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學,太學生向誰請假?

唐朝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學,太學生向誰請假?

中國自古就有大學,或者叫太學,或者叫國子監、國子學,所招收的學生都有一定的背景,並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學。唐朝規定,國子學、太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招收。學校有員額限制,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能上國子學,太學,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作為當時的大學生,比現在的大學生更加榮耀。

長壽二年(693年)十月,有一個太學生叫王循之,他有事要請假回家。你猜猜,他向誰寫假條,向班主任,還是向教務處、校長?都不是。他一反常態,向當時的皇帝武則天上表,請求批准他回鄉休假。武則天一高興,大筆一揮,同意。這王循之別提有多高興了。武則天可是一代皇帝啊,他的這個假請的標準高,當時各部的部長才有資格向皇上請假。作為一個太學的學生,他受到如此殊榮,可謂天下第一例,你說,他能不高興啊。再說,從此,他王循之的大名,皇帝也就有印象了,以後當官也就有了基礎,這是多麼慶幸的一件事啊。

可是,當時的宰相狄仁傑對武則天批准王循之請假一事有異議。他對武則天說,天子是管大事的,生殺大權不給他人,別的事都可以交給有關部門、有關官員去管轄;王循之作為太學生,他請假,完全可以向太學丞(副校長)、主簿(學校管印章的人,相當於辦公室主任)申請辦理,如果您連學生請假的事都管上,您要管多少事啊?武則天聽後覺得有道理,連連稱善。

想想狄仁傑的說辭,也是很有道理的。什麼事都有個規矩。如果沒有了章法,社會也就亂套了。如果知縣、縣令的權利,讓上一級的刺史、太守拿了,這個知縣、縣令還怎麼管事呢?

實際上,武則天對大臣的行事規則也是重視的。就在太學生王循之請假的那一年,她親自召集人員制訂了一個《臣軌》,此書2卷,分為同體、至忠、守道、公正、匡諫、誠信、慎密、廉潔、良將、利人10章。從各方面,為如何做好臣子,立下了標準和規矩。史載,朝廷當時要求,要舉人們停止學習《老子》一書,轉而學習《臣軌》。可想而知,大家特別是官員、太學生一定都都知道《臣軌》的具體內容了吧。

但作為一個太學生,王循之越級請假,明顯是違反規定的事。作為一國之君,武則天給王循之准假,也不合乎規範。他之所以違規,就是要向上邀寵,作為武則天准假,也是想顯示皇權的威力,而沒有顧及到程序。

百度一下王循之,除過這次請假在歷史上有點痕迹,再也沒有下文了,可能後來沒有做多大的官,或者沒有突出的貢獻。也就是說,他請假想取得皇上重視和重用的目的沒有實現。但願我們現在的人,不論是誰,官也罷,民也罷,都按照法律和規矩辦事,對於越級、違規的人,一定要嚴辦,因為違規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破壞社會和諧,造成社會矛盾。

但願我們的社會再也不要發生王循之向皇上請假這樣的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王玄策:一人戰一國為何史書沒有多少記載呢?與太宗又有何關係?
晚唐傳奇皇帝唐宣宗,做皇子時呆傻三十六年,繼位後變成一代明君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