果,而非確有其物?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經典中是怎麼描述的。《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提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從這句來講,虛邪、賊風並列,應該都是存在的,應是確有其物才是,否則如何「避之有時」?不能因為看不到賊風、虛邪便否認其存在。

「邪」氣與人體「正」氣相對。「邪」古同「斜」。《廣韻》:「不正也。」《賈子道術》:「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春秋繁露》:「竹林,前正而後有枉者謂之邪道。」故而「邪」的本義是「不正」。結合黃元御、彭子益等先賢圓運動的觀點及經絡理論,筆者認為,凡是導致機體氣血運行異常或不循常道的因素,即可稱為「邪」。無論有形的病毒、細菌,體內的瘀血、痰飲、濁毒,還是無形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太過或不及之氣,均可成為邪氣。例如,吃了冷飲或不潔食物,或肚子受風受涼,導致脾胃升降失常,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是寒邪或濕熱之邪;冬季打雷,陽氣不藏,造成很多人精氣虧虛,來年多病溫病,是為非時之邪。心神不正,不良的情緒,也是可以致病的「邪氣」,如怒則氣上,悲則氣消,思則氣結,也是使人體氣血運行異常的「虛邪賊風」。同時,正、邪也是相對個人而言,有的人感覺夏天氣熱的難受,甚至因而生病,有人卻覺得舒服得很,原有的疾病也緩解很多。四時天氣和藥物一樣,其偏性可以治病也可致病,關鍵是這些因素是否有益於作用的個體。

「扶正祛邪」是中醫的常用治療原則。古云:「善針者,善導引也。」圓運動學說則提出了下氣湯等方劑,並把經方導引氣血升降的機理揭示出來,使我們對針灸與藥物治療原理相通有了更好的理解。運用針葯等手段使氣血運行順暢,回歸正常軌道,使氣血分布回歸正常,這個過程即是扶正也是祛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人身心和諧健康時,氣血運行正常,外在的致病因素很難導致氣血逆亂,發生疾病;若人身體虛弱或心神不正,或有某處氣血郁滯,則很容易受外在六淫邪氣的影響,氣血斜行,而生疾病。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清明 | 清明野菜誤食大全!北大藥學院王弘權威解讀
發現中醫 | 張秀勤:還刮痧一個公正 做刮痧的大國工匠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