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魏集團的十大謀士,為何都來自同一個地方?

曹魏集團的十大謀士,為何都來自同一個地方?

文/陳德方

在三國時代,曹操以會用人和能用人著稱,他用過的謀士非常多,其中有名氣的有至少85位。在這批人中,排在前十位的應該是荀彧、荀攸、郭嘉、戲志才、鍾繇、棗祇、辛毗、陳群、杜襲、趙儼等人。

其中,為曹魏集團做出突出貢獻的有荀彧、荀攸、郭嘉、陳群四位,其他的六位也都不簡單,在各自的領域都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這十個人的共同特點是,都來自潁川地區。他們要麼是東漢大姓,要麼是名門望族。

其中荀、鍾、陳為東漢三大望族,在整個東漢時代,這三個家族出了大量的名士,在朝廷中有強大的影響力。這三個家族還通過婚姻結成一體,一榮俱榮。更有意思的是,他們都有家學,基本上壟斷了東漢儒學的部分解釋權。

在社會上,他們相互吹捧,在朝廷中,他們相互幫助,互相提攜,關係深遠。辛毗、陳群、杜襲、趙儼四個人也都很厲害,其中陳群最終混得位置最高,輔佐曹氏三代,混到了大將軍、尚書令、錄尚書事的位置,成為名副其實的實權人士。

有意思的是,這四個人在當時同時成名,有辛陳杜趙之稱。在所有這些謀士中,郭嘉與棗祇的出身比較模糊,彷彿不是世家大族,然而從《三國志》中的描寫可以看出,他們很早就精通當時的政治形勢,可見他們的出身並不差。

在這些謀士中,荀彧是資歷最老的一位。整個謀士集團的人中,多數是荀彧發現並推薦給曹操的。這些人也相互推薦,最終將潁川名士幾乎都納入到了曹操的麾下。在這十大謀士中,唯有荀彧、棗祇是投奔曹操的,其他的八位都是舉薦的,且很多都是荀彧本人舉薦的。

由於潁川地區臨近東漢首都洛陽,所以匯聚了很多大家族。這些大家族相互聯繫,相互合作,最終壟斷了學術,進而壟斷了仕途。這些大家族聯合起來,基本上決定了東漢末年乃至三國初年的政治走向。

因為有共同的政治信仰,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也有世家交往,所以潁川士族比較抱團,很團結,也很厲害。曹操之所以那麼快就統一北方,與潁川地區的士族有決定性的關係。這些士族希望藉助曹操,完成中國的統一,恢復漢室。

忠於漢室是這幫人與曹魏集團合作的核心,等曹操統一北方之後,開始布局代漢,與潁川士族發生了巨大的衝突。直到曹操後期,潁川士族才在曹魏代漢的問題上與曹操達成了一致意見,最終支持曹丕取代了漢室。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東漢末年的名士有明顯的地域特徵。不是因為別的地方沒有謀士,而是因為潁川地區的大家族控制了曹魏的行政,所以才呈現出這樣的局面。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潁川謀士群體與曹操政權》;

3.《三國史研究》;

4.《三國史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蔡邕是曹操敬仰的大儒,他為何會投靠反賊董卓?
劉備讓劉禪娶了張飛兩個女兒,為何不讓他娶關羽的女兒?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