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負債投資是經濟的引擎嘛?

負債投資是經濟的引擎嘛?

關鍵字:生產率;債務型經濟;影子貨幣

1.中國經濟的引擎已經熄火了?

中國經濟的火車頭隨著全球化的逆轉伴隨著國際分工的停滯,加上兩級助推火箭,一個是投資放緩,另外一個是人口紅利消失,加上中國整體生產率增長停滯,中國當年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的經濟增速的下滑。開始推出來4萬億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最嚴重的問題是經濟下滑導致大量地方政府的投資出現和預期較大差異的,新城區的人口和企業湧入太少,投資冷卻必然會形成債務燕塞湖,中國為了降低企業和政府的融資成本緊急實行了四大步:

(1)降准,銀行會有更多的資金貸款出去;

(2)降息,引流社會資本投資,降低融資成本;

(3)資產證券化,轉移銀行風險;(4)債務置換,降低地方政府負債;

這些措施暫時的抑制住了負債率瘋狂的上漲,但是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基礎貨幣的超發,資產價格開始猛漲,首當其衝的就是房地產,其實在生產率停滯的情況下,經濟還能保持這麼高速的增長,背後一定是負債的高起,中國政府其實並沒有從本質(生產率增長)上解決負債的問題。

2.經濟增長的原動力,生產率的突破

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是生產率的上漲,獵人通過付出自己真實的勞動創造出來的弓箭,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生產率,這樣使得自己的捕獲的獵物更多,財富出現盈餘變成真實的儲蓄,可以交換自己需要的其他生活必需品,從而促進生產率的發展,這種情況下,經濟由於生產率的爆發而加速發展,這裡沒有負債的問題,可是獵人想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想蓋個新房子,但是這些要更加龐大的真實儲蓄去交換,可是短時間又達不到這個目的,這時候他只能找到能給他提供建設房子材料的人說,你們都知道我發明了弓箭,每天都可以創造不少的真實儲蓄,你們能不能先把這些東西借給我,我可以把未來的真實儲蓄都給你們,這樣就會導致社會經濟進一步的發展,可是大家看的出來,經濟的各行各業都在發展,不是由於生產率增長導致的,而是由於提前借債,把未來的錢借到今天來消費,那消費一定是很熱絡的,給人民的感覺就是經濟越來越好,大家物質水平大大的提高。這就是債務驅動型經濟增長的內在邏輯。大家都看的出來,隨著負債的不斷提高,債務不斷的蠶食你未來的真實的儲蓄(現金流),越發展問題越大。這套經濟的模式也會現在全世界的通行的,美國通過低息和高估金融資產的價格,使得市場認為價格會不斷上漲,借債回購股票,而中國通過高估土地價格,使得人民認為房子價格還會上漲,借債買房。

從歷史上,縱觀總個世界,負債最低的幾個時代都是生產率爆發的時代,蒸汽機的發明,電力革命,互聯網革命,現在全世界的經濟出現債務經濟的原因是生產率的停滯,美國也是中國也是。

3.那我們會不會出現債務壓垮經濟的問題?

我認為不會,中國歷史有太多慘痛的教訓,從南宋開始發明交子,到元寶鈔,明寶鈔,中國歷代政府由於外族入侵的戰爭和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都相當統一採取貶值貨幣來實現政府的巨額的開支,貶值貨幣就會使得當時的農民生活的水深火熱之中,大量的土地兼并,貧富分化嚴重,民怨沸騰,商人富甲天下,官逼民反,王朝顛覆,對比西方國家,尤其歐洲地區,他們就進化了主權信用債的融資模式,發行債券向社會上的商人和有錢貴族融資,以支撐國家巨大的開銷,使得商人獲得越來越多的貿易特權,國家的政治法律經濟模式進化的方向在圍繞商人和商業貿易,而中國始終沒有往這個方向進化,這也是大陸型國家和海洋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傳承的區別。所以我們在看待中國債務經濟的問題還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理論基礎來。要充分結合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承去理解。

我們鄰國日本普通的中產階級面臨的是,國家總負債高達GDP500%,日元最近10年一直處在貶值的通道中,就是為了緩解奇高的負債,同時日元的匯率也應該走低,奇怪的是去年日元對美元匯率突然反轉,日元升值走強,首先本質原因是日本央行減緩購債釋放貨幣的速度,日元貶值預期開始反轉,但是日本人為什麼可以忍受這麼高的負債和不斷貶值的貨幣,這個和日本的忠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個人被鎖在固定的晶格裡面不能流動,他們對貨幣貶值帶來的物價上漲的痛苦忍耐程度是不能只看數據如何入任何人,而我們在考慮經濟發展和基本面的時候,一定要把文化的因素加進去,不然就會犯錯誤,和預測失誤。中國現實問題負債越來越高,貨幣貶值壓力巨大,但是中國人對經濟痛苦的忍耐程度是否也像日本那樣,大家忍氣吞聲坐等物價飛漲,看看中國的歷史,以史為鑒。

4.戰略轉折點

縱觀世界上有過很多次在當時屬於世界強國的國家,也是由於負債的問題國家破產的,大家首先是不能盲目樂觀,覺得中國的負債問題不嚴重,中央政府會出來想辦法,我覺得首先戰略上還是要重視。

(1)能夠抑制大家瘋狂的借債,不管是消費、買房、炒股票、回購抵押,有一個基本前提是貨幣政策的不斷寬鬆,緊縮的貨幣政策會立刻扭轉大家不想持有現金的衝動,趕緊投資出去的衝動。

(2)去產能和供給側改革不能太猛,不然也會出現局部發展不平衡。

(3)一個戰略目標世界的最大工廠變成世界最大的市場,前提是你的負債要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這樣大家才有足夠的現金流消費。

(4)在科學技術可見的未來不會出現爆發的情況下,除了債務經濟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就是深化中國的市場,進一步打通個別地方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進行更精細化的分工,這樣也會提高生產率,與之相配套的是養老制度和戶籍制度的改革,實現人的自由流動。

5.比較優勢理論中國化的深入研究?

還有就是中國當局要在充分評估後果的前提下,進行更有力度的政策出台,就像英法百年戰爭(英國通過特殊的關稅不僅支撐住了戰爭的開銷,還使得自己本國的毛紡織業的崛起,為後來18世紀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中國現在也要重點研究通過特殊產業的高關稅,倒逼中國的本土的創新,發展自己的核心產業,這種高利潤的產業對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是起到重要作用的。還有一個就是中國內在的等級制度的隱性架構,不僅影響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更影響了經濟要素的配置。如何才能擊穿這種等級制度的限制,才能根本上解決中國城鄉矛盾的問題。

影子貨幣(債券回購)現狀,我們看到信用債的融資成本大幅上漲,股市和債券市場也不是很穩定,如果債務系統出現問題,最敏感的市場就是流動性最好的市場,也是大家需要關注的市場。加上新的金融監管趨勢,大量的銀行控制的資產出表,也需要新的資金對接的問題,比如說消費信貸ABS資產,信託收益權的資產等,這些資產背後都需要新的資金的對接。市場出清的判斷準確。

數據:

政府(Government)55%

金融機構(Financialinstitutions)65%

非金融企業(Non-Financial corporate)125%

居民(Households)38%

中國企業的負債率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比較高的,企業負債中尤其是那些嚴重依賴外部融資和資金環境的企業,都會面對這一波資金收縮之下的噩夢。中國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這是大陸型國家的通病,也是歷史文化傳承的結果,國家需要往歷史縱深考慮,加強企業股權融資的比例,可以相應的減少債券的融資比例。

總結:

出現債務明斯基時刻,首先出現生產率沒有突破的行業或者短期內不會有質的飛躍,房地產、低端製造業、產能過剩的行業,債務問題凸顯的行業,其次是傳導到依賴低成本資金借債發展的模式,債券回購、股票質押、槓桿倍數高的。

可能引爆的事件:

1.美聯儲加息和縮表導致美元指數走高,人民幣貶值壓力變大,匯率能不能穩定。很有可能人民幣被迫升值,貨幣政策收緊,其實這已經是一個明顯的趨勢了,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開始緊縮貨幣。

2.經濟新常態現金流減少,償還債務壓力越來越大。

3.中美貿易戰的升級。

我們的機遇:

隨著十九大的落幕,我們看到一個更大的宏偉藍圖的展開,工人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消費升級、醫療大健康行業,養老、生態農業等都會是我們的機會。中國作為全世界最聰明最勤奮的民族,我們一直在賺全世界的錢,我們會解決好我們面對的問題。

思考:

1.經濟增長的代價怎麼去定性和定量,如果只考慮資金成本、人力成本,不考慮我們的環境代價,我們出生率的代價,我們的文明進化的方向,社會結構的改變。

2.總資產不等於總財富,因為你的負債沒有計算進去,還有就是你的資產是否有現金流,還是負的現金流,更甚者押注資產價格上漲。

3.央行不是萬能,不能把央行看成最後購買人,因為央行破產經濟史發生很多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且狀元 的精彩文章:

TAG:哲學且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