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Before&After | 手刃店鋪通病,Paul Frank4小時大變裝

Before&After | 手刃店鋪通病,Paul Frank4小時大變裝

原標題:Before&After | 手刃店鋪通病,Paul Frank4小時大變裝


隨著線下實體店的的功能趨向於集合化綜合化,只售賣單品類商品的店鋪面臨困境。越來越多的店鋪嘗試加入不同品類的副線,把店鋪打造的富有生活氣息。而品類一旦增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協調規劃商品?如何貫穿整體色彩?如何合理規划動線引導客戶?


而這次為了讓學員更直觀的感受到店鋪陳列的實際問題,中赫時尚VM高級講師Gino帶領大家,來到中糧祥雲小鎮的Paul Frank多品類集合店,實操演練,只用了4小時就讓店鋪改頭換面。


「診斷店鋪+合理解決「


問題1:過多的強調正掛


Before:正掛的目的是為了集中顧客視線,凸顯服裝的亮點及款式。而在陳列牆上下都採用正掛時,一個小的區域亮點過多,店鋪陳列也就失去了主推性,正掛也就沒有了意義。


After:針對這個問題,Gino老師選擇改用上面用正掛吸引顧客的視線,而下面採用側掛方便顧客挑選,同時大量採用疊件的陳列方式增加顧客翻看的機會。綜合的陳列形式,讓整體更加豐富。通過簡單與複雜相間陳列,有了節奏感,顧客查看商品的時候就會有重點。


問題2:沒有充分利用中島區



Before:原先的中島區域所有的東西都堆在一起,沒有明確的主次關係,導致它失去了吸引顧客的作用。

After:在中島處做了品牌與辛普森的合作新出的化妝品系列的主推陳列。而為了增強視覺效果,後面的掛通上陳列了貨品中色彩比較特別的一組,牛仔藍色和黃色的搭配。在突出系列的同時,同時也豐富了中島區的視覺效果。


問題3:分區混亂,動線不明確



Before:原先店鋪的整體規劃陳列貨品混亂,大多是男女款式都混在一起。


After:將男女兒童做出明確的分區。因為買童裝的主要為女性,所以將童裝區安排在了靠近女裝區的位置,動線清晰,並且便於購買。而之前兒童旅行箱被陳列在了成人服裝區的上面,顯得格格不入。現在放在童裝區下方,俏皮可愛,小孩子也更容易發現,匹配度更高。

問題4:色彩堆疊混淆視聽



Before:服裝的色綵排列會間隔掛通,這種情況下顧客的挑選就會變得很被動。


After:男裝區用三個色塊歸納出了三個不同的區域,黃色、藍色和紅色,色彩整潔後同時也方便顧客根據色彩選購商品。

問題5:掛的越多賣的越多?



Before:這是目前大部分店鋪都會有的一個很大的誤區,似乎也是我們對陳列最原始的想法。我們對紅黃藍等等色彩會非常敏感,而如果消費者第一次來到店鋪看到的是這些顏色,下次來仍然沒有變化,就會失去興趣。即使是不同款的新品,消費者也恐怕難以提起購買慾望。


After:在出貨量上會可以選擇不要一次性將所有的貨品都擺出,而是採用常換常新的方法,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



最後


針對於多品類店鋪,在陳列中更需要注重貨品的選擇和展示的獨特性。同樣需要考慮商圈的定位,客人對於品類的需求等等的因素。這些都會對陳列產生影響,而先導性的視覺影響也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進而影響品牌的長期發展。





「電器、床上用品、文具、玩具、服飾…在陳列師手中能變化出萬千可能」,這是Gino老師對本次實戰的總結。


僅僅4個小時,店鋪從貨品混亂,到分區清晰,動線明了,視覺效果煥然一新。傢具生活區也通過陳列著重體現出了生活氛圍,營造了輕鬆隨意的感覺。



祥雲小鎮的美陳負責人對最終所呈現的效果非常滿意,同樣也「期待今後可以有更多的合作。」


關註:中赫時尚陳列培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赫時尚北京花校 的精彩文章:

店鋪「動」起來,才能旺起來! | 靈活店鋪設計

TAG:中赫時尚北京花校 |